•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法正不死,便无三国,法正到底有多“恐怖”?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5-1-22 03:17:37 34次浏览

关于问题法正不死,便无三国,法正到底有多“恐怖”?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一抹烟尘】的最佳回答:

曹操以眼光毒而闻名于世。他看人极准,谁是英雄谁是狗熊躲不过他一双犀利的眼睛。

看上了,他就重用,不论出身,并让他们独当一面,如降将张辽,张郃,文聘等。

能入曹操法眼的人不多。而既能入曹操法眼而又能获得曹操点赞的人则更少,一个巴掌就数得过来。

他第一个点赞的是刘备。当时刘备还落魄江湖,事业尚未有成,他对刘备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第二个点赞的是孙权,他说:生子当如孙仲谋。

第三个点赞的就是法正。

曹操说:吾收奸雄略尽,独不得法正邪!

曹操的意思是,我聚集了天下所有奇才智谋之士,为何独独漏了法正呢。

曹操是无限感叹,法正这样的奇才不为自己所用,也是给予法正高度评价。

刘备东征孙权失败后,最了解法正的诸葛亮说:

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兴,必不倾危矣。

诸葛亮道出了法正对蜀汉的重要性,是刘备集团的擎天之柱。

如果法正不死,三国的历史就得改写。

法正是扶风郡人,与同乡孟达一起投奔益州牧刘璋,为新都县令。益州二把手张松很看重法正的才华,两人很谈得来。

汉末乱世,群雄逐鹿。两人看到刘璋胸无大志,再跟着他混,混不出名堂,有意另寻明主。

张松去了曹操那里一趟,经杨修引见曹操。

曹操见张松自视甚高,又是扬修引见的,对张松爱理不理。

张松见曹操看不起他,闻刘备仁义,素有大志,欲将益州卖予刘备。

汉中张鲁要攻打益州,张松说服刘璋邀请刘备入川助拳,派法正为使去荆州见刘备。

刘备当时刚取得荆州南部四郡,有了一小块地盘。然而北边曹操对其虎视眈眈,东边孙权随时会攻打过来,夺回荆州。刘备夫人孙权妹妹的侍从持刀拿枪,环列在身边。

当时刘备睡觉都不安稳,惧怕被人一刀结果了性命。

庞统对刘备说,荆州已荒残,四面临敌,没有发展空间。而益州是天府之国,高祖因之成帝业,应该尽快拿下益州。

刘备尚在犹豫间,法正来了。

法正把刘璋邀请刘备入川助拳的公事说完后,又私下单独和刘备密谋。说别驾张松愿为内应,他在外联络,可趁此机会拿下益州。

刘备大喜,点上一万军马,以庞统为军师,进兵益州。

法正回到成都,对张松说刘备是真英雄,是可以辅佐之主。

张松计划里应外合把益州献给刘备。

不料计划泄露,张松被斩首。法正没法脱身,投往刘备军营。

刘备和刘璋撕破了脸,智取只能改为强攻。

不幸的是军师庞统又被张任射死于落凤坡。

刘备徬徨无助时,法正来到刘备身边,担当起参谋的角色。

这时刘璋手下郑度出了个毒计,将巴西,梓潼的百姓驱走,粮食烧光,实行坚壁清野,让刘备军无粮可食。

刘备惶急,问法正咋整。

法正不慌不忙,说:主公放心,刘璋必不会采用此计。

刘璋果然没有采用郑度计谋,可见法正对人心洞察之准。

法正写了一封长长的劝降信给刘璋。

刘璋最后开城门投降刘备。

刘备占有益州后,任命法正为蜀郡太守,杨武将军,外统都畿,内为谋主。

同时奖励法正黄金五百斤,银一千斤,钱五千万,蜀锦一千匹。

这个奖励数目与诸葛亮,关羽,张飞一样多。

而关羽,张飞是最早跟随刘备征战四方,劳苦功高。

而诸葛亮投奔刘备后,为刘备集团设计了一张蓝图,又联合孙权抗曹,趁曹操赤璧之战大败之际,劝迅速抢占荆州四郡,让刘备有了喘息之机,功劳也不小。

而法正是新加入刘备集团的,却得到了与他们三人同样多的奖金,且还被授予蜀郡太守,扬武将军这么重要的高官。就是因为拿下益州的首功属于法正。

此时,法正的光芒已盖过诸葛亮。

而法正真正让人“恐怖”的地方是,他的战略眼光不亚于曹操。

汉中,是汉室的龙兴之地。北依秦岭,翻过秦岭就是富饶的关中平原,长安所在地。

南靠大巴山,越过大巴山就四川盆地,也就是当时的蜀郡。

西边是陇佑,也就是雍凉二州,是汉羌混住区,盛产战马。

东边是南阳平原。而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水穿越汉中平原,蜿蜒东流。沿汉水东出,可至江淮地区到达中原。

而由于高大的秦岭山脉挡住了北下的寒流,汉中气候温暖湿润,非常有利于农作物生长,物产丰富。

刘邦因据有汉中之地而被项羽封为汉王。

刘邦以汉中为根据地,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还定三秦,最终据有天下,建立汉朝。

我们今天叫汉人,汉族,皆源于此。

汉中是名副其实的宝地,战略地位极为重要。

曹操眼光之毒,不光是看人准。看地也准,他早已盯上了这块战略要地。

在刘备刚占领成都时,曹操抢得先手,击败汉中的张鲁,将汉中收进囊中。

不知何故,曹操没有乘胜越过大巴山,进攻益州。他手下谋士司懿劝他趁刘备立足未稳,拿下益州。

l 曹操说:既得陇,何望蜀焉?

留下夏侯渊和张郃镇守汉中,自己率主力退回长安。留下了得陇望蜀的成语,让后人浮想联翩。

法正却抓住机会劝刘备赶快集中全力不惜任何代价拿下汉中。

为了坚定刘备攻占汉中的信心,法正对刘备分析道:

镇守汉中的夏侯渊,张郃的才略比不过我们的将帅。我们举众征讨,必胜。

占领汉中后,广积粮草,上可以打消灭曹军,尊扶汉室,中可以蚕食雍凉二州,拓展战略空间,下可固守要害,为长久之计。时不可失,机不再来。

刘备听了法正的分折,信心满满,大为高兴,兴奋地叫了一声:好!

赶急调兵遣将,命诸葛亮镇守成都,筹集粮草。法正为参谋长,率军杀向汉中。

在定军山,法正用计引夏侯渊离营争地,让黄忠鼓噪攻夏侯渊营地,待夏侯渊还身回救时,黄忠一刀斩夏侯渊于马下。

曹军主将战死,并未退却,推出张郃领军,稳住阵脚,等待曹操率大军来援。

汉中之战整整打了两年,刘曹双方名将尽出,阵容豪华。

刘备方除关羽镇守荆州外,张飞、马超、赵云、黄忠、黄权、魏延、严颜、刘封、孟达、吴兰、雷铜等名将悉数登场。

曹操方除张辽镇守合肥以拒东吴,曹仁守樊城防关羽外,夏侯渊,夏侯惇、曹洪、曹休、曹真、张郃、许褚、庞德、郭淮、徐晃等名将全部披挂上阵,闪亮登场。

为争夺汉中,曹刘两方,精锐尽出,这是曹刘双方巅峰对决的一次大战。

双方战将势均力敌,苦苦熬战。而曹方兵多,刘备兵少。刘备打得非常着力,命成都诸葛亮不断调兵,刘备方打到“男当为战,女当为运”的地步。

在两军如此激烈交锋中,作为刘备总参谋长的法正,两年来始终在刘备身边,倾尽心力运筹帷幄,出谋划策,让刘备军没有出现战术上的失误,隐隐略占上风。

结果曹操被迫退出战扬,刘军获胜,刘备占领汉中全境,派刘封、孟达乘胜占领上庸三郡。

经过汉中一战,刘备集团拥有益州,汉中,上庸三郡,荆州南部四郡,疆土迅速扩大,兵雄马壮。刘备集团达到巅峰全盛时期。

刘备称汉中王,任命法正为尚书令、护军将军。

法正加入蜀汉短短几年,迭出奇谋,把刘备从盘据荆州的一个小军阀,推上了拥有益州,汉中,上庸三郡广大领土强大军事集团首领。

刘备麻雀变雄鹰,正要翱翔翻飞之际,他的翅膀突然断了。

法正于攻占汉中次年,突然去世。

刘备痛哭数日。

而在法正去世后不到三年,刘备的事业就从巅峰跌入谷底。

这三年,诸葛亮干嘛去了?

如果法正不死,正如诸葛亮所言,法正必能阻止刘备东出收复荆州的征战。

因为法正的战略思想和庞统是一致的,并不看好荆州。

从军事角度而言,荆州于蜀汉就是一块鸡助,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从地理上荆州对东吴的威胁太大了,卧塌之旁岂容他人酣睡?荆州是孙权的必争之地。

如果不把荆州让与孙权,东吴是不可能联合蜀汉抗曹的,两家还会因争夺荆州的控制权,发生无休止的战争。

诸葛亮《隆中对》,东和孙吴,派一上将从荆州率军北上,刘备率军出秦岭,两边夹击曹魏,以定天下的战略是一个天真的伪命题。

法正必然会向刘备剖析利害关系,劝刘备按自己的战略计划,全力经营雍凉,力克关中,进而倾覆天下。

以刘备当时的实力完全可以做到。

刘备暂不称帝,依然打着匡扶汉室的旗号。

让张飞、严颜扼守东线,以防东吴入侵益州。

诸葛亮率吴懿、吴班等,镇抚成都,筹集粮草,居中策应。因刘备听法正之劝,已娶吴氏为妻,吴懿、吴班必然倾力协助诸葛亮,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依然让魏延守汉中,作为粮草兵员中转站。

刘备以法正为谋主,率马超、赵云、黄忠、黄权等蜀汉顶级战将,攻占雍凉二州,再转而攻打诸羌部部落。

以马超在羌人中的威望,降服诸羌部落并不难。

雍凉盛产战马,刘备可让马超组建五千重装骑兵,赵云组建一万轻骑兵,训练成军后,可为先锋,直扣关中平原。

刘备率中军随后跟进。

以法正善用奇谋的思维,必命魏延率奇兵从汉中秘出子午谷。

马超赵云率骑兵正面攻击,魏延奇兵突袭,两路夹击,长安指日可下。

刘备占领关中平原后,利用关中平原人口稠密,物资丰富之优势,进一步扩军,整训军马。

让王平接替魏延守汉中,任命魏延为关中都督,把关中平原变成进攻中原的战略大后方。

待曹丕逼汉献帝退位篡汉之际,法正必然会建议刘备向天下发出讨逆檄文,历数曹丕罪行,以取得政治上的优势。

然后刘备率大军兵出潼关,直攻许昌。

法正当然不会忘记他的好友孟达,且孟达是一位很有军事指挥才华的将领。而刘封战力强横,是一员猛将。

法正命他们二人率上庸兵团,由南往北打。

而刘备率马超、赵云、黄忠主力大军由西往东打。

纵然曹丕有三头六臂,也挡不住两路大军的进攻。

再加上许昌拥护汉室的部分将领官员见刘备势大,必然从中起事。

如此,中原可定矣。

统一中原后,以汉献帝的命义令东吴孙权归顺。

孙权如若负隅顽抗,刘备大军南下江东,命张飞、严颜由守转攻,两路大军夹击东吴,孙权还不乖乖束手就擒。

刘备在法正的谋划下,一统江山,哪还会有后来的三国。

至于由汉献帝继续上当皇帝,还是刘备称帝,你认为哪个更合适就哪个当呗。刘备欲申大义于天下,匡扶汉室的夙愿已完成,夫复何求?

如若是,以诸葛亮善内政抚民而为相,法正善奇谋而主外,共相扶持,一个强大的王朝必将崛起。就没有后来司马家族的什么事了,也不会有“五胡乱华”的事发生了。

可惜,法正英年早逝,过早离开本该属于他的历史舞台,留下千古遗憾。

【2】、来自网友【西堤说文史】的最佳回答:

法正到底有多恐怖?诸葛亮只是给刘备筹划了三分天下的远图,法正才是那个真正帮助刘备促成三国鼎立的人。

法正最恐怖的地方还在于,诸葛亮、庞统能给刘备干的事儿,法正能干,卧龙凤雏干不了的事儿,法正也能干。

诸葛亮就说过,夷陵之战,如果法正没死,刘备不会讨伐东吴,就算讨伐了,法正若在,蜀汉也不会败给东吴陆逊。

因为法正不但能言善辩,擅长说服人,而且富有谋略,军事上不输给诸葛亮,陆逊根本不是他的对手。

法正就是这么恐怖的存在,诸葛亮认为自己干不了的事儿,法正能办到,让诸葛亮痛惜他的早逝,法正如果不死,诸葛亮也不用多次北伐,最后累死了。

法正,字孝直,扶风郿县人,扶风郿县也就是今天的陕西省眉县。

法正这个人,出身很不平凡,大家知道战国七雄吧,战国七雄里有个强大的田氏齐国,法正就是田氏后人,正宗的战国贵族后裔。

战国末年的齐国有个齐襄王,名叫田法章,法正就是田法章的直系后代,秦灭六国以后,齐国的王室子孙为了避祸,改田姓为法姓。

到了东汉的时候,法正的家族又成了大家族,祖上有人当过封疆大吏,法正的曾祖父法雄曾经担任东汉的青州刺史,后来升为南郡太守。

法正的祖父叫法真,没有当官,却是东汉末年的大名士,法真号称博通诸子百家内外图典,是当时有名的关西大儒。

由于法真在当时名声太大了,从州里到府里再到朝廷,他总共被推荐了 25 次之多,但是法真都没去当官。当时的人记载说:法高卿再举孝廉,本州五辟,公府八辟,九举贤良,博士三征,皆不就。

当时的人都称法真为玄德先生,刘玄德的玄德,冥冥中,法正跟刘备似乎有了不解之缘。

法正的父亲叫法衍,终于出来做官了,法衍当过司徒掾、廷尉左监。司徒掾官不大,可是属于三公之一司徒的幕僚,秩比三百石,至于廷尉左监,已经是朝廷大员,是三公九卿之一的廷尉的副手,秩比六百石。

因此我们看,法正的出身不比袁绍、曹操这些三公之后差多少,也是结结实实的官二代、富二代。

问题是,法正的父亲法衍死在了任上,所以法正其实是他的祖父法真抚养长大的。

法正跟着祖父法真这个大学者、大名士,学了不少真本事,什么诸子百家经典以及谶纬之学都颇有造诣,直到他十三岁时,法真去世。

所以法正后来才精明能干、智谋百出、算无遗策,智商之高、能力之强,不下于卧龙凤雏。

法正长大之后,他的父亲祖父全都去世了,朝廷没有人,他便无法得到推荐,便没有机会去朝廷做官,他就跟一个叫孟达的老乡,投靠了益州刘璋。

孟达这个人,大家也不陌生,他也投降了刘备,后来关羽北伐襄阳樊城,被孙吴的吕蒙带人偷了后路,孟达、刘封却不派兵救援,导致关羽败走麦城。

关羽的死,孟达有很大的责任,他畏惧之下,投降了曹操,当然,像孟达这种二五仔,自然是反复横跳,不会有好下场,他最后被司马懿斩杀了。

法正跟孟达投靠刘璋的时候,正是汉献帝初年,天下多事之秋,当时董卓擅权跋扈,曹操、袁绍等人讨伐董卓,打来打去,各个占领一个地盘。

法正正想趁此机会施展他的才华,帮助刘璋成就大业,成为一方诸侯,可是古来怀才不遇的人太多了,法正也陷入了这种困境。

法正到了刘璋那里,跟庞统刚到刘备那里一样,只当了一个小小的县令。

然则,是金子总会发光,是千里马总会被相。

庞统有司马徽、诸葛亮、鲁肃等伯乐的推荐,终于受到刘备的重视,一跃成为跟诸葛亮同等地位的军师,法正的伯乐是一个叫张松的,此人大家很熟悉,《三国演义》里张松曾经到荆州给曹操献过图。

张松当时是益州别驾,官不小,是刘璋手下第一谋士,他发现了法正的才华,便跟法正成了好朋友。

但是张松非常了解刘璋的为人,因此他没有将法正推荐给刘璋,因为张松知道,就算推荐了,刘璋也不会用法正,他留着法正,最终推荐给了另外一个人。

正当法正郁郁不得志,天天借酒浇愁的时候,中原大地可正是战火纷飞的年代,反正就是曹操灭了袁绍、吕布、张绣,后来又打败刘表的儿子刘琮,驱赶了刘备,霸占了荆州北部。孙权则霸占着江南地区,对荆州也是虎视眈眈。

这时候刘备被曹操一路追杀,逃到了荆州南部,以荆州南部为基地,联合孙吴,共同抗曹。

此时的天下,还没有三分,因为除了曹操、刘备、孙权,还有两大块地盘被人霸占着,一块就是刘璋的益州,另一块就是张鲁的汉中。

张松和法正这两个人,都胸怀大志,想要找个明主辅佐,他们看中原地区,争地盘争得火热,眼馋得不得了,刘璋却无动于衷。

刘璋龟缩在天府之国的成都,啥也不干,一点志向也没有,他们都后悔辅佐错了人,在刘璋手下,就算有经天纬地的才华,也没法发挥出来。两个人常常在一起叹息又叹息。

建安十三年(208 年),刘璋终于想明白一点了,在刘琮投降曹操之后,益州牧刘璋派遣张松出使荆州,结交曹操,因为这时候曹操势力最大,刚拿下荆州,刘璋怕曹操转而西向,要来攻打益州。

张松到了荆州之后,觉得曹操是个可以辅佐的人,便有意投靠曹操,并通过曹操手下的杨修举荐自己,结果曹操并不欣赏张松,曹操最讨厌恃才傲物的人,杨修恃才傲物,后来就被曹操弄死了。

张松一看曹操不用自己,便对曹操怀恨在心,反正很多有才华的人,心眼都特别小,张松就是典型代表。

张松回到益州之后,就劝刘璋去结交刘备,张松说刘备有仁德,手下有猛将,可以一起对抗曹操。

刘璋也早听说过刘备,便动了心,毕竟此时刘备实力弱小,刘璋不怕刘备吞噬自己。

当刘璋问张松,派谁去结交刘备比较合适,张松趁机推荐了自己的好朋友法正。

从这一天开始,法正走上了历史的舞台,开始施展自己的抱负和才华,他以经天纬地之才,纵横捭阖,促成三国鼎立,用曹操夸陈登的话说:于惊涛骇浪中,犹弄潮耳。

当然,张松推荐法正以后,法正还是做了做样子,向刘璋表示,自己不太愿意去,其实这是在迷惑刘璋的,法正早就看准了刘备,要离开刘璋去投靠刘备。

法正见到刘备以后,立刻被刘备的雄才大略和仁德所折服。

法正回到成都,私下里跟张松说,刘备这个人有雄才大略,而且爱惜人才,值得辅佐。

张松听了法正对刘备的看法,也下定决心要离开懦弱的刘璋,投靠刘备。

两个人都想去投靠刘备,只是一直没有机会。他们偷偷的商议着,怎么卖了刘璋,辅佐刘备成就大业。

这时候,传来一个消息,曹操正调兵遣将,要去夺取汉中。

张松便再次面见刘璋,说北边的张鲁占据着汉中,心怀不轨,对益州又是居高临下之势,始终是个威胁,现在如果被曹操拿下来,曹操将挥师南下,灭掉益州,不如请刘备来,给他点兵马,让刘备去攻打汉中,把张鲁给灭了,将汉中收归到益州旗下。

刘璋一听,此计大妙啊,如果他得到汉中的话,就不再怕曹操了。刘璋便派法正去迎接刘备,将刘备迎接到涪陵县。

此时刘备正陷于进退两难、危机四伏、生死存亡的境地,法正的再次到来,可谓雪中送炭。

当初刘备三顾茅庐延请诸葛亮,二人一番隆中对,诸葛亮给刘备画下了三分天下的大饼。

可是过了好几年,刘备这三足鼎立的愿望不但没实现,还被曹操打得如丧家之犬一般,最后到荆州南郡才站稳了脚跟,联合孙吴,经过赤壁之战,打败了曹操,但是,并未伤及曹操的根本。

刘备虽然占据了荆州南部,仍然不稳当,荆州北部还被曹操占领了一半,北边的荆州和樊城,雄踞汉江两岸,对荆州南部是个巨大威胁,东边的孙权也对荆州南四郡虎视眈眈。

难怪刘备曾经感叹,髀肉复生了,还没完成大志。

当时的刘备是个什么状况呢?一个字,弱,两个字,没兵,三个字,地盘小,四个字,生死难料。

庞统曾经给刘备分析过当时的形势多么危急,只有一个办法可以破局,按照诸葛亮筹划的,西取益州:

统说备曰:“荆州荒残,人物殚尽,东有吴孙,北有曹氏,鼎足之计,难以得志。今益州国富民强,户口百万,四部兵马,所出必具,宝货无求于外,今可权借以定大事。”

刘备还在犹豫的时候,法正再次到来了。

法正来了之后,向刘备传达了刘璋的指示,说请刘备到涪陵去,给刘备兵马,北上攻打张鲁,夺取益州。

这时候,法正既然已经铁了心要卖了刘璋,投靠刘备,便要纳下投名状,于是他私下里偷偷找到刘备,给刘备献上了夺取益州的计策。

“以明将军之英才,乘刘牧之懦;张松,州之股肱,以响应于内;然后资益州之殷富,冯天府之险阻,以此成业,犹反掌也。”

法正的计策竟然跟庞统不谋而合,刘备听后,深以为然,便最终下了决心,西取益州。

于是刘备留下诸葛亮和关羽镇守荆州,带领庞统及万余步兵,进驻涪陵,并面见刘璋。

这时候张松、法正、庞统皆劝刘备袭杀刘璋,刘备以初来到蜀地,人心尚未信服,不宜轻举妄动为由拒绝。刘璋上表推荐刘备代理大司马,兼领司隶校尉,配给刘备士兵,督白水军,令他攻击张鲁。刘备北至葭萌,驻军不前,厚树恩德以收众心。

后来刘璋和他的手下看刘备这样,便对刘备产生了怀疑。此时又发生了一件事,使刘璋和刘备彻底决裂,撕破了脸。

当初法正和张松曾经定下计策,法正在外辅佐刘备,寻找机会攻打益州,张松在成都城内,作为内应。

结果张松和法正的谋划被张松的哥哥张肃发觉,张肃报告给了刘璋,于是刘璋把张松给杀了,他们给刘备献上的夺取益州的计策也暴露了。

这时候刘备一下慌了,不得不跟刘璋撕破脸了,神不知鬼不觉夺取益州的可能性也就没有了。

而且,刘璋手下并不是只有张松和法正是人才,还有个叫郑度的,也是足智多谋。

郑度此时给刘璋献上计策说,现在刘备立足未稳,手下也就万余老弱病残,如果把附近的老百姓都迁走,给刘备来个坚壁清野,刘备没有了粮食,待不了多久,就会打道回府回荆州了。

刘备一听这个郑度给刘璋献出这个计策,当时就心中大惊,这是打蛇打七寸,找到刘备的命门了。

于是刘备找到法正说,你看看怎么应对才好呢?

法正轻蔑一笑,对刘备说,主公不必惊慌,郑度计策虽好,我料那刘璋必然不用。果然,过了不久传出消息,刘璋不忍心惊动百姓,竟然没采纳郑度的计策,刘备才放下心来。

可见法正这个人眼光之毒辣,心思之缜密。

接着庞统便给刘备献上了有名的上中下三策:

上策:

挑选精兵,昼夜兼行直接偷袭成都,可以一举而定,此为上计计也;

中策:

杨怀、高沛是蜀中名将,手下有精锐部队,而且据守关头,我们可以装作要回荆州,引他们轻骑来见,可就此将其擒杀,而后进兵成都,此为中计;

下策:

退还白帝,连引荆州,慢慢进图益州,此为下计。如果犹豫不前,将会有大难,不能在此地久留。”

刘备最终选择了中策,顺利弄死了杨怀等人,并夺取了相当一部分兵力,使自己的兵马实力大增。之后刘备调诸葛亮、张飞、赵云等人带兵攻克白帝、江州、江阳。

然而,就在刘备率领大军攻打雒城的时候,庞统被流箭射死了。庞统死后,葬于落凤坡。

庞统一死,刘备再次慌神,雒城是块硬骨头,啃不下来。

刘备进取益州的大业,才刚刚开始,本来都要依靠庞统出谋划策,庞统一死,刘备马上遇到了攻城不下的问题。

这时候法正成了刘备手下的第一大谋士,刘备对法正甚至可以说是言听计从。

有一次,刘备亲自上阵带领士兵攻打雒城,刘璋手下的兵马,弓箭厉害,庞统就是这么死的。可是刘备不听劝,谁劝他都没用,刘备就是不退下来。眼看着刘备也要死在乱箭之下。

法正站了出来,他也上了战场,还站在刘备的前面,刘备说,先生,快躲开,小心流箭,会死人的,法正说,主公都不怕死,我有什么好怕的?刘备一听,最终拉着法正下了战场。

刘备带领大军围困了雒城一年,却仍然攻打不下来,这时候法正写了一封亲笔信给成都的刘璋,劝降刘璋,里面不免夸大其词,恐吓刘璋。之后刘备顺利攻下了雒城。

接着法正辅佐刘备带领大军围困了成都,只要打下成都,刘备基本上就占领整个益州了。

这时候马超来到成都,马超曾经大战过曹操,名气极大,一时城中震怖。刘备于是派简雍劝降了刘璋,遂领益州牧。

可以说,刘备能拿下益州,三分天下,庞统的功劳有一小半,法正的功劳占了一大半。

可见法正的才华不下于诸葛亮和庞统。

可惜的是,法正四十五岁就死了,否则在他和诸葛亮的共同辅佐下,夷陵之战刘备不会输给东吴,或许还能打败东吴,北上攻打曹操,一统天下。

当然,法正也有恃才傲物,睚眦必报的一面,后来他当了蜀汉的尚书令,非常的嚣张跋扈。

有人就找到诸葛亮,说法正太嚣张了点,不把别人放在眼里,你是丞相,你去劝劝他。

诸葛亮说,没有法正,就没有咱们主公的今天,法正嚣张点怎么了?

亮答曰:“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于肘腋之下;当斯之时, 进退狼跋,法孝直为之辅翼,令翻然翱翔,不可复制, 如何禁止法正使不得行其意邪!”

诸葛亮说得很明白,当初刘备刚在荆州站住脚,仍然危机四伏,生死存亡难料,北面有曹操虎视眈眈,东面有孙权咄咄逼人,家里还有孙权的妹妹手底下一百个人拿着刀剑守在卧室里,这时候刘备多危险啊,是法正的到来,献上取得益州的计策,并辅佐刘备打下益州的。

没有法正,哪有刘备入蜀,哪有三分天下?

法正就是这么牛的人,连诸葛亮都佩服他。

曹操曾经说过,天下的奸雄都被他收罗到麾下了,只有一个人被遗漏了,他就是法正。

可见,曹操也极为欣赏法正的才华。

当初,刘备打下益州之后,终于三分天下,可是北面的张鲁的汉中却被曹操打下了,刘备认为这是个巨大的威胁。

曹操打下汉中之后,留下夏侯渊和张郃镇守。

曹操刚回到许昌,那边法正就向刘备献出计策说,张郃夏侯渊有勇无谋,不是咱们这边关张赵马黄的对手,趁曹操走了,正是打下汉中的最好时机。

结果果然不出法正所料,刘备顺利打下了汉中,杀了夏侯渊,解除了蜀汉北方最大的威胁。

曹操什么反应?

曹公西征,闻正之策,曰:“吾故知玄德不办有此,必为人所教也。”

之后曹操更是感慨地说,“吾收奸雄略尽,独不得正邪? ”

天下的奸雄都快被我搜罗干净了,为什么我唯独得不到法正呢?

法正就是这么恐怖,三国谋士里,能跟他相比的,能有几人呢。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