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清朝妃子走路时,为何要宫女扶着胳膊?有哪些说法?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5-1-22 10:33:25 38次浏览

关于问题清朝妃子走路时,为何要宫女扶着胳膊?有哪些说法?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佑说历史】的最佳回答:

清朝是满族人打下来的朝代,满族人所建立的朝代与汉族人建立的宋、明等朝代有些不一样。

汉族甚至汉族皇帝喜欢裹了小脚的女人,为什么要给女人裹小脚,除了对女人小脚有畸形的喜欢,最主要的还是为了避免女人跑路,脚小就不方便跑路只能被男人控制住,女人脚小跑不掉只能乖乖在家待着做一个小女人。

满族人的发源地是在东北,东北天寒地冻的,加上人口稀少,小孩都要如同大人一般能干,女人要如男人一般能干,男人要像牲口一样更加任劳任怨了,所以满族的女人是不需要裹小脚,一旦裹小脚怎么能像男人一样能干呢?

虽然清朝的女人不需要裹小脚,但是到了清朝建立之后,女人们不需要再像汉子们那么努力干活呢,而是可以被男人养在家中好好宠爱,但是满族的女人依然还是带有骨子里的老爷们味道。

所以满族人便想到利用花盆底的高跟鞋去改变这些满族女子,这样穿上这花盆底的高跟鞋,满族的女子便能走出曼妙的步伐,还能展现出婀娜的身姿,这样就不会老想着跟男人们干仗了,因为拖鞋很费事,加上走路也不稳。

虽然从以上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知道这清朝妃子走路时候需要宫女的搀扶是为了走路稳当些,毕竟她们脚下踩着这花盆底的高跟鞋,有些花盆子甚至高达 25 厘米呢。

但是其中的说法有很多,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下。

一、搀扶着怕摔跤

清朝的末代皇帝溥仪在自己的回忆曾提到,自己以及那些太后、皇后以及妃子平时出行都是需要宫女扶着的,这是基本的标配,就连自己身边也是被几个太监搀扶着,虽然年轻时候的溥仪行动入兔子一般灵活多动,但是这伴随在左右的太监是万万少不了的,甚至还不止两个搀扶的太监,而是一成群几十个太监专门服侍溥仪一个人。

就比如溥仪出行的时候,身边需要有两名御前的小太监扶着走,后面还会紧跟着一个太监举着一把大的罗伞。

这些拿着物件的太监手里面会拿有溥仪随时会更换的衣物、雨伞、太阳伞、水壶、茶具、点心盒子、常备药急救药、大小便器等,就这么杂七杂八地跟着一路,像是一条长长的尾巴一样,不过他们一直保持着肃静的状态并且很有次序紧跟着溥仪的步伐。

所以从这一片段我们不难看出,这太监或者宫女跟着搀扶着自己的主子不仅仅是怕主子们摔倒这么简单的。

虽然也不能否认,宫女们去搀扶那穿着高花盆底的妃子是怕她们摔倒,尤其这已经七八十岁的太后,如果随便这么一摔倒,这不得骨折不成,当时的医疗水平这么落后,直接骨折很难像普通的脱臼一样接个骨就能高,很容易就这么一摔就活不久了,所以宫女们搀扶着走是为了避免主子们摔跤。

二、摆架势

不过溥仪出现这么浩浩荡荡一条龙的服务大队伍就两个太监搀扶而已,后面的基本都是服务其他的,也在一定程度上摆出了皇家的气势,所以这宫女搀扶清朝妃子也是为了摆架势。

不仅这宫中妃子喜欢有人搀扶着摆架势,就连这汪精卫的老婆陈璧君也要让一个丫鬟搀扶着自己,虽然自己当时看上去还很年轻,腿脚也没有啥毛病,但是就是想在外人面前利用丫鬟搀扶摆出自己很高贵的样子。

另外我们在《红楼梦》中了解到贾母其实身体也是很硬朗的,但是依然也需要鸳鸯搀扶在左右,主要还是要摆出一副当家主母的架势。

三、为好看

清朝的妃子很多都是十几岁就进宫伺候皇上,这么年轻哪会需要人扶着,行动也是自如,加上并不是所有的妃子穿的盆底鞋都是高达 25 厘米的,有些可能也就 10 厘米,也就是我们现在一双一般高的高跟鞋,走路起来还是能行如流水一般稳当。

其实不止是宫女的妃子需要穿花盆底的高跟鞋,满族的贵族小姐们在十三四岁的时候就需要在家练习如何穿花盆底,家中的额娘也会教自己的闺蜜如何掌握穿花盆底的技巧。

平时在家练习时候穿,以及需要出席重要场合见一些客人的时候穿,其他的时间就穿软底舒适的绣花鞋。

花盆底的高度其实会根据穿的人的身高自行调节,比如妃子的身高也就 150 甚至更矮,所以为了自己的身高不至于那么矮凸出,于是就会穿上高达 25 厘米,这样穿起满族女人的旗袍会更好看。

清朝的妃子穿花盆底高跟鞋其实也是为了好看,因为当时的妃子更多穿的服饰还是以旗袍为主,旗袍想要穿得好看就需要在身高上占优势,身高不够的话,那么就需要花盆底来凑咯!

关于这花盆底的说法其实还有一种说法就是满族人希望能缅怀过去祖先为了渡过泥塘抢夺敌人占领的城池而穿上高跷也就是花盆底的原型,所以满族的女人穿上花盆底也是为了纪念祖先的辛苦。

满族的确是一个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民族,不仅这花盆底纪念先祖,就连后面清朝皇帝祭祀祖宗的时候,吃白水煮过的猪肉以铭记祖先们曾经的峥嵘岁月。

清朝的妃子在头饰上很有讲究,经常会在自己的头上插上各种的金银玉钗,还有很多流苏、点翠等大大小小七七八八的物件这么一梳上去,虽然这身份能从这头饰上得到体现,但是这么多东西下来难免会出现头重脚轻的情况,所以这妃子走路需要人搀扶更主要的原因还得是怕她们摔着。

也就好比说,贵重的头饰、雍容华贵的旗袍加上这象征满族的花盆底下来,北京一套房的行头在身上穿戴着,来两个宫女搀扶着那不是应该的吗?

【2】、来自网友【萨沙】的最佳回答: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萨沙第 8529 条回答。

溥仪曾经回忆,那个扶着主子的太监,是标准的配备。

即便溥仪当时很年轻,动辄撒丫子跑的没影子,这个太监也是要存在的。

萨沙把原文翻出来:如果是坐轿,两边各有一名御前小太监扶着轿杆随行,以便随时照料应呼;如果是步行,就由他们搀扶而行。在这后面,还有一名太监举着一把大罗伞,伞后几步,是一大群拿着各样物件和徒手的太监:有捧马扎以便随时休息的,有捧衣服以便随时换用的,有拿着雨伞旱伞的;在这些御前太监后面是御茶房太监,捧着装着各样点心茶食的若干食盒,当然还有热水壶、茶具等等;更后面是御药房的太监,挑着担子,内装各类常备小药和急救药;在最后面,是带大小便器的太监。这个杂七夹八的好几十人的尾巴,走起来倒也肃静安详,井然有序。

看看,其实很清楚了,这个太监的作用是什么?

第一,真的用于搀扶的。

溥仪虽年轻,但皇帝、太后,太妃之流则未必年轻。

尤其是太后太妃,往往都是七老八十。

谁都知道,老人最怕跌跤。即便是今天医学这么发达,老人一旦骨折以后无法很快恢复,很容易活不了多久就去世了。

而古代只有接骨术,不能应付复杂的骨折。

而老年人骨头脆,一旦跌倒很容易粉碎性骨折,这在那时候就是直接残疾了。

所以,有两个太监用于搀扶主子,是必须的,也是应该的。

即便是老年人,只要有人搀扶了,跌倒的可能性就很低。

第二,摆架势的。

陈恭澍曾经回忆自己见到汪精卫老婆陈璧君的情景。

陈璧君当时并不算很老,腿脚也没问题,出来见他的时候仍然让一个丫鬟扶着。

陈恭澍认为,这完全是摆架子,把自己装作贵妇人,到哪里都要人伺候。

其实,这两个太监也是跟班的一部分,就像仪仗队一样是摆架子的。

溥仪明明不需要这两个太监,为什么也要设置呢?

主要就是用于摆架势,壮声势。不要说皇家,就算王爷、大官甚至地主家庭,也有事这样的配备。

大家看《红楼梦》就知道,贾母的身体其实不错,自己能一天走完大半个花园。

但无论贾母到哪里,都有鸳鸯跟着随时搀扶,主要就是摆架子。

第三,旗人妇女专用。

皇宫内每当有大事的时候,太后、皇后、妃子之内都要盛装。

而盛装除了那个巨大沉重的发髻以外,最要命的就是花盆底的鞋子。

这个鞋子其实就类似于高跷,底部是一块高高的木头,最高可能有 25 厘米。

穿着这种鞋子走路,当然是不稳的,万一遇到比较滑的路,立即就是一个大马趴。

但这是旗人的规定,不穿是不行的,所以即便年轻妇女也只能找太监宫女搀扶着,防止摔倒后出洋相。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