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为什么鲁智深说圆寂就圆寂呢?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12-22 16:01:03 38次浏览

关于问题为什么鲁智深说圆寂就圆寂呢?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南山橘暖读书时】的最佳回答:

天孤星鲁智深的圆寂非常神奇,他当天还欢天喜地和武松一起看杭州风景,睡到半夜听到响动还生龙活虎跳起来,提着禅杖准备出来大战一场。

但是,当听六和寺的僧人说钱塘江上的潮信来了,猛地顿悟前尘,大彻大悟师父智真长老给他的人生偈言

“听潮而圆,见信而寂”

,拍掌大笑了一场,沐浴更衣,左脚搭在右脚,寿尽善终,修成正果。

鲁智深真的说圆寂就圆寂了,只留下一首颂子:

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忽地顿开金绳,这里扯断玉锁。咦!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

更神奇的是,作者前文中明确写过鲁智深他是不识字的,那么这首颂子又是怎么写出来的呢?

下面我们详细来分析一下鲁智深的生与死。

鲁智深是水浒的灵魂人物,他的一生仁义刚直,潇洒不羁

明朝的李贽是鲁智深的钢铁真爱粉,他点评鲁智深这个人物用了十五个字:

仁人,智人,勇人,圣人,神人,菩萨,罗汉,佛

这个评价高的有点过分了,他把儒释道三家的终极正果都加在了鲁智深一人身上,但我认为鲁大师他担当得起,因为他真的太可爱了。

天孤星鲁智深是水浒的灵魂人物,他是真正的英雄好汉,他的一生仁义刚直,潇洒不羁,轰轰烈烈。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鲁智深的人生:

出场是下层军官鲁提辖,喝酒吃肉,结交兄弟朋友(史进)→→ 路见不平,三拳打死镇关西,救了金翠莲父女俩→→踏上逃亡之旅→→金翠莲丈夫赵员外送他去五台山出家→→两次大闹五台山,转投大相国寺→→戏耍周通,怒离桃花山→→再次仗义出手,与史进联手击杀崔道成邱小乙→→大相国寺倒拔垂杨柳,结交众泼皮→→结识林冲,护送林冲丢了铁饭碗→→浪迹江湖,结识杨志智取二龙山→→三山聚义,破青州,上梁山→→接受招安,南征北战→→回五台山看师父→→生擒方腊→→临潮圆寂。

前期的鲁智深是个简单纯粹的人。他一开始的人生追求特别简单,就是结交好汉做兄弟,一起喝酒吃肉。遇见史进,意气相投,咱们就是兄弟了,一起喝酒去,看见李忠磨磨唧唧就不喜欢“谁耐烦等你?去便同去”,焦躁的挥一挥拳头赶走了围观卖膏药的人群。大相国寺收服众泼皮,人家天天来孝敬他酒肉他还不好意思,想着回请大家。

遇见林冲赞他好武艺,交换姓名,备细往事,就结拜了兄弟;遇见杨志厮杀一顿,互相钦佩,道一声师兄,结伴去攻占了二龙山做大王逍遥快活。

前期的鲁智深是真正行侠仗义的人。他遇见不平的事情就出手帮忙,不计对方出身,不计报酬,甚至不计后果,屡次三番出手帮助好去关系的路人和刚认识不久的朋友,搞砸了自己的铁饭碗,落得亡命天涯的后果。

从金翠莲父女、桃花庄、瓦罐寺到后来的林冲,他都毫不迟疑的出手,而且每次都是秉承这救人救到底的精神。他出钱出力帮助金翠莲父女逃走,他让周通当面和刘家解除婚约,他在赤松林吃饱了再回瓦罐寺接着打,护送林冲直到沧州大道,要不是林冲拦着他肯定能弄死高衙内没商量“你却怕他本官太尉,洒家怕他甚鸟!俺若撞见那撮鸟时,且教他吃洒家三百禅杖了去。”……

总之,鲁智深做好事一定要给对方一个交代,也给自己一个交代。所以,鲁智深虽然杀人放火,但正如宋江所说,“他杀的都是该杀的人”,那么他修的正是他自己的善果。

前期的鲁智深是一个率真不羁的人。他当了和尚仍旧自称“洒家”,要剃度的长老给他留些毛发。每天也不参禅打坐,想睡便睡,想起就起,大小便都很随地;别的和尚劝他坐禅,念一声“善哉”,他说:“团鱼洒家也吃,甚么‘鳝哉’?”和尚听说吃荤说声“苦也!”智深说:“团鱼大腹,又肥甜了,好吃,那得‘苦也’。”

他忍不了寺庙里粗茶淡饭,下山来坑蒙拐骗抢也要吃肉喝酒,喝醉了撒泼耍酒疯,连五台山门口的金刚也打得粉碎,然后兀自哈哈大笑;去打禅杖戒刀开口就要 100 斤重,提起关羽就说“俺便不及关王!他也只是个人。”

上了二龙山之后,水浒的男一号宋江线索开启,鲁智深暂时隐身了。水浒中期,鲁智深出场次数不多,只有不计前嫌救应桃花山和毫不迟疑救史进的两个细节再次彰显了鲁智深行侠仗义的性格。

其它多是上阵杀敌的故事了,基本上是打个酱油,冒个泡就再次隐身。唯有在宋江主张招安的时候,鲁智深再次登场,一语道破了招安必然会失败的真相,不愧是智深:

鲁智深便道:“只今满朝文武,多是奸邪,蒙蔽圣聪,就比俺的直裰染做了,洗杀怎得乾净?招安不济事,便拜辞了,明日一个个各去寻趁罢。”

但是梁山除了招安也的确没有其它更好的路可走了,鲁智深虽然反对,但是为了兄弟义气,他也没有坚持捣乱,而是默默的参与到招安队伍中,南征北战,视死如归。

鲁智深的一生奇遇仙缘不断,他的结局是 108 个英雄中最圆满的

梁山 108 英雄上应天罡地煞 108 魔君,但唯有鲁智深他和所有人都不一样,他不像魔,更像佛,他也是水浒中际遇最神奇的人,一生奇遇仙缘多次。

从他上五台山开始,他已经遇见了引导他人生的真人罗汉——师父智真长老。

话说五台山这个智真长老,原来是故宋时一个当世的活佛,知得过去未来之事。数载之前,已知鲁智深是个了身达命之人,只是俗缘未尽,要还杀生之债,因此教他来尘世中走这一遭。

智真长老是鲁智深的贵人,当年智真长老收留鲁智深剃度出家时,曾焚香入定,然后堪破了鲁智深的未来:

此人上应天星,心地刚直。虽然时下凶顽,命中驳杂,久后却得清净,正果非凡。汝等皆不及他。

智真长老很看重鲁智深,对他极好。不但给他取名和自己一个辈分,还在两次大闹禅院之后,都包容他,教化他,后来迫于僧众压力不得不指引智深转投东京大相国寺,依然是亲自修书一封给师弟智清禅师,依然承认鲁智深是他的徒弟。

临别时,智真长老就送了鲁智深四句偈言,指点他前半生的命运

:“遇林而起,遇山而富,遇水而兴,遇江而止。”

后来果然都一一应验:林是指野猪林或林冲,山是指二龙山,水是指水泊梁山,江是指宋江。

鲁智深是个情深义重、早有慧根的人,他也非常感念师父智真长老。所以在征辽之后,被朝廷晾着的迷茫空窗期里,鲁智深再次回到五台山拜见本师,请求指点迷津。

智真长老道:“徒弟一去数年,杀人放火不易。”鲁智深默然无言。

智真长老此处是在打机锋点化鲁智深,已经开始时思考人生的鲁智深,早已不是曾经那个吵吵嚷嚷的莽和尚,他开始思考人生了,所以听了师父的反话默然无语。

智真长老这一次又给了智深四句偈言,指点他前程正果,

偈曰:“逢夏而擒,遇腊而执。听潮而圆,见信而寂。”

相比鲁智深迷茫求前程,宋江比他更积极,先求了二仙山的罗真人,又来败五台山的智真长老,拿着偈言四处招人给他解释,然而他执着痴迷,终究无果。

鲁智深则比宋江有智慧的多,他只是默默的记诵收起,等着以后偈言应验的时候。离开的时候,智真长老只收了鲁智深的金银财帛,要为他“置经一藏,消灭罪恶,早登善果”,而坚决不收宋江所献,也预示了宋江不会和鲁智深一样有善终。

除了智真长老,鲁智深还有多次遇仙的经历,尤其是临近结尾的时候,鲁智深动不动就失踪了,宋江派人去找也找不着,然后他莫名其妙就回来了,顺手就能立个大功。

第九十九回“花和尚解脱缘缠井”中写到在打田虎的时候,鲁智深又奇异堕井,来到了一个世外仙源“桃李只有恁般大叶,却无半朵花蕊”,草庵里偶遇一个和尚指引他参禅,为他指点出路,

还对他说:“从此分手,日后再会’”,

此处也已经在暗示鲁智深日后圆寂得正果的结局。

我认为鲁智深遇见的和尚就是未来的自己,他跟戴宗描述的时候也是“与洒家一般的一个和尚”,细品起来充满了哲学思辨的意味。

第一百一十九回,鲁智深追夏侯成,生擒方腊时又是一次奇遇。

鲁智深道:“洒家自从在乌龙岭上万松林里厮杀,追赶夏侯成入深山里去,被洒家杀了贪战贼兵,直赶入乱山深处。却迷了路,遇着个老僧,引领洒家到这茅庵中,嘱咐道:‘柴米菜蔬都有,只在此间等候。但见个长大汉从松林深处来,你便捉住。’

传说中的如有神助,说的应该就是鲁智深了吧。《水浒传》是有神话背景的小说,表面上看是 108 将聚义的故事,实际上背后还有道家、佛家的大佬在暗自发力。

水浒 108 将的命运其实都早已注定,鲁智深他是一员福将,拥有比其他人得天独厚的优势,他生命中一直都充满了罗汉真人神仙的指引和护佑,他后来突然圆寂,也是早已经注定的大圆满结局。

鲁智深圆寂的方式充满禅意的哲学意味,提升了全书的艺术水准

鲁智深是《水浒传》作者塑造的最成功的人物形象,他又完整清晰的人生成长轨迹和内心世界的变化过程,鲁智深结局坐化也充满了禅意的哲学意味,提升了《水浒传》的艺术水准。

鲁智深的圆寂看似突然,可能是因为他圆寂的比较早,要是看到所有人的大结局就会发现,其实一点也不突然,因为好多人都是莫名其妙就死了。

比如戴宗,已经在岳庙出家,突然“一夕无恙,大笑而终”,临终前还和大家道了个别,又比如柴进本来已经回乡生活,也是突然“忽然一日,无疾而终”,关胜本来做了军官,干的还挺好的,突然就醉酒从马上摔下来,一病死了……

这些英雄好像真的魔星降世,来人间搅闹一番,玩够了,一个一个各得其所,着急成仙的就都自己提前回去了,没玩够的有人被迫中止任务,但自己也知道以后的结果,并不悲伤害怕。比如宋江喝了毒酒还不忘记捎带上李逵,约定死后和他“蓼儿洼相聚”,还有用生命追随宋老大的吴用和花荣……

相比其他人的结局,鲁智深圆寂的结局才是最好的。他是清醒的自我选择,在他征方腊立下大功之后,对于封赏恩赐,他直接拒绝领受:

“洒家心已成灰,不愿为官,只图寻个净了去处,安身立命足矣。”宋江又劝他当个名山大寺的住持,他一口回绝:“都不要!要多也无用。只得个囫囵尸首,便是强了。”

征方腊堪称陨星之战,众兄弟死伤无数,鲁智深的好兄弟史进战死,武松残废,杨志、林冲,二龙山的兄弟们几乎全军覆没,鲁智深心如死灰,再也没有跟随宋江的理由,封妻荫子,效忠朝廷,从来都不是他的心之所愿。

鲁智深已经大彻大悟,选择圆寂,立地成佛,不仅是大圆满的结局,更是对宋江热衷执迷功名利禄的蔑视和嘲讽。

“忽地顿开金绳,这里扯断玉锁”

金是富,是金银财帛,玉是贵,是功名爵位,人间的所有名利欲望,鲁智深已经尽数看破,一念不生,色相皆空。

“咦!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

这是鲁智深已经获得内心真正的解脱。

《顺治归山诗》曾写道:“

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胧又是谁。”

无异禅师广禄卷中又:

“一口气不来,往何处安身立命

”,都是佛家参禅悟道的不同境界。

相比之下,鲁智深显然境界更高,他已经悟到了“

我是我

”的境界,自然是“来从来处来,去从去处去。”‘对于和尚来说,圆寂就是大圆满的结果,只有得道高僧才能圆寂。

鲁智深圆寂之后的待遇也是宋江等辈远远不能比的:

众多头领都来看视鲁智深,焚香拜礼。城内张招讨并童枢密等众官,亦来拈香拜礼。五山十刹禅师,都来诵经。

后来皇帝也追封他为义烈照暨禅师,但是鲁智深也不怎么在乎这些了,因为他已经得到了他自己想要的结果。

所以说,施耐庵给鲁智深安排的结局实在很好,不必再要纠结鲁智深为什么突然圆寂,更不要说什么阴谋论等等破坏这个人物形象。

至于那一首颂子鲁智深是怎么写出来的,其实一点也不重要,他既然已经能预知自己的生死,那么已经不能等同凡俗中人,而且还有武松呢,鲁智深生死关头,好兄弟不可能不陪着,帮忙写个遗嘱不是很正常吗!

南山橘暖/文

【2】、来自网友【暮云斋】的最佳回答:

其实,此圆寂非彼圆寂。

那日,鲁智深擒得方腊,宋江对鲁智深道:“今吾师成此大功,回京奏闻朝廷,可以还俗为官,在京师图个荫子封妻,光耀祖宗,报答父母劬劳之恩。”

鲁智深答道:“洒家心已成灰,不愿为官,只图寻个净了去处,安身立命足矣。”

宋江道:“吾师既不肯还俗,便到京师去住持一个名山大刹,为一僧首,也光显宗风,亦报答得父母。”

智深听了,摇首叫道:“都不要,要多也无用。只得个囫囵尸首,便是强了。”

宋江听罢,默上心来,各不喜欢。

两人聊的极不投机,宋江句句不离功名利禄,字字都是权利富贵。鲁大师听的生气,直接怼回去,什么都不要,有个全尸就算万幸了。征方腊损兵折将,很多兄弟身首异处、尸骨未寒,鲁大师这话讽刺的宋江说不出话来,两人都不高兴。

接着张招讨汇集刘光世、童贯,都来睦洲给宋江庆功。庆功之后方才安葬众将,做道场超度亡魂。收拾完毕,便随张招讨回杭州候旨,等着班师回京。所以杭州是回京前的最后一站。

那一日,月色朗朗,鲁大师睡不着出来透气,却见高处站着一人,临江而立,持壶自饮。仔细观看,原来是豹子头林教头。鲁大师欢喜,叫道,师兄饮酒怎地不叫我,语罢,三两窜便窜到林教头身边。

林冲叹了口气,道,我这心中气闷,自东京被高俅害死娘子,我没有一日不想报仇,原以为上了梁山,聚起事来,有朝一日杀到东京,宰了高俅那厮。却不想宋江力主招安,如今为了朝廷卖命,虽灭了方腊,却是兄弟凋零,怎不让人感叹凄凉。

鲁大师痛饮一大口,师兄,眼见得这次打方腊就是奸臣的伎俩,是想让我们和方腊两败俱伤。那日我亲手擒住方腊,看那方腊的确是条好汉。他当初也是与我们一般,被朝廷所迫这才造反。临走时他还与我说了一句话,他说他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我细想了一想,恐怕确实是如此。朝廷用我们乃是为了以寇制寇,如今方腊已灭,我们又多与奸臣有怨,将来进京,如何放过我们。

我也是惆怅于此啊,林冲望向江水,如何才有两全之策。

话音未落,听的后面一阵脚步声,二位哥哥好生偏心,在此饮酒也不唤我。

二人同时回头,原来是行者武二郎,手中提着一大坛酒跑上来。武松哈哈大笑,喝酒用坛才痛快。

林冲望着武松断臂,伸手拉住二人:有了,回京终归难逃一死,不如我们就死在此处…

鲁大师与武松相视一笑,妙啊!当初我师傅智真长老予我四句偈语:逢夏而擒,遇腊而执,听潮而圆,见信而寂。原来师傅早已为我想好后路,听说钱塘潮水从不失信,明日八月十五正好实施。

武松早已明白二人之意,道,我本已残废,正好留在寺中,不便回京。

林冲拿起酒坛又灌了一口,道,夜凉风骤,受了风瘫,看来得麻烦二郎照顾了。

说罢三人哈哈大笑,对了,鲁大师突然想起,杨志兄弟也在丹徒养病,不如……

甚妙甚妙,此时的三人心情无比轻松。

第二日,闻说鲁智深坐化,武松跟宋江辞行,留在六合寺,临启程,林冲患风瘫留下养病。没多久丹徒传信说杨志病故。半年后武松传书宋江,说林冲病故。

数年之后,楚州廖儿洼,四座坟茔并立,坟前立着四人,一人光头僧衣,一人只有一条手臂,一人豹头环眼,一人脸上一搭青记……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