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如何评价岳云鹏?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大兵来说说】的最佳回答:
2002 年,郭德纲和张文顺、李菁在大栅栏的广德楼苦苦撑着“北京相声大会”。
三进北京的郭德纲那时没什么名气,每次演出时观众寥寥无几,但有一个小个子观众却是每场都到,场场都坐同一个位置。张文顺先生记住了他,以致于有一次开场的时候没瞧见他,就跟其他观众说:“咱们先等会儿,坐这儿的那个小兄弟还没来呢……”小个子急忙在后排应声:“来了来了,我在这儿呢!”
后来,在张文顺先生的建议下,这个小个子成了郭德纲的徒弟,张先生还给他取名“何云伟”。
何云伟是北京人,从小就受传统曲艺的熏陶,嗓子条件又好,鼓曲、快板还有评剧都唱得不错,讲起传统相声也有模有样。那时闫云达还没来投奔郭德纲,何云伟就成了德云社名副其实的大师兄。
差不多是同一年,曹云金也拜了郭德纲为师。据曹云金自己讲,他的名字也是张文顺老先生取的。“先生说‘听风太凄凉,听雨太残,云是鹤的故乡,云里的声音最美,你就叫曹云金。’”
曹云金是天津人,有先天优势。虽然传统柳活使得不如何云伟,但他的外形条件不错,又能使坏又接地气,单口相声也说得好,还能讨年轻人喜欢,人气很高。当年德云社的天桥剧场,曹云金与刘云天的表演基本都是攒底,有时候老郭都要给他当捧哏。
2004 年,岳云鹏和孔云龙一起来到德云社,两人是“海碗居”的同事,一个门童一个服务员。孔云龙聪明机灵,学了几个月就能上台表演,而岳云鹏没有天赋还不会来事儿,普通话都说不标准,只能搬桌子扫地,德云社的中层和元老几次劝郭德纲开除他算了,那时候对岳云鹏的一致评价是:“吃得比谁都多,干活比谁都废物。上了台什么都不是。”
2005 年,岳云鹏终于有了有一次登台说相声的机会,15 分钟的《杂学唱》,结果他在台上只说了 3 分钟,就头脑一片空白,被赶了下来。下了台,岳云鹏就哭了,求郭德纲别赶他走。
郭德纲终究还是留下了他,“因为你不知道哪片云彩就有雨啊”。现在看来,云雨阴晴确实由不得人,有的云是雷阵雨,有的云却是晴天霹雳,岳云鹏却是久旱的甘霖。
2006 年 10 月,郭德纲举行“摆枝”仪式,正式收何云伟、曹云金、孔云龙、栾云平和于谦长子于云霆为徒弟。除了小朋友之外,相当于是钦定“四大弟子”了。这其中,并没有岳云鹏。
2010 年 1 月 18 日,郭德纲在德云社三里屯小剧场演出,那一天是他 37 岁生日。
就在郭德纲上台之前,曹云金在他的生日宴上“挨桌地训话,挨桌地骂人”,师徒不欢而散。师娘王惠跪着哭着说:“师徒一场你们不能这样,不管你师父对也好错也罢,你们不能这么欺负人,我们这日子还得过,大不了咱们这摊不干了,我给你们磕一个咱们散了吧!”
返场的时候,观众要求郭德纲唱《未央宫》。老郭有些迟疑,“今天我生日,能死我合适吗?”但他还是唱了。
郭德纲一口气唱了几十句,唱到后面声音是越发激昂,甚至有些破嗓。观众听得不忍心,开始不断鼓掌,他也没停下来。于谦就在郭德纲旁边站着,关切地看着他,一言不发。终于唱罢,郭德纲用毛巾抹了一把脸,鞠躬下台。
后来观众都说,郭德纲这一场唱哭了,抹的哪是汗啊,都是泪。多年后想起来,郭德纲都还心有余悸,微博说“那几十句唱词,心头一直在喷血。”
那一年,曹云金和刘云天、李菁和何云伟相继退出了德云社。那年正是德云社最危难的关头。徒弟李鹤彪打了北京台记者,德云社遭到北京台封杀。曲协发起“反三俗”的号召,德云社宣布“停业整顿”。
郭德纲在天津卫视的《今夜有戏》谈起几个云字辈的离开,一向沉默寡言的岳云鹏突然很激动。“我师父有错,最大的错误就是,心慈手软。十年了,养育一个孩子,从什么都不会到现在。他一点念想都没有,说走就走了。要走也行啊,择一个好时候也行,偏偏在我师傅落难的时候走了。”
坐一旁的郭德纲听了,强作镇定地说了一句,“岂可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眼泪还是不知不觉就落下来了,岳云鹏走过去,笨拙地给他擦泪。
可能郭德纲自己也想不到,最初那批云字辈的徒弟里,聪明伶俐地都走了,偏偏留下了一个最笨拙的,成了德云社后来最红的台柱子。
师兄的出走,成全了岳云鹏。郭德纲问他,“想不想红?”岳云鹏说,“想”。郭德纲很自信,“有办法,要听话。我有办法。别说是你,门口那保安,我也能让他红。”
何云伟有郭德纲的传统习气,曹云金有郭德纲的相声痞气,只有岳云鹏,没天赋,没个性,甚至连脾气都没有,最不像郭德纲。
但岳云鹏一直是走得最稳的那一个。稳稳地上了春晚,稳稳地拿了《欢乐喜剧人》第二季的冠军,现在又稳稳地上了各大综艺,就算是传出过出轨的消息,也没什么热度。他还把这段当包袱讲了出来,“最让我生气的是网上很多人说我出轨都没人信,我的天哪,我容易吗?”
出走 12 年之后,何云伟的微博粉丝才 6 万,数字只是岳云鹏微博粉丝的零头。他现在只能演些不出名的网剧和电影,相声也说得很少了。曹云金离婚之后,网友评价说,“师门与婚姻,都是匆匆一过。”曹云金终究是没学到郭德纲的立身根本——对相声这门艺术的疯魔与执着。听云轩生意惨淡,曹云金的微博认证都改成了“演员”,多数时候是凭着一张油滑的嘴,在综艺影视里露露脸。
如今,郭德纲在《扒马褂》里最爱和徒弟抛的梗就是:“你在这儿吃不饱,你在哪儿也吃不饱,出去的都饿死了!”
如今,岳云鹏成了德云社的台柱子,郭麒麟都要承认他才是“德云一哥”。这正应了郭德纲写在书里的那句话,“一盘棋下到了今天,你就是那一颗唯一过河的卒,车马已阵亡,兴衰只系于你一身。”
有人说,岳云鹏“说学逗唱”占了一个“忠”字,你怎么评价呢?
【2】、来自网友【游龙观天下】的最佳回答:
郭家店的岳云鹏与赵家班的小沈阳有点像,能火一阵,但不会长,更不可能成为大师,为什么这么说,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
首先,底蕴不足。相声这门艺术表面上是嘴皮子功夫,实际也非常吃肚子。肚子里有货,嘴上便能源源不断,而且让人发自内心的笑,而不仅仅是图个乐,乐一阵就过去了。从现在来看,岳云鹏文化底蕴确实还很不够,能长久回味的东西不多,也不注意积累,有点名气到处拍电影,上综艺节目,这样浮躁的心态是不能有大成就的。当然,不排除人家就像赚快钱,觉得这样挺好。
其次,演多讲少。相声不是演讲,演为主,讲为辅,相声首先是声,纯正的听相声只要带耳朵就行了,这样才能行稳致远。像侯宝林、刘宝瑞、马三立包括姜昆唐杰忠、冯巩牛群,很多段子听听就能吸引人,而小岳岳的段子,如果没有表演加持,恐怕很难达到想要的效果。靠刷怪卖萌,是走不长远的。要更多的在讲上面下工夫,毕竟声音传播是最广泛最简洁的,毕竟这也是相声的看家本领。
再次,创新乏力。创新的前提是会创作,从岳云鹏原创的作品看,肤浅的比较多,像《五环之歌》之类,到处插播,奉为经典,时间长了难免审丑疲劳。由于底蕴缺乏,导致其相声题材大多比较肤浅,在市井生活中兜兜转转,难以或不敢深入到更深层次的社会层面,善“捧”不善“讽”,很难产出像《小偷公司》《巧立名目》这样有穿透力的作品,也必然始终在低层次徘徊,很难提升艺术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