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在古代,嫡出和庶出的孩子,差别有多大?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围炉煮酒话春秋】的最佳回答:
在嫡庶这个问题上,我想袁世凯应该是很有发言权的,纵然他贵为当朝一品大员,但因为他是庶子,结果在葬母这个问题上受尽波折。
1902 年,袁世凯的母亲刘老夫人去世了,此时他不但是直隶总督、北洋大臣,还参与全国性政务的九项兼差,一时风头无二。
作为朝中重臣,袁世凯决定为母亲举行盛大的葬礼,将母亲安葬在河南老家祖坟,但此事却引发了一场大风波。
刘老夫人之前,一直住在河南项城老家,三年前袁世凯成为山东巡抚,就将她接到山东,后来她又跟着袁世凯到天津,但不到一年就因病去世了。
袁世凯深感自己没有尽到孝道,决定将刘老夫人风风光光地送回老家祖坟安葬,为此他派出了军队护送刘老夫人的灵柩,长长的车队从天津浩浩荡荡出发,走了三四天才走到项城。
当然了,袁世凯这种级别的官员回乡,项城上下官员自然不敢懈怠,早早就布置好了灵堂,并安排了驿馆,以便各地来项城吊唁的官员有个落脚的地方。
不仅如此,项城还派遣官员到京城,跟着车队一路护送灵柩到项城,这些安排是可以让袁世凯感到满意的,但他的内心还是有些惴惴不安。
原来,早就车队出发之前,袁世凯就已经派遣管家,也就是他的侄子、十三太保之一的袁乃宽回项城报信了,并与家长、也就是袁世凯兄长袁世敦商议葬母事宜,但得到的回复却是,一切按祖制来办。
袁乃宽知道这样无法交差,于是再次询问袁世敦,袁世敦便轻描淡写地说道,让袁世凯回家后再商议!
袁世凯得知这事后,气不打一处来,他认为自己堂堂一品大员,竟然被这么敷衍,真是岂有此理!
但是,袁世敦毕竟是嫡长子,是家族的掌门人(那时候袁保中早就去世了),袁世凯也不好发作,便隐忍下来。
等到返回项城之后,许多官员前去迎接,还在县城的灵堂前举行了大型祭奠仪式,他本以为哥哥袁世敦也会来,却等了三天都不见人影。
那么,袁世敦为何是这种态度呢?
原来,袁世凯的父亲一共有九个孩子,只有袁世敦是嫡子,袁世凯及三个同母兄弟都是小妾刘老夫人所生的庶子。
并且,在袁世凯很小的时候,由于他的叔叔袁保庆没有儿子,父亲袁保中便将他过继给袁保庆,由袁保庆的妻子牛氏抚养。
袁保中去世后,袁世敦作为嫡子,继承了家业,虽然他没怎么当过官,却是大家长,因此对作为庶子的袁世凯冷眼相待,哪怕袁世凯成为了封疆大吏,他也不为所动,认为袁世凯不管在外面有多风光,但在家里必须对他毕恭毕敬。
事实上,古代嫡庶观念很重,嫡子地位最高,庶子根本没有继承权,甚至不能祭奠祖先,庶子的母亲地位也很低下,没有资格与丈夫合葬。
袁世敦作为袁家嫡长子,是个十分因循守旧之人,非常重视传统和礼仪,当他得知袁世凯准备将母亲葬入祖坟,压根就没打算同意。
事实上,袁世凯对袁世敦其实还不错,当初袁世凯从朝鲜回来,逐渐得到重用,他曾到吏部为袁世敦“投供”,让袁世敦得了个候补知府的官职。
因此,对于袁世敦的这一举动,袁世凯自然感到不满了,便决定回家看看,再好好跟袁世敦商议一下葬母之事,或许袁世敦不会为难他。
袁家是项城望族,为官宦世家,家族人才辈出,在当地非常有名望,当时四十四岁的袁世凯,已经十七年没回家了,他贵为朝廷一品大员,本来是可以坐着轿子,让士兵开道,热热闹闹回家的,也显得有面子。
但是,袁世凯考虑袁世敦的为人,认为自己如果太高调,难免招致非议,所以轻装简从,只带着两个随从就回家去了。
袁世凯的老家在袁家寨,寨子周围筑起了高墙,有一座吊桥通往寨子内,里面住着三百多户人家,基本都是袁氏。
事实上,袁世敦虽然看不起庶母刘老夫人及弟弟袁世凯,也不愿意让刘老夫人葬入祖坟,但他还是很讲礼仪的,在家为刘老夫人设置了灵堂,全家上下都挂白,家人也都穿丧服,显示出了对付刘老夫人的尊重。
袁世凯走到家门前,袁世敦让子侄们出门迎接,自己也嚎啕痛哭起来,在灵堂前迎接袁世凯。
等到袁世凯进门了,袁世敦又拉着他在灵堂前跪拜,两人双双跪地,痛哭不止,直到子侄们将二人拉起,二人这才擦干眼泪。
从另一方面来看,袁世敦为刘老夫人设置灵堂,其实是不承认袁世凯在县城为刘老夫人举行的祭奠仪式是符合礼仪的,因为这件事只有袁世敦才有资格主持,袁世凯作为庶子,只有参与的份。
袁世凯又何尝不知道袁世敦是怎么想的呢,但他并不服气,他认为自己的身份、地位,足以抵消他作为庶子的劣势,但袁世敦又不这么看。
但两人毕竟是兄弟,不好相互揭穿,只是表面维持和气。
袁世敦问袁世凯,为何庶母(刘老夫人)死了几个月,才安排出殡事宜?前日你差人来问,我觉得无需商量,按照规矩办就是了。
这话问到点子上了,袁世凯一阵心虚,原来刘太夫人去世的时候,袁世凯升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不久,又刚刚领了太子少保的头衔,可谓前途不可限量,但按照的礼制,父母去世,子女需丁忧三年。
如果袁世凯真的丁忧三年,等到他再回来,怕是位置早被别人抢了,所以他想了个办法,拖延了为母亲出殡的时间,并让山东、直隶等地官员上书朝廷,给他来个“夺情应变,移孝作忠”,这样就不用丁忧了。
果不其然,袁世凯这么做的效果很好,慈禧太后考虑到八国联军之事刚刚过去,朝廷正是用人之际,便同意让袁世凯“夺情”。
当然了,这些是不能对袁世敦说的,所以袁世凯只是回答说,朝廷诸事繁忙,因而耽误了出殡事宜,自古忠孝难两全,我也是无可奈何啊!
当然了,袁世敦心中门儿清,只是轻蔑地淡淡一笑,然后对袁世凯说,灵柩什么时候到家,赶快操办了吧,早早让庶母入土为安,才可称得上孝道。至于说墓地之事,我看祖坟附近有大片空地可以选择,你自己去看看吧!
袁世敦的言外之意是,只要刘老夫人不葬入祖坟,袁世凯想怎么着都成。
袁世凯不乐意了,大声对袁世敦说,我一个封疆大吏,母亲就葬在祖坟边上,这合适吗?
袁世凯想拿官职压人,但袁世敦根本不吃这套,也大声回答说,只能在祖坟边上,这是千百年来的规矩,也是祖制,岂是你我能更改的!
袁世凯不甘心,继续对袁世敦说,我是朝廷重臣,如果母亲不能葬入祖坟,我无法立足朝堂,家族也脸上无光啊!
袁世敦也不退让,对袁世凯说,我不谙官场上的事,只知道乡里乡亲怎么看,这事就这么定了吧!
刹那间,袁世敦和袁世凯就怒目相向了,其他兄弟姐妹本以为这事会和平解决,没想到两头犟驴互不相让。
事实上,葬母之事可能是袁世凯当时最不顺心的一件事了,在此之前他在官场上顺风顺水,而且妻妾成群,子孙满堂,没成想被袁世敦卡住了。
其实,袁世凯作为慈禧天后身边的红人,还是有办法办成这事的,比如他可以回京向慈禧太后求一道圣旨,将母亲光明正大地葬入祖坟,谁还敢阻拦?
但是,袁世凯转念一想,这事也不能这么办,他刚刚成为封疆大吏,就让朝廷为自己做违背礼仪的事情,别人会怎么看他?再者,拿朝廷强压袁世敦,肯定会招致族人不满,万一闹出事情来也不好收场。
但是,刘老夫人毕竟是袁世凯的生母,虽然没有亲自抚养他,但对他恩情似海。
当初,刘老夫人刚生下袁世凯,却没有奶水,刚好袁保庆的妻子牛氏也生产了,生下的孩子夭折了,刘老夫人便央求牛氏给袁世凯喂奶。
后来,袁世凯被过继给袁保庆,牛氏待他如己出,他稍稍长大后跟着袁保庆到任上,却不喜欢读书,转而习武,但也没什么长进,到十几岁了也没个一技之长。
刘老夫人很担心袁世凯长大后游手好闲,无法养活自己,于是省吃俭用,为袁世凯存钱,等袁世凯回家的时候偷偷塞给他,袁世凯一直铭记在心。
袁世凯十四五岁的时候,养父袁保庆死掉了,他又在另一个族叔袁保恒的引荐下,到北京读了四年书,但也没读出什么名堂来,几次参加科举都不中,刘老夫人为此担心不已。
一直到袁世凯二十二岁的时候,他投奔淮军将领吴长庆,这才逐渐混出个人样来,但此时刘老夫人也为他熬干了心血,毕竟袁世凯一直不在她身边,她内心是有愧疚的。
后来,袁世凯去朝鲜待了十来年,干得还不错,回国之后开始受到重用,数年光景就升任了山东巡抚,他这才想到将寡居的刘老夫人接到身边,可刘老夫人没享几年福,就撒手人寰了,袁世凯认为自己没尽到孝道,这是他心中永远的痛。
因此,袁世凯认为,让刘老夫人葬入祖坟,是他最后一次表达孝道的机会了,所以他是万万不会轻易放弃了。
眼看跟袁世敦来硬的不行,袁世凯决定服软,他苦苦哀求袁世敦,希望袁世敦让刘老夫人葬入祖坟,差点就要跪下了。
但袁世敦的回复却是,祖莹正穴是万万不能入的!
袁世凯再次火冒三丈,他大声斥责袁世敦说,难道我不是袁家子孙吗,难道我的母亲不是你的长辈吗?
袁世敦依然寸步不让,对袁世凯说,这个长辈我也可以不认!言外之意是刘老夫人只不过是个小妾,他的母亲才是嫡妻,也是袁世凯的嫡母,是唯一的当家主母。
袁世敦还说,如果我不认这个长辈,就不会设灵堂,穿丧服,我已经很给面子了,你别逼我破坏规矩。
袁世凯又说,百年之后我死掉了,是不是也不能葬入祖坟?袁世敦回答说,你葬在何处,得由你的儿子说了算!
袁世凯彻底怒了,对袁世敦说,你不仁就别怪我不义,你不让我的母亲葬入祖坟,我就另立祖坟,我堂堂朝廷大员,还撑不起一片天吗!
说完,袁世凯就摔门而去了,得知消息的当地官员为了巴结他,很快就在项城周边找到了一块风水宝地,他又请风水先生选出了墓地,然后为母亲举行了盛大的下葬仪式,前去吊唁的官员非常多,唯独没有袁家人出现。
就这样,出身卑微的刘老夫人,死后大出了一把风头,她如果在天有灵,肯定会觉得没白养袁世凯这个儿子。
在将刘老夫人下葬之后,袁世凯就启程回京了,他临走前发誓说,自己以后再也不回袁家寨了,死后也不会葬入祖坟!
正如袁世凯所言,多年之后他给自己另外安了个家,即河南省彰德府(今安阳市)洹上村,作为他开山立派之地。
之所以是这个地方,是因为商朝名相伊尹遭奸臣排挤,曾到洹上村隐居三年,后来商王亲自来迎接他还朝,袁世凯是在将自己比作伊尹,将族人比作奸臣。
并且,袁世凯的先祖袁绍也是在安阳一带发迹的,距离京城也比较近,所以他认为安阳也是自己的吉祥地,于是在此建造府邸居住。
后来,袁世凯又在安阳购买了两百多亩地,请来德国著名的设计师,为自己设计陵园,最终建造了一个中西合璧的陵园,也就是现在的袁林。
1916 年袁世凯去世之后,就安葬在了袁林,正如他所言,他没有再去过袁家寨,死后没有葬入祖坟,可见葬母之事对他的影响有多大,这就是嫡庶之分的可怕之处。
从袁世凯的例子我们可以发现,古人重视嫡庶之分,袁世凯作为庶子,纵然是当朝一品大员,在家中地位也低于嫡子袁世敦,他的母亲作为小妾,死后终究也没能葬入祖坟。
其实,袁世凯还是比较幸运的,因为他的养父袁保庆是大官,他在袁保庆那里就是嫡子,可以继承家产,也可以获得更多机会,如果他一直都生活在原来的家庭,或许他这辈子都难抬头,也就没有那些众所周知的故事了。
古代绝大多数庶子,都比袁世凯要悲惨,他们没有继承权,只能依附于嫡子生活,他们的母亲只是小妾,没有什么地位,他们甚至只能被嫡母抚养,长大之后听从嫡母的安排,很难自己来安排人生。
再说小妾,古代实施一夫一妻多妾制,妾只是男人生育和欲望的需求,这就决定了她们在家中没什么地位,丈夫死后只有嫡妻可以合葬,小妾只能另外安葬,比如清朝也只有皇后可以跟皇帝合葬,妃子们大都安葬在妃园寝,不跟皇帝埋在一起。
因此,袁世敦的坚持其实是有道理的,只不过袁世凯认为自己当了大官,可以破坏规矩,但终究没能得逞,至于为何,还在于存在了千百年的嫡庶观念,在当时还没有到走向灭亡的时候,袁世凯的反抗,也只能是徒劳的。
【2】、来自网友【粉粉的小张】的最佳回答:
就说古代最近的清朝吧,袁世凯都混到一品了,因为是庶出,葬母都受阻挠。
1902 年夏,袁世凯的生母刘老夫人病故了。此时的袁世凯不仅是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还又晋升为太子少保,赏双眼花翎。成了朝中的重臣,当然要为生母隆重办葬事。不想,为葬母竟闹了一场大风波。
刘老夫人是三年前被袁世凯从老家河南项城接到山东巡抚任上的,一年前随儿子来到天津。不想便殁在天津了。袁世凯当然要轰轰烈烈地把娘送回原籍河南项城去安葬。于是,这年秋天,长长的灵车便从天津出了发,三天后来到项城。
北洋大臣、太子少保回乡葬母,项城的县官忙活起来:又布置灵堂,又安排驿馆,以便迎接从京城到地方前来悼唁的官员人等。可是,袁世凯的心情却十分荒乱起来。天津动身之前,袁世凯曾派管家袁乃宽来项城袁家与长兄袁世敦商量葬母一事。袁世敦只说了一句“照祖制办事”,便不言语。最后加了一句:“让世凯回家商量。”袁世凯有些气怒:我堂堂朝廷大臣、太子少保,葬母还要与平民家人商量,岂有此理。灵堂在县诚设好之后,他以为大哥世敦会来致悼。谁知三天过去了,大哥影子也不见。袁世凯心急了,他决定回家去看看。
袁家是项城望族,耕读世家。袁世凯兄弟姐妹 9 人,除了大哥世敦是正出,其余 8 人全是庶出。袁世凯却当了大官。袁世敦是个看破红尘的人,虽熟读诗书,却不去做官,又对做了大官的这位弟弟冷眼看待。因而,听到要为这位庶母回家安葬时,便决定不能让她入祖莹正穴。
袁世凯虽然对长兄有意见,还是决定回家跟他商量葬事,觉得大哥不会太难为他。
那一天,袁世凯按乡俗穿长衫马褂,坐马车,带两位管家回袁家寨的。44 岁的袁世凯己经 17 年没有回过袁家寨了,他的家和家人以及乡亲,在他心中都淡漠了,何况,他跟这位世敦大哥本来就似水火。若不是葬母,他是不想回这里来的。
袁家寨有 300 多户人家,寨子是被高高的围墙圈起来的,四面有寨门,门外有吊桥,岁月荒乱时,吊桥便晚上吊起,白天落下。现在岁月平和,吊桥便不吊起了。袁世凯来到寨门外吊桥头下了马车,徒步朝家中走去。
袁家是讲究诗礼的,袁世敦虽固守祖训,不让这位庶母入祖莹正穴,但袁家还是设起灵堂,挂起吊灯、素裹庭院,张起白幡,大办丧事的。听说弟弟世凯要回来了,世敦忙派子侄晚辈,恸哭远迎。世敦也迎至门外,病哭流涕。家仃佣人们更是跪倒院中,悲声恸地。
袁世敦领着弟弟世凯来到灵堂,双双跪倒,痛哭不止。人来劝止之后,袁世敦这才说:“日前你让人来家和我商量出殡的事。其实无须商量,该怎么办,都有祖训。按祖训办就是了,该让亡人早日入土,入土为安么。不要再久仃了。”
袁世敦的话颇含怨意:庶母病逝几个月了,为什么今天才安葬?
这话,袁世凯也听明白。晚安葬是有原因的,只是不好明说——老娘死时,袁世凯刚刚升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又领了个“太子少保”的红帽子。这可都是夺目的光环,不知有多少人在盼?如果此时袁世凯按例制辞官丁忧,三年丁忧完了,说不定这些位子早被别人抢占去了。所以,他不想匆匆葬母,他暗示直隶、山东乡绅纷纷报请朝廷,允许袁世凯“夺情应变,移孝作忠”。八国联军之患刚息,朝廷用人在急,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也就免了袁世凯退职丁忧之事。为办这些事,老娘出殡的事也就拖了下来。袁世凯觉得拖得值。他对大哥世敦说:“国事纷乱,朝廷用人在急,我不得不移孝作忠。故而,葬母的事便拖了下来。”
袁世敦心里明白,什么“朝廷用人在急,移孝作忠”,还不是你怕丢了官。袁世敦只淡淡一笑,把话转入殡事。说、;“灵柩何时到家?来家了,便早早下葬吧。亡人入土为安,越早越好。咱们那片祖莹还是比较宽阔的,随便那个边上都可以,你去选定就是了。”
老大的话说得平平静静,仿佛这事是早己定下的,不必再改动了。袁世凯却大吃一谅:“我一个当朝重臣,怎么只能把生母葬在祖莹的地边上?”他重语问大 哥:“把母亲葬在祖莹地边上?”
“是地边上.”袁世敦说。“世俗、族规都是这样定的。”
袁世凯明白了,生母是庶人,算下人。但他认为自己是官,是朝廷重官,应该例外。便说:“母亲不能入正穴?”
袁世敦说:“不能.”
袁世凯亮官职了。说:“我是朝廷重臣,加爵太子少保。这样葬母,官场岂不大嘲;与咱们祖上也无光。大哥你是不是该多想想这些事?”
“我不谙官场上的事。”袁世敦说:“官场上怎么说,那是你们当官的事。我是平民百姓,只能按祖训办事。至于说到祖上有光无光?我这样做,正是为祖上的光彩。没有别的办法。”
“这么说,大哥是不顾我在官场怎么做人了?”
“连家规,祖训都不顾的人,还谈什官场做人?”老大俨然以封建礼教卫道士自居起来。
刚刚还亲亲热热的兄弟俩,转眼气氛冷了:哥哥把寒脸向左转,弟弟把冷面向右倾;一个要想母以子贵,一个坚持嫡庶分明。互不相让,剑拔弩张!
庶出的袁家 8 兄弟姐妹原以为当官的世凯可以为生母争个名份,一见大哥如此牛劲,便纷纷退了出去。
袁世凯这些年一直顺风顺水,官运亨通,连慈禧老佛爷都高看二三。不想亲兄弟竟卡住了他。堂堂朝廷重臣,生母竟葬在祖莹的地边上,自己的脸面朝哪里放呢?袁世凯越想越气恼,他想立即返回京城,在老佛爷面前求一道圣旨,把老娘葬在祖莹正穴。那样,大哥就不会再为难了。可是他又想,朝廷会为一个普通的妇女的葬事发布圣旨吗?即便发下圣旨,大哥一个普通百姓不遵,又会怎么样呢?这么想想,袁世凯又感到无可奈何。
对于生母刘氏,袁世凯是怀着深恩大德的。袁世凯出生之后,生母无奶水。是生母恳请婶母牛氏代奍的。此时的牛氏,也生一婴儿,但不幸夭折了。是生毋再三恳求,牛氏才留下奶水的。牛氏深感刘氏盛情,待世凯如己出。牛氏是世凯叔父袁保庆的夫人,袁保庆在山东办团练,便把牛氏和世凯一起带到山东。袁世凯到 8 岁时,开始读书:读书不长进,开始习武,习武又不长进。十几岁了,还流流荡荡。刘氏知道后,倾其私囊,让他去京城捐官。他拿着母亲的心血,走到京城,竟在赌场输了个净光。刘氏又汗一把、泪一把为他攒钱。直到 22 岁在山东投奔了庆军吴长庆,袁世凯才开始走正道。可是,生母刘氏己经是心血熬干的人了。遗憾的是,袁世凯直到当了山东巡抚才把老娘接到身边,没享几年福便殁了。袁世凯总觉愧对了老娘。现在,老娘走了,连个正穴也进不去,他更感到不安。
袁世凯还想再在大哥面前求求情,希望大哥通融通融。
“大哥,你还是宽容一些吧,老娘葬在祖莹地边上,实在影响祖上声誉。
袁世敦还是铁青着脸膛说:“不行.我想了,想很久了。只能是这个办法。”
袁世凯绝望了。“这么说来,葬娘这件事只能按照你的意见去办了?”
袁世敦也不让步。他说:“你怎么说是我的意见呢?这不是我独出心裁,是祖训,是家砚,是礼仪!是袁家祖祖辈辈都要遵守的。不能在我们‘世’字辈坏了。我是长子孙,我不敢坏祖训。”
“我要是不按你的意见办呢?”袁世凯紧逼了。
“你自己愿意怎么办你就去怎么办。”袁世敦说:“祖莹正穴是万万不能入的。”
“难道我不是袁家子孙?难道你就不认这个毋亲为长辈?”
“我不敢不认这位长辈。”袁世敦仍不让步。“不认长辈宅院就不设灵堂,我就不穿孝服了。你没看见,全家哪个人不穿孝服。”
“难道我这个朝廷重臣今后死了也要葬在祖莹边上?”
“你以后死了葬在什么地方,我没有说过话。”袁世敦说:“无论你葬何处,都由你的儿孙们作主。”
“你这样做,不觉得太不仁了么?”
“祖训如此。”
“这么说,你也别怪我不义了。”袁世凯说:“那我就另立坟莹。我不相信,堂堂正正的朝廷大臣寻觅不到一片光光彩彩的葬母地!”说罢,便拂袖而去。
袁世凯有身份,位高势重,又有银钱,置地安林,隆重葬母,还不是说出就办到的事。何况又有地方官的尽心奉承。一片风水宝地很快便在项城县内定了下来。墓地有了,请风水先生定了穴位,重制棺椁,再扎纸幡,袁世凯出起了大殡。
出殡那天,从县城到袁家新坟地,道路重修,彩棚高搭,沿途村庄树木披麻戴素,五里有灵棚,三里设祭点,官民人等送葬队伍排成长龙,哀号声震云宵。袁世凯携子侄晚辈披麻戴孝,手持哀杖,在由士兵组成的卫队护送下,轰轰烈烈地把老娘送进南北坑!
刘氏出身卑下,半生垂首度日,归去如此风光,总算没有白白养这个儿子。
袁世凯把老娘送下地之后,仰面对天,痛哭发誓:“我袁世凯从今之后永不进袁家寨,永不见那个不仁不义的兄长,死后决不入祖莹!”
果然,袁世凯在河南北部的彰德(今属河南安阳)洹河边上的洹上村另建住宅,新安墓地。1916 年 6 身,袁世凯 82 天皇帝梦死了之后,便葬在彰德洹河边上。
袁世凯墓葬豫北洹水边,而不是他的豫南袁家寨祖莹,曾一度成为史家之谜,并作出种种猜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