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把 1 立方米的中子星物质放到地球上,会出现什么现象?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大聪明 BigClever】的最佳回答:
我们就先来看看 1 立方米的中子星到底有多么重。
根据相关测算,1 立方厘米的的中子星,重量可能就达到了惊人的 100 亿吨。
而 1 立方米的体积是 1 立方厘米的 1000000 倍,也就是 100 万倍。
那么我们就可以大概算出,1 立方米中子星的重量大约为 1 亿亿吨。
而地球的重量大约是 600000 亿亿吨。
虽然这 1 立方米中子星的重量只有地球的六十万分之一,但要知道这个重量也是极为惊人的。
这里我们可以做一个对比:
我们都知道,根据科学家们的分析,大约在 6500 万年前,曾经有一颗直径大约 10 公里的小行星撞击地球。这次天地大碰撞,直接导致了恐龙时代的结束,也让地球彻底陷入了一个漫长的灾难期。
而这颗小行星的重量预估大约只有 50 万吨。
1 立方米中子星是:10000000000000 吨
10 公里小行星是:500000 吨
这两者的对比是极为明显。
可见如果 1 立方米的中子星如果撞击地球,那么可就不是恐龙灭绝那么简单了,很可能地球都会被彻底撞击毁灭,甚至可能会彻底碎裂。
真若如此,那么这就不仅仅是地球的末日了,甚至可能会影响整个太阳系的稳定。
中子星是会快速衰变的,过程中也会释放巨大的能量。
根据相关测算,1 立方厘米的中子星在衰变过程中产生的能力大约相当于大约 2000 万亿吨 TNT 炸弹。
要知道人类历史上毁灭里最强的“沙皇炸弹”的 TNT 当量也只有 5000 万吨 TNT。而当年在日本爆炸的“小男孩”原子弹的 TNT 当量则只有 1.5 万吨。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1 立方米的中子星在衰变过程中所产生的能量是多么的惊人,这个数字可是 2000 万亿吨的 100 万倍。估计地球是很难承受这样的能量释放的。
中子星真的会撞击地球吗?
实际上上述的测算只是理论上的一种计算,由于中子星的密度极高,理论上不太可能会有 1 立方米的中子星脱离其本体来到地球,而且在来到地球的过程中,其本身可能早已经侧底衰败完结了。
另外距离地球最近的中子星叫做“卡尔维拉”,它与地球的距离可能远达 1000 光年。
而一光年约为 9460730472580800 米,1000 光年其实是一个极为遥远的距离。
以上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2】、来自网友【清明的星空】的最佳回答:
之前都是一立方厘米,一勺中子星物质放到地球上会发生什么,这次大了点,弄一立方米的中子星物质,这要瞬间放到地球上,地球还在不在另说,但肯定短时间内不会是一个球了!
中子星是除了黑洞以外目前已知密度最大的天体,所以中子星自身的引力也十分强大,大到在自身的压力下电子会被压缩到原子核中,使得原子核变成仅由成中性的中子组成。所以,中子星可以看做是一个巨大的原子核,而中子星的密度也就相当于原子核的密度。一般来说,中子星的密度在 8000 万吨—20 亿吨/立方厘米,我们就取个中间值按 10 亿吨/立方厘米来看,一立方米(1 立方米=1000000 立方厘米)的中子星物质其质量就达到一千万亿吨(1×10^15 吨),虽然相对地球的质量(5.965×10^21 吨)小了不少,但中子星物质放到地球上不是简单的相撞,而是会发生巨大的“爆炸”,因为地球表面的压力不足以维持中子星物质的中子简并态,中子星物质会马上瓦解成简并态的中子超流体。在释放中子的时候会进行β-衰变,同时释放出一个电子和反中微子,这样中子就把自己变成一个质子,而中子的半衰期只有 10 分钟,所以在开始进行的爆炸性膨胀后 10 分钟,这一立方中子星物质又会发生中子分解层面的核爆,而这个二次爆炸的能量要比其因为失去压力而发生的膨胀性爆炸产生的能量大得多。
据估算。一立方厘米的中子星物质在地球发生“爆炸”后产生的能量相当于广岛原子弹“小男孩”的一万亿倍,是人类制造最大的氢弹“沙皇炸弹”能量的 3 亿倍,是 6500 万年前造成恐龙灭绝那颗陨石能量的 6 万倍,而从一立方厘米到一立方米能量其能量要大上不止 100 万倍,可以说,爆炸之后,地球很有可能会被炸裂分解!
我们还可以从大小这一角度来考虑,如果地球被压缩成中子星那么大的密度,其大小是直径约 22 米的一个球,算起来大约为 5575 立方米,差距不是很大,所以爆炸对于地球是毁灭性的。也许几亿年后在地球的轨道上会以月球为核心形成一个新的“地球”!
当然,这些都是一些开脑洞的想象,成为中子星的门槛还是比较高的,别说地球,就是太阳的资格也远远不够,只有当大于太阳质量 8 倍以上的恒星在演化末期才有可能变为中子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