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和珅赈灾往粥里丢沙子,文武百官骂声一片,灾民却为何感恩戴德?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潇洒生活家 0v】的最佳回答:
历史的今天,人们骂和珅,而和珅是清朝反腐第一人。
和珅随军出征,班师回朝的路上,路过甘肃省,秋季阴雨连绵,道路难行,平日大军日行六十里,而雨季每日连三十里路也走不到,因为军费是按日发放。当时和珅是一个书办,每天将行军路程,天气变化,军费消费情况记录在案。在甘肃省时间太长,军费出现了缺费,大将军派和珅向皇帝陛下奏请军费。
甘肃省省长王檩望,向皇帝奏凯,甘肃省三年大旱,颗粒无收,而在自己的正确领导下,饥民没有闹事,官民齐心协力渡过难关。并没有向朝中要救济金。省级政府也没有向百姓收税,收粮食。
当皇帝看到了和珅在甘肃省的行军记录后,每月那天什么时间下雨,何时天晴,连续看了几遍,经过和省府奏折对比后,乾隆皇帝觉得自己好傻,被王檩望忽悠了三年。就派和珅去甘肃省调查研究下基层。终于让和珅找到了一个县官被停职。
王檩希望将每年向百姓征收的银子按官职大小分配,全部占为己有。一个县官,每年二十万两,州官三十万两银子,省官五十万两。有一位县官说:读圣贤书,办圣贤事,这种分配税金是要被杀头的。自己宁死也不参加私分税金。这位县官被罢官后,回家后,王檩派新浪县官挖了这被罢官的县官祖坟,用二十万两税金修坟。气得这位清官在祖坟前天天不藏奸地骂。正好和珅来到,将甘肃省三级官员合伙期上满下私分税金的情况,向皇帝奏明。
甘肃省全部官员得到了爱钱如命。而有机会捞,无机会花的下场,而和珅也升官了。
和珅贪污中,他不贪高考钱,不贪救济金。
只贪爱升官钱,和办事钱。
【2】、来自网友【123456GaaN】的最佳回答:
大凡人们提到和珅,第一印象显现出的便是一个富可敌国的大贪官,但不可否认的是,和珅同时又是一个非常有才能的人,要不然他也不可能占着领班军机大臣的要职多年,直到乾隆离世。
历史上的和珅,十分聪慧且有才学,精通满、汉、蒙、藏四种语言,更难得可贵的是和珅对官场规则和民间实情颇为了解,练就了一副世事洞明、人情练达的生存法则。
真实的和珅,绝不是像电视剧里刻画的那样,靠溜须拍马获得乾隆的宠幸,更多的时候他是以真才实干赢得的乾隆赏识。乾隆派他去办事,往往能解决很多棘手问题。
比如,赶上水旱天灾、饥民满地的灾荒年景,乾隆往往会派自己信任,而办事又很得力的和珅前去赈灾。
刚一接收赈灾重任的和珅,立马表现出不按规矩出牌的办事手段,这位朝廷大员竟然下令往赈灾的粮食里掺沙子!
此举立马遭来了言官们的指责,设身处地想想老百姓忍饥挨饿已经够可怜了,剩下的就指望朝廷每天发放的两碗稀粥过活,偏偏还赶上和珅这样一个坏了良心的官,连碗干净的粥也不让灾民们喝上。
不过,面对朝廷里的指责,和珅也有他自己的考虑。
以和珅对官场的了解,必定了解赈灾粮的发放,从官府各级到最后分到灾民碗中,层层克扣盘剥不晓得要被扒去几层皮,基本剩下不了多少,什么原因?无非是好的粮食可以卖钱,过手赈灾事务的贪官污吏趁机揩点油,肥一下自个儿的腰包。
现在白花花的大米被掺了沙子,这样的粮食拿回家不能吃,搞到外头又卖不出去,各级官吏也就不再会打赈灾粮的主意了。
况且,排在官府施粥棚前等吃赈灾粮的,就一定是灾民吗?
说到这里,我们可以回顾一下央视版《三国演义》里桃园三结义前的情景。关羽挪开了张飞压在井口的磨盘,将吊在井里的猪肉割成小块分给乞讨的饥民,当中有几个原本是买肉的也伸手来白拿,被关羽给拎出来逼着付了钱。
同样的道理,排队吃粥的人里,也有许多贪占便宜的投机分子,免费的粥不喝白不喝。
但现在情形不同了!和珅往赈灾粮里掺了沙子,煮出的粥每喝一口都硌牙。既然家里也有吃的,干嘛跟自己的牙过不去来蹭灾民的沙子粥。
可灾民却不同,他们第一想的是怎么样活命,饿极了的时候有口吃的就谢天谢地了,根本不会在意粥里的那几粒沙子。
这样一来,朝廷的粮食就能躲过贪官克扣、奸民冒领,吃进真正需要救济活命的灾民肚子里。
乾隆是个脑袋比较清楚的皇帝,知道和珅往粮食里掺沙子的真正用意,自然不会求全责备。至于那些出口成章、下笔千言官员弹劾和珅的奏折,乾隆一概不理,也算是对办实事的人的一种保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