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为什么不把汽车发动机技术用到摩托车上?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非专业车评】的最佳回答:
实际上很多汽车上所应用的技术也在逐渐向摩托车普及,当然面对这个问题得从两个角度去看。我们用来和汽车做比较的摩托车具备什么样的价值,是万元以内或万元出头的经济型摩托车,还是对标汽车价格的 5 万元以上的摩托车?如果是后者,可以说也应用了很多汽车的技术。
所以说摩托车并非没有先进技术,只能说先进技术向下的兼容度、普及度不够罢了。入门级的汽车可以标配 ABS、ESP,甚至是缸内直喷,至于歧管喷射早在 20 年前就已开始普及,也就是说配化油器的汽车早在 20 年前就开始淘汰了。而万元以下的摩托车,可能依然会看到化油器的身影,难道凭此就能说摩托车技术落后?
当然不能,只能说先进技术在摩托车领域中的普及度比较低。与汽车相比较,廉价摩托存在技术整体落后的问题,但关键是胜在便宜、省油(并非指燃油经济性)。思考问题时千万不能脱离市场环境,“需求”其实才是关键因素。消费者需要的是廉价、实用、省油的运载工具,而非所谓的先进技术。
技术与成本的博弈
应用于摩托车上与汽车对标的技术其实非常多(对标并不一定非得先进),比如 ABS 或 ESP。早在上世纪的 1988 年博世就开发出防抱死系统 ABS,之后没多久改良出适合摩托车使用的 ABS,可以说这两者是同步开发出来的。至于摩托车所使用的 ESP 技术研发要晚一些,但在 2013 年前后也已经成熟。但有了这些技术就一定要用么?是不是也要考虑一款产品的受众群体所能承受的范围?
实际上咱们国内甚至全世界骑十几万元摩托的群体并不多,比如杜卡迪、宝马、川崎摩托在道路上能看到几辆?大多数摩托车主所骑的摩托都在万元或 2、3 万以内。那么增加个 ABS、ESP、电喷需要提高多少成本?双通道 ABS 成本在 3、4 千左右,ESP 的成本也差不多这个数,然后电喷加上这一系列技术后期进行的整合、调校、测试等等,成本要上升多少?
本来 1 万元以内的摩托车价格将会突破 2 万甚至更高,那么这个消费层面上的受众群体该如何去选择?能花 10 万元买手动挡车的消费者可能不在意多花 1、2 万买自动挡车,但能花 1 万元买摩托车的消费者绝对不会花 2、3 万买配齐 ESP、ABS 的摩托车,所以道理是不是很简单?当然如果放眼于那些十几、二十几万元的公升级进口摩托车,汽车上的技术应有尽有。所以考虑问题时一定要结合需求、市场、受众群体的承受能力。
摩托车发动机噪音为什么大?
很多朋友都有所疑惑,摩托车的噪音为什么那么大,是否是由于技术落后所导致的?实际上摩托车的噪音大是因为摩托车发动机外露没有被覆盖隔音板、隔音棉,所以摩托车的噪音才会那么巨大。这实际上与技术层面的高低没有任何关系,摩托车的确配备的是高转速发动机,高转速机高速运行时的声音的确尖锐刺耳,但传递到驾驶者耳中还剩下多少则取决于隔音部件的配置。
如上图所示汽车发动机舱结构,发动机本体被一层塑料盖所覆盖,上方有机器盖、机器盖上还会覆盖一层隔音棉,而前后左右则由其它附件、车身所包裹,甚至是底部都有一张发动机护板。所以发动机产生的噪音早已经被隔绝,尤其是汽车驾驶员坐在车身内部处独立的环境,同样会做隔音。所以即便是几十年前那些配高转速发动机的汽车噪音同样很低。
如上图中的摩托车,发动机直接暴露出来而无任何覆盖物。驾驶者并没有独立的封闭空间,而是直接骑在发动机的上方,发动机运行时所产生的声浪直接传递到空气中以及驾驶者的耳中而不会被任何障碍物所阻。如此即便是装个 1.0T 的汽车发动机,噪音同样不会小。实际上把汽车的机器盖、盖板、隔音棉、三元、消音器都拆掉,汽车发动机的噪音同样很大。
所以摩托车噪音大的原因并不是技术差、转速高,而是因为发动机外置、没有覆盖隔音部件,另一方面驾驶位也并没有采取与发动机隔绝的设计,离发动机那么近焉能感受不到噪音?所以对于摩托车的这种结构形式即便配上汽车发动机,噪音也不会小,甚至更大。同样如果大量覆盖隔音件,那么同样会提高成本,消费者是否会认可?还是那句话大多数摩托车用户看中的是经济、实用,而非先进技术。
摩托车能用汽车发动机么?
其实能把汽车的发动机用在摩托车上,如上图这辆拉扎雷斯瓦祖马 V8M,所采用的就是台 V8 汽车发动机。当然这台摩托车在加上一个轮子、换个方向盘它就是汽车了,所以摩托车与汽车的分界线其实很模糊。可以这么去理解载荷越轻的汽车约趋近于摩托,反之载荷越大的摩托越趋近于汽车。而日常中常见的小排量摩托载荷很低,所以用不着汽车上强调扭矩特性的机器。
一台踏板摩托 100 公斤出头,一台 1.0T 的发动机都在 100 公斤以上,所以用汽车发动机其实并没有实际的价值。而另一方面摩托车的核心在于车架子,而发动机则是针对车架子去专门打造,摩托车想直接选用汽车的发动机是不现实的,除非有汽车厂家专门为摩托车专门设计,如本田、宝马等品牌旗下同时拥有汽车、摩托,所以它们往往能设计出各种排量的摩托车。
因为大多数摩托车的载荷都很低,所以对扭矩的依赖并不大,所以现如今主流摩托都是小排量、高转速发动机,从而获得最大的升功率。这已经成为趋势,降低转速、升高扭矩对摩托车并无实际价值,市场中这方面的需求也很低。总而言之摩托车应用的技术高低与否关键看受众群体的接受能力,如果有一天主要受众群体都能接受十几万元摩托的时候,那么汽车上所有的技术都会配备在摩托车上。
【2】、来自网友【交易哲学家】的最佳回答:
我以前也疑惑,1.5 吨的汽车,2.0 的排量的普通汽车,油耗大约 8 个油。
而 0.2 吨的摩托车,0.6 的排量,油耗也差不多需要 5 个;
很明显,这之间有巨大的差距,很长时间我不能理解这里面的差距云因何在。
而且我问很多人,竟然没有一个人给我说清楚的···
在查阅大量的资料以及发动机的机械原理后,我慢慢明白,摩托车发动机和汽车发动机之间的巨大区别。
由于摩托车发动机体积限制,它缺乏一项非常关键的技术——可变正时气门;
可变正时技术,在汽车发动机上广泛使用,甚至有些发动机达到了连续可变正时;例如宝马的可变正时技术。
可变正时机构,就是发动机链条带动的这两个凸轮轴
可变正时机构能够根据发动机的工况,来调整发动机气门的开合角度,开合时间,来调整进气量。而连续可变正时能保证在任何时候发动机进气量合适。
这带来了发动机燃烧性能的巨大改善。
这套机构十分庞大,是无法在摩托车上使用的,并且有些发动机的可变正时还带有复杂的电控装置。
这在摩托车上是无法实现的,另外,汽车在排气管上有后氧传感器,而摩托车只有前氧传感器。
这导致,摩托车发动机的行车电脑,不知道自己的燃烧状况,不能像汽车发动机根据燃烧状况调整喷油量或者调整混合器浓度。
举个简单例子,电喷摩托车和汽车
两者在油门到一个固定的角度的时候,电喷摩托车喷油量是固定的····
而汽车发动机检测到后面混合器氧气浓度低的时候,会减少喷油量····
大约就是这么个意思。
即便是四缸摩托车,也不会采取这些技术,因为体积太大,这样一来导致摩托车无法调整进气,只能以固定的进气量,所以燃烧效率大大降低,只能提高转速。并且降低扭矩,汽车发动机的扭矩太大,摩托车 HOLD 不住。
所以,摩托车和汽车发动机的技术路线根本就不是一个样子。
我们可以更对比一下,伐木锯上的二冲程发动机,发现情况更恶劣。
燃油伐木锯,体积更小,其只能采用二冲程发动机,其油耗相比排量来说更大,少了两个冲程,废气排不干净,进气还有漏出,导致油耗猛增。
而另外一个汽油发电机的极端——燃油发电机上;
燃油发电机,也是四冲程发动机,也没有可变正时,但是它转速基本固定,一直都在最佳的运转效率上,所以相比输出电能,它的效率要比汽车发动机要好。
这也是很多电动汽车采用增程式汽油发动机的原因。
所以,不同使用要求,限制,导致技术路线完全不同。所以油耗就无法比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