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克己复礼”是什么意思?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11-20 03:23:18 31次浏览

关于问题“克己复礼”是什么意思?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老段世界观】的最佳回答:

醍醐灌顶颠覆三观,曲阜孔庙一位神秘的扫地老大爷,告诉我什么是孔子说的克己复礼。说的天花乱坠,似乎有那么点道理。也不知道对不对,分享出来。

有一年冬天我出差到了山东曲阜,正好到了,那必须去拜一下孔夫子。于是我抽空打了个车直接去了孔庙。

满怀崇敬在里面拜了孔子。出来外面出了很大的太阳,冬日的暖阳,晒得人非常舒服。我就在庙外面找了个石凳子坐下晒晒太阳休息休息。那时节游人如织,我也正好斜躺着休闲观看。

正在晒着,忽然一个老大爷,在我左边扫地,他白发苍苍,拿着扫帚一下一下地很认真的扫。

我当时年纪轻,不懂事,就没好气对他说:唉,大爷,扫地别在我旁边扫,这么脏。

他停下来看着我说:年轻人说话一点都没有好语气,这就是坐没坐相,说没说相。

我一听马上坐好,说道:大爷,你说的对,对不起,是我无礼了。

他笑着说:知错就改,善莫大焉。

我说:大爷你不愧是孔庙前扫地啊,出口都是这些之乎者也。

他说:这和在哪里扫地没有关系,走遍宇宙,这个风雅也都算数。

我笑着说:您这口气还不小。您这是要把仁义理智信发扬到全宇宙啊。

他说:这还需要我去发扬吗?它本来就是全宇宙的本来善法。

我说:是吗?您这一说,应该还挺了解儒家文化啊?那我问问您,克己复礼是说什么?您说的好,我就帮您扫完剩下的地。

他说:说话算话啊。老夫我正好累了。

我说:君子说一不二。

他也坐下来,说道:

克己复礼,是个人和社会达仁之境的终极方法。

在《论语·颜渊》中记载,颜渊问老师孔子什么是“仁?”孔子回答:“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克己,是说约束自己、修整自己,通过修行达到让自己正念正行。

复礼,就是自然回归礼的境界。

克己复礼,不是一个强制性标准。它只是孔子提出的一个理想化的倡导。

我们后世把这四个字理解为强制性的标准,拿来教条主义,本身违背了孔子的意思。孔子一辈子不搞教条主义。他一生只提出倡导倡议和选项给大家。选不选是你自己的事情。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这事情必须靠个人自己内修,不在于外人怎么鞭策你要求你评判你。

他主张不要强迫,所以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是什么?这是宽厚待人,慈悲待人,不强迫别人非要怎么样,因为每一个个体没有把握没有恒定的标准可言。

所以克己复礼也一样,不是强制要求。虽然后人拿来强制要求君子非要做到才行,但是真正通透的人,知道这个东西只是希望而已。

孔子说仁就是克己复礼,就是告诉颜渊,如果大家都能做到,那就是仁。当然我们用脚指头都知道,人不可能都做到克己复礼。

我问:那么,克己复礼为什么这么难?

他说:克己复礼的意思是,人应该只把眼光和尺子对着自己,不是对着别人。只有人都注意约束自己,不去管别人的对错,那这个世界就太平了。

可是我们不可能理解这个意思,我们听了这四个字,马上拿出尺子对着张三李四王二麻子,开始度量别人评判别人,你是不是君子,你有没有克己复礼,你做的事情符合不符合礼法,你对自己有没有约束,全是这个了最后。

其实他老人家说的,是要我们克己,克服自己约束自己检查自己修行自己,而不是挑刺找茬别人。

人人把自己搞好了,那世界当然就完美了。就是仁的大境界了。

所以说,世界的大仁,需要基本个体的小仁都达到了,才能自然形成。

一个社会个个都是自私自利的精细虫伶俐鬼,哪有什么仁可言?当然,反过来看,我们的社会也不可能个个都是自私鬼,有一个自私鬼,就相对有一个无私的人,是非黑白善恶都是对半的。不过我们常常喜欢看不好的一面来哀叹世风日下。

克己复礼的难,就难在只管自己不管别人,那实在太难了,我们都是习性如此喜欢挑别人毛病,喜欢拿标准去要求别人,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是我们的习性,太难改了。

有几个人愿意不管外界,只管做好自己,默默自己修行,这种人太少了。尤其是修行人,不进修行门还好,还挺正常,一来修行,马上变成了道德纠察队队长,用替天行道之心,开始找世界的茬。

谁谁谁不得法,谁谁谁是邪师,谁谁谁道德败坏,谁谁谁没有捐钱,捐少了、谁谁谁价值观有问题,恨不得全世界人都是真善美的完美之人,他就满足满意了。

所以说,克己复礼最大的伟大之处,就是孔子看到人的习性这样,才给我们提出一个倡导,大家啊,少管闲事,修好自己,才是正路。

孔子也知道这个不现实,但是他还是提出来了。就像他提出其他的语录一样。有人懂了就救了一个人,好像那个在海边丢鱼的孩子,救一条是一条,不求完美理想,只救当下。

这是孔子的人生信条,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知道是梦想,但是也要说出来。

我问:那,复礼,为什么是自然回归呢,不是一般人说的践行礼法吗?

他说:我刚才说了,孔子不说强制性要求,践行礼法,多少有点强制。他不是要你非要做成仁义礼智信的样子,仁义礼智信不是刻意做的出来的,是一个人心性修为的自然成就,是回归到了那个程度,是水到渠成。

所以说复礼,是回归到了礼的境界的意思。

你做到了自己约束自己,修为自己,时间一久,就回归礼的境界。不需要你给别人给社会定一大堆的君子养成规章制度。最高级的方法就是自然成就。

为什么自然成就这么好呢?因为它是发自肺腑发自内心深处的认同和契合。

并不是依靠外部教条培训和要求而来被动达到。

当圣贤说出这些道理,有心的人,就会领会,然后在生活中感悟和践行。这就是老子说的: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上士闻道后,赶快去实践操作,去大小事情里践行,当他们践行的时候就发现圣贤所说完全不错,太对了,这时候就叫做和圣贤同频。

和圣贤同频,其实没有什么大不了,就是你相信这个道理,并且愿意去生活中工作中实践和感悟印证这个道理。

比如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心者闻听后,觉得有道理,就会去生活中试着感受,不去强求别人是一种什么感觉。就是这么简单。

你不去践行,它就是《论语》里的一句话,和你毫不相干,只能拿来丢书包,但是你践行了,感悟了,印证了它的好处它的对路,你就等于和孔子同频了。你就等于知行合一了。

这就是自然成就,自然成就就是内心认同,然后自然践行,在行道中自然而然地感悟了印证了,同时也成就了。

这和在学堂里被老师死要求非这样不可,在社会中被大众要求非这样不可,是不可比的效果。

所以孔子对君子很少提出要求,我们都误解了他,他说的都是倡导和建议,他只是站在山顶告诉大家,君子山峰的风云景色是如何的,要上到这个山峰,是可以通过怎样走。但是后世的人,把他的登山指南举起来,变成了教条和框框,虽然说有好也有坏,却其实还是违背了孔子的本意。

实际上一个国君,诸侯,要想让整个国家施行孔子主张的仁政,前提条件也必须是这个国君和诸侯自己先认同和践行了这些道理。否则就是教条。

比如一个老板,学了一大堆管理学理论,到了公司里,根本用不上,因为理论再好,也要在不同的实践里去体会和调整,去感悟。去试验。

这其实就是孔子和老子一致的地方,他们都是倡导自然养成的,但是老子的自然养成理论,是从根本上提出的道论,孔子的自然养成理论,是系统下面可操作性的方法论。

我问:那克己后自然可以回归到礼的境界,礼的境界到底是什么境界?

他说:礼的境界,就是心平气和、清明澄澈。

礼不是说人见了人都点头哈腰像日本人那样,那是礼的浮华表皮,搞过度了更加连表皮都算不得。礼是内在的精神。

一个人内在达到了心平气和,清明澄澈,达到了内在的理智巅峰,也就是自然真善的境界,这时候这个人已经同时具备仁义礼智信了,不需要再去刻意做什么。

内心平和,你自然与人为善,你自然不会口出妄言龇牙咧嘴没大没小,你也自然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吃有吃相,你也自然不会强迫别人,也不会因为被人侵害就怨恨满心,你内心平和,就有慈悲在发散作用,你就自然会乐善好施、自然会一诺千金、也会极其珍惜每一段缘分。这就是复礼。

你见过一些山区的老人吗?他们是彻底的文盲,但是一辈子很亲和很平静,很有礼貌很和善,他们信任任何人哪怕陌生人,还对别人一诺千金。

这些品德,几乎全部不是靠教育灌输得来的。这就是克己复礼的效果。他们是很在意自己的道德水平,也很自然的天生如此。

所以孔子一辈子推广自己的这套东西,也有几层法,下层法,是礼制,靠当权者来施行的,一旦有人愿意干,理想社会模型可能就有希望建立。这就是为什么他要周游列国的原因。

中层法是礼教,通过教育培训,推广文化理念来传播礼的精神。

最上层是心法,是强调人心自觉的作用,所谓“人而不仁,如何礼”,这是孔子的最大的贡献,孔子赋予僵化了的“礼”及“仁”的灵魂,期望通过自己的教育,让人们能够从内在的修行觉醒、或者从外在行为规范中对自己的生命进行观照,从而唤醒自己的心灵,做一个立志俢养品德的君子。

这就是他说的克己复礼,自我觉醒、然后自然回归礼的境界。

所以,你怎么看这句话,以下等视角看,就去搞礼制,要求大家搞克己,大家都要规范自己管理自己,以中等视角看,就去搞礼教、希望通过教化和感染,传播礼的精髓。以上等视角看,就凝神回摄收敛,注重修心修自己,先把自己成就了,再去度别人。

你看,他这个和佛陀又有什么区别,所以佛教说大菩萨行道,各式各样随其因缘各显其身,做不同的教化。佛陀在《金刚经》里说: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说的就是这样的情况。

儒释道殊途同归,走到巅峰之处大家握握手,哦,是你啊,哦,你也在啊,哦,我也在。

【2】、来自网友【文踪旅迹】的最佳回答:

“克己复礼”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人不但把自己的心思压住,别胡来乱来;还要让自己的行为符合礼仪规矩,不走歪路捷路。

在《论语·颜渊》中记载,颜渊问老师孔子什么是“仁?”孔子回答:“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在孔子看来,“仁”是人必须坚守的修为,怎样才能做到“仁”呢?孔子说了,克制自己、践行礼仪。

孔子所说的“礼”是周公旦倡导的周礼,是儒家理论的经典。尽管周礼过于格式化,但是,它还是人所应该遵循的规矩,是人要追寻的修为。

在今天看来,孔子说的话实在太有道理了。

生而为人,吃的五谷杂粮,走的万条路途,经的千般世事。没有一天能离开这个世界,也不可能不和别人打交道。人走得顺着正道、人行得坚守路数。天地不可能顺着你的意思走,别人也不能顺着你的心情过。

所以,人得把住自己不任性,管住自己不非礼。

“克己复礼”既有“从严律己”的意思,更有“守法敬畏”的意思。

生而为人,都是一枚肉身,把别人当傻瓜不行,不管住自己不行,不按规矩出牌更不行。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