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孔子写的十翼是否偏离易经本质?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11-07 01:28:05 22次浏览

关于问题孔子写的十翼是否偏离易经本质?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河间金栋】的最佳回答:

金栋按:据易学史料,今本《周易》分“经”与“传”两大部分。

《周易》之“经”——《易经》是一部占筮典籍,即本占筮而寓哲理,定型于西周时期,出自卜巫史官之手;

《周易》之“传”——《易传》(《十翼》)乃哲学与神学混合体之书,成书于西汉时期,出自受道家、阴阳家影响的孔门后儒之手;作者以儒家的伦理观、道家和阴阳家的天道观,阐释发挥、附会推演《易经》奧旨,已偏离了《易经》本质。

《易经》与《易传》是不同时代的产物,二者相差好几百年,其内容与性质截然不同,应分别对待,莫把《易传》当《易经》读!

何谓“成书”?即该书所有内容完全编纂在一起了才算成书!成书与成篇不同。每篇文章可能是不同时期、不同作者写成,但编纂成书是同一时期、一二个或几个作者所为。

又,古人认为,今本《易传》(《十翼》)是孔子所作。如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班固《汉书·艺文志》、孔颖达《周易正义》及朱熹《周易本义》等。果真如此吗?

首先质疑者是宋代大文豪欧阳修,认为《易传》非孔子亲撰,见于《易童子问》。近代疑古学派如顾颉刚、李镜池、高亨等同意欧氏之说,不认同出自孔子。欧氏这本《易童子问》对初入易学门径之答疑作品,多半是对传统说法的怀疑。其中比较精彩部分如下。

(1)童子问曰:“《系辞》非圣人之作乎?”

曰:“何独《系辞》焉,《文言》《说卦》而下,皆非圣人之作,而众说淆乱,亦非一人之言也!”

(2)童子曰:“敢问其略?”

曰:“《乾》之初九曰‘潜龙勿用’,圣人于其《象》曰‘阳在下也’,岂不曰其文已显而其义已足乎?而为《文言》者又曰‘龙德而隐者也’,又曰‘阳在下也’,又曰‘阳气潜藏’,又曰‘潜之为言,隐而未见’。

“《系辞》曰:‘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其言天地之道、乾坤之用、圣人所以成其德业者,可谓详而备矣,故曰‘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者,是其义尽于此矣。

“俄而又曰:‘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阴阳之义配日月,易简之善配至德。’又曰:‘夫乾,确然示人易矣。夫坤,隤然示人简矣。’又曰:‘夫乾,天下之至健也,其德行常易以知险。夫坤,天下之至顺也,其德行常简以知阻。’《系辞》曰‘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者,谓六爻而兼三材之道也。其言虽约,其义无不包矣。

“又曰:‘《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材而两之,故六。六者非他也,三材之道也。’而《说卦》又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材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分阴分阳,叠用柔刚,故《易》六位而成章。’

“《系辞》曰:‘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又曰:‘辨吉凶者存乎辞。’又曰:‘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汇通,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

“又曰:‘《易》有四象,所以示也。系辞焉,所以告也。定之以吉凶,所以断也。’又曰:‘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其说虽多,要其旨归,止于系辞明吉凶尔,可一言而足也。

“凡此数说者,其略也。其余辞虽小异而大旨则同者,不可以胜举也。谓其说出于诸家,而昔之人杂取以释经,故择之不精,则不足怪也。谓其说出于一人,则是繁衍丛脞之言也。其遂以为圣人之作,则又大缪矣。孔子之文章,《易》《春秋》是已,其言愈简,其义愈深。吾不知圣人之作,繁衍丛脞之如此也。虽然,辨其非圣之言而已,其于《易》义,尚未有害也。而又有害经而惑世者矣。

“《文言》曰‘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乾也’,是谓《乾》之四德。又曰‘乾元者,始而亨者也。利贞者,性情也’,则又非四德矣。谓此二说出于一人乎?则殆非人情也。

“《系辞》曰:‘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所谓图者,八卦之文也,神马负之自河而出,以授于伏羲者也。盖八卦者,非人之所为,是天之所降也。又曰:‘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然则八卦者,是人之所为也,河图不与焉。斯二说者已不能相容矣,而《说卦》又曰‘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于神明而生蓍,参天两地而倚数,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则卦又出于蓍矣。八卦之说如是,是果何从而出也?谓此三说出于一人乎?则殆非人情也。

“人情常患自是其偏见,而立言之士莫不自信,其欲以垂乎后世,惟恐异说之攻之也,其肯自为二三之说以相抵牾而疑世,使人不信其书乎?故曰非人情也。凡此五说者自相乖戾,尚不可以为一人之说,其可以为圣人之作乎?”

赵洪钧《内经时代》说:“欧阳修的逻辑很简单,说理也很充分。就是他发现《周易》本身‘以经解经’不但很繁琐,还有很多严重的自相矛盾。可见,欧氏读书总带着理智的怀疑。完全没有怀疑精神的人读书,其中问题再明显他也看不出来。读者很容易核对欧阳修的看法是否正确。假如不能读懂他的上述话,就不可能核对他的见解正确与否。那样,干脆不要问津《周易》。”

但马王堆汉墓帛书《易传》的出土,说明《易传》确实与孔子有关。刘震《周易导读——帛书易传》说:“今本《易传》其思想来源于孔子,其定型完成于汉代,是一部历经战国秦汉完成的作品。……而随着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周易》的研究者们开始刻意加深《周易》与孔子的关系,至晚到宣、元年间,今本《易传》正式形成。”

显然今本《易传》非孔子亲撰(述而不作),当是受道家、阴阳家影响的孔门后儒之所为!

【2】、来自网友【杨朱学派】的最佳回答:

《周易》包括《易经》和《易传》。《易传》就是通常说的十翼。

下面,先解析经与、传的产生与关系。

在中国文化史上,《周易》历经数千年创作而成,被誉为群经之首。

一、《周易》的创作与产生

《周易》的创作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卦画的产生;卦爻辞的产生;《易传》的产生。一般认为,伏羲作八卦与六十四卦的卦画;文王作卦爻辞;孔子作易传。

据文史专家的研究表明,文王作卦辞,周公作爻辞。而《易传》主要作者是孔子,后又经其弟子补充。即便爻辞确实是周公所作,而文王乃周公之父。周公将授自父亲的爻辞补入《易》。称卦辞和爻辞均为周文王所作,也不为过。同样孔子传《易》于弟子,弟子们将孔子所授之精义补充进《易传》,补充的内容亦是孔子之言。说《易传》为孔子所作,亦不为过。

故曰:《周易》历时三古(上古、中古、下古),人更三圣(伏羲、文王、孔子)而成。

二、答靳极苍前辈

靳极苍前辈注释的《周易》只有卦画和卦辞,连爻辞都没有。更没有《易传》部分。因为他认为,《易经》的唯一功用就是占卜。“一根算命的蓍草,怎么会有高贵的品德与深刻的哲理。”也就是说,靳极苍前辈认为,易传脱离了《易经》本意。

下面,鄙人做详尽解析:

在先秦诸子中,荀子是可与孔子比肩的大方之家。他精通《周易》,但荀子的态度却是“善为《易》者不占。”孔子观点也与荀子相近。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孔荀二子所看重的,是《周易》中德义与哲理。显然,靳极苍前辈之论太过片面和狭义。

鄙人就对靳极苍前辈“一根算命的蓍草,怎么会有所谓的伦理道德与丰富的哲理”进行解答:

一根算命的蓍草本身是没有任何哲理的,它仅仅是一节草而已。就如同竹子和水。

竹子本身没有任何哲理,它仅仅是一种植物。但是先贤们根据竹子的特性,赋予其三层哲理:竹子韧性好——象征着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精神;竹子有节——象征气节和节制,所谓物贵有节;竹子中空——象征着虚怀若谷。【靳极苍前辈是否认为,对竹子的解读,脱离了竹子的本意?】

水亦是天地间的一种物质,但是先秦诸子们也根据其的特性,赋予了水丰富的哲理和高贵的品德:

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孔子曰:“逝者如斯,不舍昼夜。而未尝往也。”(孔子有个习惯,话只说一半,后半句乃苏轼增益。)

孙子曰:“夫兵形象水:兵无常式,而水无常形。”

荀子曰(借孔子之口):“夫水:主量必平,似法。出入则洁,似教。万折必东也,似志……似德。……似道。”

同理,《易》原本仅为占卜之书,孔子根据其卦画和卦爻辞的特性,赋予其德义与哲理:

《坤卦》象征地,大地包藏万物而无怨。于是,孔子赋予其高贵的品德——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在《周易》六十四卦中,最能体现物极必反,事物对立统一规律的,当属《泰卦》与《否卦》。《泰卦》乃大吉之卦,而上六泰极否至;《否卦》乃大凶之卦,而上九否极泰来。

《乾卦·九三》爻辞曰:“劳谦,君子有终,吉。”孔子赋予了其低调下流,上德不德和厚蓄薄发的高尚品德——“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

如上所言,竹与水皆为天地一物,《易》本作占卜之用。但先贤根据其特性,赋予了它们高贵的品德和丰富的哲理。

《易》原为占卜之书,自孔子为其作传后,使其成为蕴涵德义和哲理的儒家经典。

若个别人认为,十翼脱离了《易经》本意。就等于说先贤们对水的解读——万折必东也,似志。脱离了水的本质。鄙人对这类纯粹的唯物主义者,也无可奈何。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