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高血压患者血压已经正常,仍然天天要吃药吗?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张之瀛大夫】的最佳回答:
记得那是去年深秋,我们老家的一位爷爷跟我说,他有高血压,一吃降压药,血压就恢复正常了,但是过不了多少天,血压就又高上去了,还得吃药,真麻烦。于是他问我有没有什么药,吃一次血压就再也不高了?我相信像他这样的中国老百姓一定不是少数。今天张大夫就和大家一起聊一聊这个话题。
其实,对于绝大部分高血压患者,都需要长期服药的。我们服药的目的就是要平稳的控制血压。目前我们只能通过生活方式的干预和降压药物(地平类、普利类、沙坦类、β受体阻滞剂、利尿药等)来控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请注意我这里用的控制这个词,而不是治愈。需要明确的告诉大家,吃两次药,血压就再也不高了,目前,没有这种药物。
但是我们不排除血压轻度升高的患者,通过积极的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短期内血压确实恢复到了正常范围。但是这一部分患者,如果恢复到了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血压的问题还是会复发的。
因此,对于绝大部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而言,是要一直坚持服用药物的,不能私自停药。
【2】、来自网友【朱萧俊说健康】的最佳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高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时,对血管壁造成的压力值持续高于正常的一种病症。
高血压常被称为无声的杀手,因为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可在没有任何症状的情况下发病,由于他们的血管壁,长期承受着高于正常的压力,所以会导致冠心病、脑卒中等严重疾病。
非常遗憾的是,高血压发病机制至今仍不清楚,而成为全世界科学家们,未来继续不断探索的难题。
所以,目前对于高血压来说,是一种可控制,但不可治愈的疾病,需终生治疗,一旦开始吃药了,就不可以随意自行停药、换药,否则会使血压再一次升高,甚至难以控制。
因为停药以后,导致的长期高血压,可引发心脏病、卒中、肾功能衰竭、眼底病变,甚至失明等严重并发症,直至威胁到生命安全。
所以,只要高血压患者的血压 是在药物的作用下正常的,就依然要天天服药。为什么呢?
下面我就和大家伙儿一起,来聊一聊这个问题,仅供参考。
高血压患者,包括吃药血压正常
首先我们来看高血压的定义。
高血压是指,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有 3 次诊室血压值均高于正常,即诊室收缩≥140mmHg 和/或舒张压≥90mmHg,而且这 3 次血压测量不在同一天内,此时可诊断为高血压。
所谓的诊室血压,是指由医护人员,在标准条件下,按统一规范进行测量获得的血压值。
如果是家庭自测血压,那么诊断标准数值调整为≥135/85mmHg。
这里需要特别提醒大家伙儿注意的是:如果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且目前正在使用降压药,就算血压低于 140/90 mmHg,也应诊断为高血压。
为什么高血压不能停降压药呢?
以上我们讨论了高血压的定义,下面我们再来讨论一下,为什么即使通过服用降压药,血压正常了也不能停药?
以上我们已经了解了,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
绝大部分高血压患者,是没有特定的病因,多是随着年龄增加,血管壁弹性减弱,阻力增加而引起的。
这里我们就以最常见的降压药,钙离子拮抗剂为例来说明,为什么一旦服用了钙离子拮抗剂,就不能停药。
钙离子拮抗剂的第一代表药物为硝苯地平;第二代的代表药物为非洛地平;第三代代表药物为拉西地平和氨氯地平;第四代的代表药物为西尼地平。
钙离子拮抗剂的作用机制是这样的。
由于在我们的血管壁平滑肌细胞膜上,有许多钙离子的通道,它像许许多多的门一样,控制钙离子的出入。
当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增加时,就可以引起细胞的收缩,使血管阻力增加,血压升高。
而钙离子拮抗剂,如硝苯地平,就像忠实大门保安,它站在钙离子通道门口,阻止了钙离子进入细胞,从而使血管松弛,阻力减小,血压降低。
如果高血压患者停止服用钙离子拮抗剂-硝苯地平,那么,我们血管上的钙通道大门,就变成无人看守,钙离子就会畅通无阻地进入血管壁的细胞内,使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增加,导致细胞的收缩,使血管阻力增加,血压升高。
而我们目前所有的降压药,都像钙离子拮抗剂硝苯地平一样,只对症,不除根。
总结:因为目前高血压,仍然属于可控,但不除根的疾病,所有的降压药都只对症降压,所以,一旦得了高血压,就需要终身服药,不能停药。
你同意我的观点吗?
每天更新健康热点,医疗痛点;如果我说的,正是你所想的,那么,请点赞、转发、关注朱萧俊说健康!
特别提醒:本文仅供参考,应用需遵医嘱;评论区中推荐的用药,均需谨慎试用,切勿打款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