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如果二战期间,日本发现了大庆油田,战争的走向会发生怎样的转变?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煮酒渔樵】的最佳回答:
日本与大庆油田的距离,只有 100 米!
1928 年,中国东北来了一个举止神秘、行踪无定的日本人。
这个日本人叫新带国太郎,是著名的地质学家,他来中国是为了在中国东北勘探石油。
此后 14 年间,包括新带国太郎在内的日本地质专家,多次悄悄到中国东北地区进行实地勘探,一无所获。
1931 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侵占了中国东北地区,终于在扎赉诺尔地区和阜新盆地发现了油砂。
此后,日本满洲石油公司在位于黑龙江省西南部的大同镇打了一口 1000 米深的探井。
探井打好后,流出来的是含硫量很高的黏稠的重油,而且流量很小。
日本人就此灰头土脸打道回府。
1959 年 9 月 26 日,在当年日本打了 1000 米探井的地方,中国 1205 钻井队又顺势多打了 100 米,结果发现了世界级的特大砂岩油田,这就是我们熟知的大庆油田!
苍天不助日本,是中华民族的幸事!
落后的探矿技术和理论
日本现代史经常讨论“如果当初找到大庆油田将如何如何”。
可见日本对此是耿耿于怀的。
对于大庆油田的发现,我国地质大师黄汲清先生的说法更富有启发性和权威性。
他是“陆相地层生油”理论的提出者和大庆油田的主要发现者之一。
日本人在东北找了整整 30 年却没有找到油田,他们找油技术比我们先进,为什么没有发现,而我们只用了五年就发现了大油田?
那是因为他们不懂得陆相地层可以生油。
在探矿技术方面,当时日本在物理探矿技术方面还很落后。
1928 年日本才开始向美国学习物理探矿技术,方法上必须是发现了矿石露头后再进行地质结构的调查。
而在我国东北进行勘探,一般应采用地震探矿的方法。
这是日本人在勘探方法上的局限性。
日本地质史学者小松直干也认可黄先生的看法。
除了勘探的范围、密度不够外,从根本上说不是钻探设备不行,而是“探矿思想和探矿技术的问题”。
中国的抵抗使日本无法以战养战
日本是一个资源匮乏的岛国,其实并没有支撑长期作战的能力。
因此他们的战略,一直都是寄希望于“速战速决”与“以战养战”。
说白了就是尽快结束战争之后,依靠掠夺到的资源,壮大自己。
但是日本人的妄想在伟大的中华民族面前破灭了!
虽然损失惨重,虽然屡战屡败,但是中国,不降!
中华民族,不降!
不但东北抗联一直在进行艰苦卓绝的奋战,七七事变之后敌后抗日武装更是遍地开花。
这种顽强使日本深陷中国战场无法自拔,进退两难。
日军在武汉会战之后,正面战场就失去了战争开始时期的锐利攻击。
抗日战争也进入了相持阶段。
虽然占领了中国大片土地但是根本无法得到满足战争需要的资源。
大量消耗的资源都需要从国外,尤其是美国进口。
因此即使日本可以找到大庆油田,从人力,物力,运输,存储等方面都很难满足稳定生产的需要。
短时间内根本不可能安稳的大量生产石油,满足自身的需要。
日本南向是历史的必然
历史上 1959 年大庆油田出油,1963 年大庆油田年产原油 439.3 万吨。
这背后,是新中国充满爱国主义精神与奉献精神的几千专家和数万工人!
是 70000 吨设备与“铁人精神”!
日本人当时全国石油人才不足 7000 人,合格的石油工人不是靠抓劳工就可以解决。
而且这个产量在抗战期间,也只是勉强抵消从美国进口的石油数量。
但是日本本土炼油能力……一年才 60 万吨……
我们再来看一下太平洋战争开始后,日军在东南亚的开采情况。
1942 年 3 月后,日本政府集中了日本本土 4000 名石油工人和技术人员——约占当时日本石油工业员工的 70%,南下恢复生产。
同年原油产量即恢复到 353 万吨。
1943 年,石油产量恢复到 677 万吨。
最重要的是:东南亚地区有完善的炼油能力!
东印度群岛成了日本最重要的石油补给基地。
但是即使这样大的石油产量,最终日本也陷入了飞行员没有油料训练,军舰最后只能带单程油料自杀攻击的窘境。
可见即使发现了大庆油田,日本既没有能力和时间开采,产能也无法满足自身需要。
自己还没能力炼油。
最终还是还得南下去抢!
日本所缺乏的资源不只是石油一种,几乎所有资源和生产机械都需要外部进口。
日本从明治维新开始的强盛,可以说是一种抢劫经济。
主要是抢劫中国,强大自身。
但是这种虚弱的抢劫经济,本质上也决定了它必然失败的命运!
由于技术基础薄弱,对原始资源进行开发对于日本是不划算的。
抢劫石油原田或者基础很差地区的各种资源甚至都是亏的。
日本只有抢劫基础设施完备的高技术地区才能获得稳定的利润。
历史的发展,有其内在的必然性与规律性,不是网络小说。
大庆油田救不了日本。
历史内在的规律,仍旧会让日本走上它必然会走上的道路!
【2】、来自网友【萨沙】的最佳回答: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发现了也没用,原因如下:
第一,日本没有开采技术。
早在 1928 年年初,由于当时各方盛传在中国东北发现了石油的迹象,日本人下决心在这一地区寻找石油。1929 年春天,新带国太郎和另一名日本人同 10 名俄罗斯人在当地向导的带领下,带着 20 匹骡马沿东清铁路到牡丹江上游的森林地带开始寻找石油,经过两个多月的探察,无功而返。
随后日本找到整整 15 年之久,却无功而返。
其实,日本连勘探技术都没有。
原东京工业大学教授森川清在回忆“满洲的石油开发”时说,之所以没能找到大庆油田,“是因为战前日本钻探的深度只达到大约 800 米,而大庆油田最浅的油层也有 1000 米深,还差约 200 米”。
森川清觉得战前日本的钻探技术是难以达到足够的深度。实际上,标志大庆油田发现的第一口油井—松基三井,恰恰是开钻到 1357 米~1382 米之间的油层才出油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这种说法。
虽然有说法,日本可以达到钻探 1800 米,但实际上是没用。所以,这种说法很有可能是日本人事后遮掩的胡说八道。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年勘探技术都达不到这个深度,日本就算知道大庆的油田在哪里,他靠什么技术来开采?
第二,日本没有足够的人力开采。
印尼的油田开采难度很低,根本不可能同大清油田相比。
而日本却调动了 5000 名本国石油工人去印尼,几乎将国内一半以上石油工人。
而大庆油田需要巨大的人力。1959 年大庆油田开始产油,到 1963 年大庆油田试生产完结开始初步全面生产,产原油 439.3 万吨。这个产量还不满足日本的战争需要。
即便如此,我国投入包括苏联专家在内几千专家,高达三四万工人,七万吨设备器材。
以日本的石油工业实力,根本就无法在战争时期完成大庆油田的发展。
第三,日本炼油能力不行。
这点萨沙不太了解细节,但日本国内每年可以炼油能力只有几十万吨。
在印尼是花费 1 年修复了荷兰人的炼油设备,这才恢复了百分之七十的炼油能力。
但要日本在大庆去炼油 400 多万吨,他是办不到的。
第四,日本无法从东北将石油运输回国。
日本的海上运输油轮几十艘,运输量大概是 40 多万吨。
客观来说,如果没有敌人的干扰,只是和平时期的运输,大体也是够了。
然而,当时美军很快就使用潜艇、飞机布雷等对日本沿海进行全面封锁。
而日本将大庆石油运输回国,一定会利用铁路先运到朝鲜,然后跨海用船运输到日本。
然而,这一线恰恰是美国封锁的重灾区。
1945 年 5 月份,在下关海峡被水雷炸沉或炸伤的船只有 113 艘,迫使由朝鲜及中国东北装载物资的船只,不能直接通过下关海峡进入濑户内海,只能绕道至本州西北及其西岸的港口卸载。而作为日本主要航运海域的濑户内海,实际上已成为“死海”。在濑户内海只能通行小型的木船和小驳船,致使日本工业城市的资源严重缺乏,国民生产濒临停顿。
美军为了切断日本的新航线,从 5 月 13 日至 6 月 6 日,出动飞机 209 架次,对本州西北部各港和九州布雷 1313 个,并开始使用抗扫能力较强的低频音响水雷,使这些港口完全被封锁,阻滞日本船只达 1200 余艘。日本为了保障航道和港口的畅通,组织了 349 艘扫雷舰船和 2 万余人进行大规模的扫雷行动。尽管日军扫雷舰船损失了四分之三,耗资巨大,在濑户内海就花费了 3571 万日元,但仍然无法突破美军的封锁。日本船只不敢轻易出海,大量物资难以运回国内,日本逐渐陷入了瘫痪和饥饿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