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战场上,弹尽粮绝时,为什么感觉西方大多会投降,东方大多同归于尽?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11-22 01:51:49 27次浏览

关于问题战场上,弹尽粮绝时,为什么感觉西方大多会投降,东方大多同归于尽?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烟郭说历史】的最佳回答:

以前我也不明白,后来读了史书,看到那两段悲壮的传奇,我找到了答案,那就是,汉唐军魂已经被刻进了我们民族的基因。

第一段:十三将士归玉门。

自从王莽篡汉后,中原爆发了光武帝刘秀复辟汉室的战争,无暇顾及西域,匈奴以及西域各国蠢蠢欲动,西域逐渐失去控制。

到了汉明帝末期,东汉国力得到恢复,于公元 74 年,重新设立西域都护,任命耿恭和关宠为戊已校尉。

匈奴眼见汉朝重新掌控西域,十分不爽,于公元 75 年,派兵 2 万进攻西域。

此时汉朝在西域的驻地,分别由耿恭率军驻扎金蒲城,关宠驻军柳中城,两个地方各自只有数百人的驻军。

加在一起最多也就一千多人,他们将独自面对匈奴和车师联军数万人的进攻。

耿恭在击退匈奴第一次进攻后,带着部队转移到物资更充足一些的疏勒城据守。

在匈奴大军几度围攻下,他们几乎弹尽粮绝。

城里的饮用水、物资、食物全都短缺,他们最后不得不将马粪榨干了喝马粪汁,把铠甲、弓弩煮了吃上面的皮革。

就这样,在匈奴的连番进攻下,他们坚守了一年,匈奴派人劝降,耿恭干脆直接杀了匈奴使者,以示决不投降的决心。

汉章帝登基后,才发现西域驻军被围困很久了,于是派出 7000 人的援兵赶往救援。

汉军援兵先到达关宠所在的柳中城,大败匈奴、车师联军,斩首 3800 级,俘获物资无数。

随后分兵 2000 赶往疏勒城救援耿恭,当援兵到来时,城中仅剩 26 人,他们已经衣不遮体、食不果腹、骨瘦如柴。

在回撤玉门关途中,还要继续与追兵交战,要面对恶劣的天气和自然环境。

最终安全抵达玉门关的,只剩下 13 人!

玉门关守将见到这些英勇无畏的将士,决定亲自上书朝廷,为他们请功,他的那封奏疏上有这么一段话:

恭以单兵守孤城,当匈奴数万之众,连月逾年,心力困尽,凿山为井,煮弩为粮,出于万死,无一生之望。前后杀伤丑虏数百千计,卒全忠勇,不为大汉耻,恭之节义,古今未有。宜蒙显爵,以厉将帅。

这里面的那句话:不为大汉耻!这五个大字就是这些将士们的精神力量。

后来,写《后汉书》的作者范晔这样写道:

余初读苏武传,感其茹毛穷海,不为大汉羞。后览耿恭疏勒之事,喟然不觉涕之无从。嗟哉,义重于生,以至是乎!

不为大汉羞、不为大汉耻!这些文字,就是当时的汉帝国精神,是信仰。

汉朝最伟大的地方不是打败了匈奴,而是通过一系列的军事、经济文化等活动以及对国民的教育,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带来了民众在国家意识上的觉醒。

汉帝国上至皇帝下至百姓,都有强烈的国家认同感和国家责任感。

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为国效力是责任,为国捐躯是光荣,投降敌军、背弃祖国是耻辱,这是汉朝的主流价值观。

而耿恭以及所率领的汉军将士死守不降的事迹,这是历史上最早的不放弃、不抛弃精神,以投降为耻,以战死为荣,构成了那个时代的军魂。

这段传奇彪炳史册,然而 700 年后,历史再次重演,不幸的是,700 年后的唐帝国再无力派出一兵一卒救援。

第二段:郭昕孤军守卫大唐西域 42 载。

安史之乱爆发后,唐朝为了平乱,先后抽调了安西、北廷都护、河西的兵力,导致西域空虚。

为了稳定这些地方,在郭子仪的建议下,唐朝于 766 年派出郭子仪的侄子郭昕前往巡抚河西、安西等地。

但安史之乱之后,唐朝内部又发生了多起叛乱,还一度被吐蕃国攻陷长安,无暇顾及西域。

吐蕃正好处于国力上升期,趁机攻陷河西走廊,断绝了中原和西域的联系,唐朝一度认为西域已经沦陷。

但事实上,郭昕联合了北廷都护、沙陀、回鹘部落,一直在抵抗吐蕃国进攻,他们一直不断派人前往长安报信,但都有去无回。

直到 781 年,安西、北廷驻军绕过河西,改道由北方草原经过回鹘境内,辗转千里,才到达长安,上报朝廷。

唐德宗这才发现,原来西域还在自己手里,大为感动,当场嘉奖了郭昕等人。

封郭昕为安西大都护、四镇节度观察使,李元忠封为北廷大都护,安西四镇将士一律破格提拔升 7 级。

此时,他们已经在西域独自坚守了十几年,这些嘉奖,对他们的现实意义却不大!

因为他们最需要的是,大唐能够派出援兵,甚至派兵收复河西走廊,打通西域和中原的联系,不然西域将一直孤军奋战。

可此时的唐帝国,早已病入膏肓,内有宦官专权,外有藩镇割据,时有叛乱发生,国库空虚,根本没有能力派出一兵一卒给他们支援。

在这样的环境下,郭昕与李元忠一起又坚守了几年,一直到 786 年,李元忠去世后,形势突变。

吐蕃先攻破沙陀、回鹘部落,再攻占北廷都护府,安西军直接陷入完全的孤立无援境地。

可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依然在坚守,郭昕发动军民,大力搞生产,发展经济,铸造钱币,尽力自给物资。

到了 789 年,有一名叫悟空的高僧回国,途经安西都护府,他挨个去拜访了安西四镇的节度使,最后发现四个地方的节度使都在坐镇各自的驻地。

这一刻,安西四镇依然在大唐手中,郭昕和他的安西军在此已经坚守 23 年。

790 年,安西四镇之一的于阗城陷落,但安西四镇最后的沦陷时间,在史书上没有明确的记载。

有学者推测是在 808 年,安西四镇全境沦陷。

我们可以想象得到,在最后一刻,吐蕃大军攻入城池的那一刻。

白发苍苍的郭昕带着一群衣着破烂不堪,食不果腹而瘦骨嶙峋的白发兵,发起了最后的冲锋,直到全体战死的悲壮场面!

按照 808 年,安西四镇沦陷来算,郭昕在这里以一地之力,孤军坚守了 42 年,北廷、沙陀、回鹘部落沦陷后,以完全的孤军坚守了 19 年。

虽然,史书上没有像汉朝的耿恭那样有精彩的评述,但一首流传的诗可以传达他们的精神。

满城尽白发,死不丢陌刀,独抗五十载,怎敢忘大唐?

这诗是谁写的,我实在没找到出处,但可视作对唐帝国军队精神的一种概括。

如果一定要找到东西方军队在弹尽粮绝时,为何东方大多选择同归于尽的原因,我觉得这两段传奇历史能说明一切。

汉唐时代的那种义重于生,不为大汉羞、不为大汉耻的精神已经刻进了这个民族的基因。

汉唐军魂

犹在!这就是原因。

【2】、来自网友【深度工场】的最佳回答:

有网友问:战场上弹尽粮绝时,为何西方大多会投降,东方大多同归于尽?其实这个说法,首先是不正确的。在西方也有很多打到最后时刻的部队。在东方也有还没有打光弹药,就举手投降的战例。

这就好像英国历史学家艾伯特.西顿所说的那样:大俄罗斯人的明显特点是顽固、狡猾、精力充沛。他们所在地区气候恶劣,土地贫瘠,再加上亚洲人的入侵和鞑靼人的统治,可能还大量混入了芬兰人的血统,所有这些,使这个民族具有自己的特点。大俄罗斯人确实勇敢,不屈不挠,他们通常都很爱国,深深热爱自己的家乡。

所有俄国人都难以揣测,脾气容易产生急剧变化。这种性格反映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作战方式上。有时部队非常顽强地进行殊死的战斗,有时则自暴自弃,溜之大吉。

大俄罗斯人比其他东欧和西欧的斯拉夫民族(波兰人除外)都更有天赋的军人性格。很难说他们比小亚细亚的土耳其人强,或者比芬兰人、芬兰血统瑞典人和德国人劣。这种估计完全基于单个人的特性,而没有考虑领导、训练和装备的作用。

也没有考虑对苏联军人家庭成员生命的严重威胁,更没有考虑督战队手枪所产生的作用。这些督战队的手枪可以确保士兵从麻木不仁和低沉的情绪中苏醒过来,并注入惊人的活力和战斗力。

能不能战斗到最后时刻,完全要看,控制力,组织力,信仰,鼓动能力,还有对家人安全的威胁程度,与是西方军队,还是东方军队无关。比如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清军在所有战场,基本上都是一触即溃,英军的伤亡基本都在二位数以下。

但是在镇江,英军投入了整个第一次鸦片战争最大兵力,7000 人,但是却遭到了整个鸦片战争最顽强的抵抗和最大伤亡损失。1700 名八旗军与 7000 英军血战,并且是第一次鸦片战争唯一敢于与英军白刃战的部队,此战,英国伤亡 172 人,等于整个鸦片战争其他战场,比如虎门,广州,定海,厦门和吴淞等战斗,英军伤亡的总和。

这是因为,这些八旗军的家人就在城内,他们必须为了保护家人的安全,战斗到最后一刻。在抗战当中的衡阳会战,第 10 军的 4 个师,可以战斗到只剩下 1.3 万重伤员,做到了打到最后一个人。

是因为,第 10 军的控制力和组织力超强,所有军官都是有战斗经验,并且坚信抗战胜利的黄埔学生,大部分士兵都是有战场经验的老兵。而且军纪非常严酷,这些就是,第 10 军可以在衡阳大战日军 47 天,抗战其他很多防御战,守军却快速崩溃的原因。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