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嘉庆突然驾崩,遗诏又下落不明,皇后有亲儿子,却为何立养子为帝?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平沙趣说历史】的最佳回答:
简单来说,是为了保全自己母子。
当集权帝制发展到清朝,皇帝的权力已然达到顶峰,帝国内部基本没有能够制约皇帝的势力存在,外戚、宦官、文臣、武将,统统只有俯首听命的份,但清朝的皇帝也有很多烦恼,其中一项就是怎么选继承人。
中原王朝一向流传有“立嫡不立庶,传长不传幼”的传统,嫡长子是皇位继承的优先选择,只不过这个传统贯彻得很不好,经常出现非长或者非嫡皇子继位的情况。满人入主中原后,更是基本摒弃了这个传统,清朝十二帝只有一个是以嫡长子身份继位的,这个皇帝,就是今天的主角——道光帝。
在清朝入主中原之前,清朝(后金)的君主选择更多的是几个威望人物商量着来,背后往往伴随激烈的权力争夺,皇太极、顺治帝和康熙帝都属此例。到康熙帝手里,他本想参照中原王朝
预立太子的储君制度,所立人选便是他的嫡长子胤礽。
可惜康熙帝超长待机,皇子们各个羽翼丰满,胤礽最终在皇位争夺战中败落,但在这场几乎席卷满朝文武的争夺战中,
康熙帝真正见识到了太子争夺战的激烈与残酷,他最终决定把预立
储君制度扫进了历史垃圾堆,实行秘密立储制度,并为后世沿用。
说是秘密立储,其实一点也不秘密,毕竟储君将来是要为君的,皇帝在世时肯定要着重培养储君的政务能力,不能将来皇帝驾崩,诏书拿出来一看,拉个毫无政治经验的皇帝就上去吧。
或许你会说皇帝可以培养全部皇子嘛,这样更不行,因为很容易重演康熙帝晚年那种激烈夺位的场景,就算没上演,新皇帝上位后,也要着手对付围绕在兄弟们身边的一个个政治小团体,同样是一种政治斗争。
所以说,秘密立储制度除了没有明确的太子之位外,其他该有的都有,比如雍正帝把三子弘时赶出去过继了,传位给四子弘历的意思再明确不过,他甚至曾将传位密旨密示鄂尔泰、张廷玉两人。乾隆帝更是生前退位,下一任皇帝都指定了,更无秘密可言。
把这个道理套在道光帝身上,最是合适不过。
道光帝旻宁是嘉庆帝的嫡次子,不过嘉庆帝嫡长子早夭,
旻宁就是事实上的嫡长子。
早在嘉庆帝未登上皇位之前,
旻宁就得到了祖父乾隆帝的赏识,十岁时他曾随乾隆帝打猎
获鹿,获得乾隆帝赏赐的
黄马褂和花翎。
嘉庆元年(1796 年),刚刚退位成为太上皇的乾隆帝给旻宁操办了大婚,还特许旻宁婚后仍可在宫内居住。
到
嘉庆十八年
(1813 年),清朝发生了千古未有的大事——
天理教徒竟然在京城发动起义,还打进了紫禁城,直指嘉庆帝的宝座。当时大多数皇子和妃嫔都惊慌失措,唯有旻宁冷静应对,带着一队人马进行反击,还用鸟枪射杀了几名天理教教徒。
经过这次事件,不仅是嘉庆帝,就连朝中文武大臣夜都认为旻宁处变不惊,颇有天子风范,嘉庆帝也不断为旻宁培植政治势力,等于向世人宣告旻宁就是他的接班人。
然而,
当嘉庆帝去世的时候,大臣们却没能找到立储诏书。
立储诏书是
清朝秘密立储制度的关键,皇帝选定继承人之后并不宣布,而是预立密诏放好,一藏于干清官正大光明匾额的后面,一藏于皇帝随身所带的金盒中。等到皇帝驾崩后,大臣们把诏书拿出来宣布,新君于是登基。
可现在嘉庆帝的诏书找不到了,嘉庆帝生前又没有明确指定继承人,皇位该由谁来继承呢?
关键时刻,皇后出场了。
这个皇后可不是旻宁的生母孝淑皇后,而是他的继母孝和睿皇后,尤其这个继母自己也有两个儿子,对旻宁可谓颇有威胁。
不过最终孝和睿皇后没有立自己的儿子,而是立了
旻宁。
二十五年八月,仁宗幸热河崩,后传旨令宣宗嗣位。——《清史稿·后妃传》
这应该是孝和睿皇后仔细考虑后的结果,她的两个儿子一个 25 岁,一个 15 岁,比起 38 岁的旻宁来,饭都少吃了十几年,别说没什么政治经验,在朝中更是毫无根基。
说白了,
旻宁继位本就是必然的结果,只是因为嘉庆帝死的突然,加上立储诏书找不到了,少了名义上的东西,现在她这个皇后就是用来补这个东西的,如果她不想补或者说加点其他东西的话,树大根深的旻宁岂会善罢甘休,等待她们母子的就是一股腥风血雨了。
再算上孝和睿皇后是旻宁的继母,对他是有足够了解的,她认定自己下诏让旻宁继位,旻宁必定会善待她们母子。事实也的确如此,道光帝继位后,对孝和睿皇后的供养问安都非常到位,直到孝和睿皇后去世。
【2】、来自网友【棍哥观史】的最佳回答:
历 1820 年即嘉庆二十五年,9 月 2 日,嘉庆皇帝暴毙在承德避暑山庄,清王朝又一次出现了国家领导人“出缺”的危机。如果按照雍正时期形成定制的立储规矩来做,老皇帝生前就应该在立储密旨上写下继承人的名字,一式两份,一份由皇帝随身携带,然后一份放于乾清宫正大光明牌匾之后,等到老皇帝撒手归西的时候再分别取出这两份密旨,印证之下再按照旨意行事。
按理来说嘉庆皇帝死的时候已经年过六旬,应该对继承人的问题也经历过一番思虑才对。于是几经权衡,大家还是决定对嘉庆的遗体、在世时候的亲近物品进行搜查,希望在此能找到皇帝的立储密旨,遵旨拥立新君主即位。大臣们之所以这么着急,这是因为清朝皇族家法规定,没有新的接班人,朝廷就不能向天下宣布老皇帝的死讯,而此时又正值盛夏,恐怕耽搁不了几天嘉庆的遗体就会腐化变味,由此也可知“国不可一日无君”绝非一句空话。
“二十五年八月,仁宗幸热河崩,后传旨令宣宗嗣位”。——《清史稿·后妃传》
但是奇怪的是,军机大臣们把嘉庆以及他从北京带来的十几口大箱子给翻了个底朝天都始终没有发现密旨的踪迹。这时候有人心里就开始打鼓了:难不成皇帝将立储密旨留在北京了?此行皇帝要离京好几十天,把这么个绝密文件留在北京并不安全,这种做法的可能性并不是很大。这个时候,根据《清史稿·宗室禧恩传》记载,群臣大致分为了两派,以内务府大臣禧恩为首的认为不必再找了,再找下去也是白费时间,应该立即拥立皇次子绵宁继承皇位;而军机大臣托津、戴均元认为此事事关重大,必须以立储密旨为准。结果这两派人为此就吵起来了,争得是面红耳赤。而就在皇位空悬,大臣们争论不休的情况下,这时候却从北京传来了孝和睿皇后的懿旨,命令绵宁继位为帝。
虽然后来据史料记载,大家还是在嘉庆的一个贴身小太监身上找到了他的立储密旨,上面果然写的是绵宁的名字,于是大家遵照圣旨所书,拥护绵宁为下一代君主。但是在圣旨尚未找到的当时,皇后一得到嘉庆驾崩的消息就让绵宁即皇帝位,无疑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帮绵宁安抚朝局,稳定人心,绵宁登基后为报她昔日的拥戴之功,对她是百般孝顺,甚至直称其为“皇母”,视亲母一般,对她的两个儿子也是高看一眼,极尽兄长之宜。
那么不禁有人就要问了,既然皇后此时自己有儿子,为什么还要绵宁当皇帝呢?难不成真如野史所说,这年龄仅仅相差 7 岁的“母子”二人背着嘉庆私通,有着不为人知的私情?
我个人认为私通之说还是不可信的,尤其是像道光这么古板的一个人,皇后之所以会赞成绵宁为帝,还是出于对当时形势的合理判断。
- 身份尊贵
绵宁为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所生,嫡出,又在嘉庆活着的诸位儿子中居长,是名副其实的嫡长子,这点在封建宗法社会中无可逾越。
- 绵宁深受祖父乾隆喜爱
太上皇晚年不仅亲手主持了绵宁的婚礼,还特许新婚夫妇可以接着住在皇宫里面,这就是一次特例。况且此次绵宁大喜,祖父太上皇、皇父嘉庆接连出席替他操办,其隆重程度在大清朝历史上都是十分罕见的,乾隆对这个小皇孙的喜爱也是溢于言表了。
- 事变中立下大功,获得嘉庆赞赏
嘉庆十八年爆发了以林清为首的天理教攻打紫禁城事变,绵宁在此次事件中指挥得当,事后又表现得很谦卑,很受嘉庆赞赏,止不住口地夸赞他说“
忠孝兼备,岂容稍靳恩施
”,为此还赏了他一个“智亲王”的爵位,让他成了在诸位兄弟中爵位最高的人。
正是因为以上的诸点,皇后自知自己膝下两个儿子绵恺、绵忻与绵宁争夺皇位不是对手,加之自己深知他又是个“迂腐顽固”的人,必会知恩图报,她也就只好借坡下驴,退而求其次,让两个儿子退出皇位争夺战,以保母子三人周全,这也足见她敏锐的洞察力与政治远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