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据我观察欧洲的汽车90%没有天窗,70%以上都是布艺的座椅,这是为什么呢?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11-21 06:10:54 32次浏览

关于问题据我观察欧洲的汽车 90%没有天窗,70%以上都是布艺的座椅,这是为什么呢?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学究又不正经的杂货铺】的最佳回答:

题主的观察大致不错,我也是不久前刚去了德国一趟,与楼主同感,绝大部分车都没有天窗,织物座椅也比较普遍。

先交代一下背景:汽车在大部分德国人眼里就是一个实用代步工具,买什么配置主要为自己舒服,很少在意他人(特别是路人的眼光)所以买车也是精打细算。由于德国车市的选装配件比较自由(在街头你很难找到两辆配置一样的同款车),车主往往有意愿也有条件把有限的预算尽可能多地花在自己喜欢或需要的配置上。

比如下图这台 A4 Avant,没有天窗,大灯也只是氙气光源(国内乞丐版才用氙灯),但其他能看到的配置都不低——四驱、Sline 套件、自适应巡航、18 寸风尚轮毂。

根据我的旅行见闻,

天窗对德国人来说可能是个高不成低不就的配置,理由有三点。

1.德国天气普遍阴多晴少,再加上纬度高,冬天日照很短(九点多才日出,下午四点多天就黑了),夏天又不热(30 度以上的天数很少),所以天窗在换气、采光、暴晒后快速降温等方面的优势对当地人来说不太用的上,同时天窗又没有面子上的附加值。所以,与其把钱花在天窗上,不如剩下这笔钱或者用来选其他自己需要的配置。

下图这台 550i xDrive,搭载 4.4T V8 大心脏,除了 M5 之外 5 系最顶级的动力版本,标配 M 套件和随动 LED 大灯,但还是没有天窗。2.德国人以晒成深色皮肤为荣(疲于奔命的屌丝没那闲工夫晒太阳,肌肉和古铜色皮肤才是富有的象征),他们对于享受日光的渴望不是我们这些住在太平洋西岸的黄种人能比的,除了冬天,只要天一晴,大量敞篷车纷纷打开顶篷上路了。天窗在没太阳的时候没啥用,有太阳的时候又不够爽快,哪儿有敞篷车带劲。反正空气干净,敞着篷开一天也不至于吃土。再加上欧洲人均私家车保有量大,一个家庭两三辆车不足为奇,所以敞篷车+不带天窗的硬顶旅行车是不少家庭的配车方案。

3.德国人爱旅游,喜欢买旅行车,然后用车顶行李架带一些旅行装备,比如自行车、床垫、滑板车顶行李箱什么的。车顶上经常放这些东西,天窗既不能通风也无法采光,存在的意义就更小了。

织物座椅也一样,因为便宜、冬不冷夏不热,可谓经济实惠,有加真皮的钱又可以买更多自己更需要的配置了。

国内的话就比较无奈了,各车系都是打包好的几个配置级,原厂选配又麻烦又难等,通常优惠还比现成在库车少。很难避免”想要的配置买不到,买到的配置不全想要“的问题。比如我自己的蔚揽 2.0T 乞丐版,我其实并不喜欢全景天窗,影响头部空间,夏天如同顶着浴霸,还要定期检查导轨上的排水孔是否被泥土堵住,以免车里沦为水帘洞。但是没办法,厂家为了迎合多数国人的口味把它全系标配,没得选。比起全景天窗,我更愿意用同样的成本换一些诸如倒车影像、无钥匙进入、电尾门之类对我来说更实用的配置。

【2】、来自网友【頭號大黑粉】的最佳回答:

更新一下:这个回答有些日子了,发现还是有很多国人愿意跪着看待西方,甚至对我冷嘲热讽,拼了命都不肯站起来,我也只能一声长叹。

最近我刚把我的英语小老师 拉进头条,这妹子是土生土长的澳洲白人,金发美女,现在格里菲斯大学读书,如果读者们有最基础的英文水平,可以去问问她,她的回答更能代表西方人。不用担心她会嘲笑你的英文,她是非常有耐心的妹子,我每天跟她聊天她都会耐心教会我几个新的单词和知识点。

雪莉 chareese 没去过中国,但一直很想去。大家不服我的答案,可以友好地询问她。

—————以下为原答—————

请大家不要相信那些盲目跪舔西方的答案,什么西方人只是把车当成代步工具吧啦吧啦的。他们这样说的目的,无非就是为自己买不起好车找了一个高大上的理由。然并卵,丈母娘照样不会给你好眼色。

西方人不爱奢华?那么请问那些豪车品牌,奢侈品牌,难道是中国人发明的?中国经济崛起也就这二十年,人家的奢侈品牌都上百年了,西方人不爱奢华,这些奢侈品怎么活过百年的?

鄙人除了东欧没去过,其他欧美澳新都住过一段时间,可以负责任滴告诉你,西方人对豪车和奢侈品的向往丝毫不差于中国人,尤其是北美,所谓的拜金女 gold digger 大家了解下,一辆宝马 5 系就可以轻松捡金发女郎跟你走。

那么题主所提出的问题是怎么回事呢?

一个字:穷。无论在任何国家,穷人总是占大多数的。而在西方国家,同样中产阶级的收入水准,他们日常生活质量更差!因此可以花在汽车上的钱相对更少。以澳洲为例,大部分所谓的中产阶级,每年的车牌费 rego 对他们来说都是巨大的负担(一年几百刀而已)。facebook 群里,经常见到居民互相通知哪一家油站的油便宜了几分钱,赶紧去抢。

我对门的邻居,最近刚把车贱卖了,猜猜多少钱?200 刀!被我买过来给给我朋友练手。为啥要卖,因为付不起车牌费了。这家人妥妥的中产阶级哦!本来是一家三口每人一辆车,现在老爹把自己的车卖了,三个人共用两辆车。

两个字:思维。中国人更好面子,形成了攀比,汽车作为实力证明的传统在中国还是主流。而在西方,反正大家都穷,省下钱旅游会更有意义,买豪车固然会收获一样的羡慕和惊叹,买垃圾车也没人笑你。在中国可就不一样了,开辆破车都不好意思见丈母娘。

我的英国邻居就开玩笑说我是 bad influence, 尽是开豪车,把他都带坏了。后来他回伦敦,咬着牙买了辆十几年前的宝马 X5,6000 英镑,老婆女儿齐上阵当车模,各种秀。跟中国人有啥区别。

我这还有家邻居,老公悉尼人,老婆墨尔本人,怎么认识的?万圣节带孩子来要糖,然后跟我聊天,问我是不是贩毒的(开玩笑的口气),为何豪车那么多。一来二去熟悉了,问我可不可以开我的敞篷车体验一下,说自己这辈子没在敞篷车里面坐过。我说没问题,他就开着我的 6 系敞篷,带着我妈去超市跑了一圈,然后路上碰到他一个朋友,他朋友很惊讶地把他拦下来,说:“这辆车平时不是一个中国人在开吗?怎么你在开??” 他很得意地说:“那是我朋友!” 然后他朋友很高兴地说:“真的吗?下个月我结婚,可不可以借这辆车啊!” 他很傲娇地回答说:“对不起,我朋友不认识你,多半不会同意。”

然后他老婆知道了,表示你这王八蛋,自己爽了不管我,老娘也没坐过敞篷。然后又跑来找我借车,带他老婆出去兜了一下午,回来后他老婆兴奋地跟我说 (原话):“it’s better than having s*x!!”

还有个例子,我有个来自纽约的美国哥们,交情很好,在这里开了个软件公司,有一次他客户从美国飞过来跟他谈项目,他就问我借我的 S500 去机场接的人,然后告诉我,客户上车就一阵惊叹,问他这是他的车吗?他告诉客户这是他合作伙伴的车。请注意,他平时都是开我的捷豹的,但生意客户来了,他还是会选择更牛逼的车去接送。

人性都是共通的,赚不到钱,可以努力,奋斗,千万别舔着脸给自己找借口说:外国人都不喜欢奢华虚荣,更别舔着脸说扎克伯克也开本田飞度!那是因为你没见着他的帕加尼!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