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刘邦为什么能驾驭很多比自己厉害的人?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11-06 12:59:11 38次浏览

关于问题刘邦为什么能驾驭很多比自己厉害的人?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史晓生】的最佳回答:

简而言之,就是刘邦会做人。

汉高祖刘邦,是中国封建社会中起点极低的皇帝之一,他用七年的时间,从一介平民到坐拥天下,不仅推翻了强大的秦朝,还击败了历史上少有的战神项羽,最终建立了强大的汉朝。

而刘邦本人,早期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老粗,在其年逾四十之际,尚且身无寸功、手无万贯,整日里饮酒吹牛,说其是“无赖”都不为过。

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却能把如萧何、张良、韩信等不世出的人才聚拢在一起,并还能成功地驾驭,让这些人甘愿为刘邦鞍前马后、出生入死。

就连刘邦自己都承认,他谋略不如张良,统筹不如萧何,打仗更是不如韩信,既然如此,这些人又是为何愿为刘邦出死力呢?

其实说白了很简单,刘邦虽然是个大老粗,但其敢于担当的品质让人安心,任人唯贤的德行让人宽心,会做人,是刘邦致胜的法宝。

如果说有这么一个老男人,年龄已经三十大几,接近四十,但毫无成就,并且未婚生子,还整日里游手好闲、喝酒吹牛,这样的一个人,你认为他日后还会有什么很大的成就吗?

绝大部分人都会认为,这人完了,没救了,这辈子也就这样了,余生只有四个字,混吃等死。

刘邦就是这么一个人。

刘邦是沛郡丰邑人(今江苏丰县),其祖上根据记载,是晋国大夫士会的后代,刘邦的祖父,还曾任魏国的丰公。

不过到了刘邦父亲这一代,家道中落,已经是平民之家,刘邦出生时,其父刘太公,只是一个土里刨食儿的老农民。

这样的家庭,如果想日子过得好点,那只能是辛勤劳作,但刘邦却偏偏不。

少年时读书,极不认真,年龄稍长后,又不喜欢下地劳动,气的刘太公大骂刘邦,不如他哥哥刘仲。

不仅如此,刘邦还经常做一些不切实际的梦,他曾经十分仰慕魏公子信陵君,便出走投奔,但在外混了几年后,一无所获,最终还是回到老家沛县。

机缘巧合下,刘邦当上了沛县的亭长,这个相当于当地派出所所长的职务,让刘邦如鱼得水,在此期间,结识了大批和他一样的“有识之士”。

但即便是当了个小官,还是穷得叮当响,以至于吕太公宴请当地名流时,无钱随礼,只得厚着脸皮去混吃混喝。

此时的刘邦,已经年近四十,却依然是毫无建树,一事无成,看着秦始皇的车队威风八面的过去,也只能羡慕的说道:“大丈夫就应该这样啊!”

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在若干年后,推翻秦朝,击败项羽,成为了一个大汉王朝的缔造者,这不仅刘邦的父亲刘太公想不到,恐怕胆当年的刘邦自己也想不到。

“平庸”如刘邦,之所以能够成功,与他手下人才济济是分不开的,如萧何、韩信、张良等,这些人中,随便拉出来一个,都是当世不得多的的人才,刘邦自己都承认,在很多方面,他的能力,与下属相差甚远。

那么,刘邦又是如何驾驭这些比他厉害的人呢?

在某次刘邦主持召开的座谈会议上,刘老板曾经语重心长地对自己进行了剖析,也对自己做出了十分中肯的评价。

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刘邦

刘邦所表达的意思是,在谋划领域,他不如张良(子房),在后勤统筹方面,他也不如萧何,而在军事领域,更不如韩信。

刘邦对自己的这个评价,应该说是十分的中肯,事实上,刘邦的个人能力,确实不如这些人,就拿军事领域来说,刘邦直接参与和指挥的战斗,大多以失败而告终。

比如差点要了刘邦小命的白登之战。

刘邦虽然能力不如手下,但却能让这些人才甘心情愿的为其效力,你是军神也好,或者谋圣也罢,总之都乖乖地听刘老板的话,这就是刘邦最大优势。

此三者(指萧何、张良、韩信),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刘邦

“能用之”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十分的难,无论是哪朝哪代,但凡是人才,都有一定的脾气,如果想驾驭,就需要极为高明的手段。

刘邦的老对手项羽,手下不是没有人才,别的不说,就一个范增,可以说就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谋士,但可惜的是,项羽却连范增都不能用,最终被迫自刎乌江。

而刘邦手下,人才可不仅一个,是好多个,但他却能很好地“用之”,能够驾驭得住,这恐怕就是最大的能力了。

如何驾驭人才?刘邦的致胜法宝就三个字,会做人。

“会做人”第一点,我不要我觉得,我要你觉得,你的想法很重要。

萧何在向刘邦举荐韩信时,刘邦对于韩信,并没有表现出很大的兴趣,甚至隐隐有拒绝的意思,是在萧何的一再坚持下,刘邦才“勉强”同意。

何曰:“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王曰:“吾为公以为将。”何曰:“虽为将,信必不留。”王曰:“以为大将。”何曰:“幸甚。”于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王许之。《史记·淮阴侯列传》

在两人的对话中,刘邦一直强调的,是你萧何十分的重要,至于韩信,无所谓。即便是同意拜韩信为大将军,刘邦也一直在讲一件事情,就是因为是你萧何举荐的,我才会同意。

也就是说,刘邦所表达的意思,就是没有你萧何,说一千道一万,我也不会用韩信的。

刘邦不知道韩信是良将吗?他必须知道,想不想用?当然想。

但是,刘邦却隐藏了对韩信这个良将的渴望,反而不断地向萧何灌输,因为你萧何重要,我才同意重用你举荐的人。

我不要我觉得,我要你觉得,因为你在我眼中,非常重要。

“会做人”第二点,前后反差,营造被重视氛围

骊食其投奔刘邦时,刘邦叉腿歪坐,极其不礼貌,气得骊食其大骂,刘邦这才用高规格的礼仪接待了他。

郦生至,入谒,沛公方倨床使两女子洗足,而见郦生。郦生入,则长揖不拜,曰:“足下欲助秦攻诸侯乎?且欲率诸侯破秦也?”沛公骂曰:“竖儒!夫天下同苦秦久矣,故诸侯相率而攻秦,何谓助秦攻诸侯乎?”郦生曰:“必聚徒合义兵诛无道秦,不宜倨见长者。”于是沛公辍洗,起摄衣,延郦生上坐,谢之。《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骊食其是自荐于刘邦的,他可以说算是一个“投机者”,在投奔刘邦之前,也曾观察过数十个当时的将领,但最终选择了刘邦。

之所以选择刘邦,一来是听闻刘邦有雄才大略,二来呢,是听说刘邦傲慢无礼,这就让骊食其对刘邦十分的感兴趣。

在初见刘邦时,骊食其就见识到了刘邦的傲慢无礼。

叉着两条腿,两旁还有女仆给刘邦捏脚,坐没坐样,一脸的痞相,这就是骊食其第一次看到的刘邦。

不仅如此,在骊食其挑衅性地问刘邦问题后,刘邦一言不合,就对其破口大骂,称之为“竖儒”,活脱脱的就是无赖。

而这种形象和对话,是刘邦故意营造出来的氛围,在骊食其撂了老底后,刘邦立马起身整理仪容,用最高规格的礼仪接待他。

这个时候,骊食其有什么感觉?很有成就,认为是自己的一番话,让刘邦改掉了傲慢的毛病,心中那个满足啊。

实际上,这一切只不过是刘邦故意设计出来的,先是极不礼貌,然后开骂,最后经过说教,又表现出恭敬,这就会让如骊食其这样的文人有一种错觉,我很有本事嘛!

自我成就感强烈,感觉受到了重视,怎会不死心塌地?

“会做人”第三点,我能捧你,自然也能治你

驾驭人才,只依靠胡萝卜肯定是不行的,适当的时候,大棒也是非常有效果的,这会让厉害的手下,知道孰可为孰不可为。

张耳、韩信未起、即其卧内上夺其印符,以麾召诸将,以置之。信、耳起,乃知汉王来,大惊。汉王夺两人军,即令张耳备守赵地,拜韩信为相国,收赵兵未发者击齐。《史记·淮阴侯列传》

刘邦被围困在荥阳,急的是无以复加,多番辗转腾挪后,才勉强逃了出来,而此时的韩信和张耳,在拿下赵地后,却并没有前往荥阳救主。

此情此景,换做任何一个人,恐怕都会勃然大怒,何况现在刘邦还正是需要救援的时候,但刘邦却上演了一出“只身夺兵权”的精彩戏码。

在韩信、张耳还以为刘邦仍在荥阳时,却不知刘邦已经来到大营之中,在他们呼呼大睡的时候,刘邦已经接管了他们的部队,并对首领进行了更换。

隐藏身份混入军营,先夺权再告知,等到你们反应过来时,已经是光杆司令了。

这样大胆的做法,也只有刘邦干得出来,不救我没关系,我能只身来到大营,拿走你们的部队,让你们马上失去根基!

尤其是刘邦来到大营后,诸将领马上自动听命于刘邦,并对刘邦到来的消息严密封锁,以至于韩信、张耳二人,是最后才知道刘邦已经到来的消息。

你韩信只不过是一个统帅,而我刘邦才是君主!

如此操作,就让韩信在心态上立马矮了一大截,自此之后,对于刘邦,韩信一直有着极深的阴影。

日后韩信犹犹豫豫的不敢反,也正是如此。

能捧你,自然也能治你,就是要让你知道,一切都在我的掌控之中。

当然,刘邦的驭人之术远不止此,能够在乱世中拉起大旗,让各路豪杰心甘情愿的跟着刘老板奔前程,刘邦自然是有许多过人之处,就连伟大领袖都曾经评价刘邦为“高明的政治家”,足以可见刘邦在驾驭人才这个方面,是有极为独到的技巧和能力的,也只有如刘邦这样的人,才能在群雄四起的秦朝末年,脱颖而出,最终建立了大汉王朝。

【2】、来自网友【正史漫谈】的最佳回答:

总把别人当傻子,自己也许才最傻;如果觉得刘邦不厉害,那极有可能是政治小白。

刘邦是个政治家,而且是在东西方世界都备受肯定的那种。

我们的伟人曾说:“项王非政治家,汉王则为一位高明的政治家”;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阿诺德·约瑟夫·汤认为:“人类历史上最有远见、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两位政治人物,一位是开创罗马帝国的凯撒,另一位便是创建大汉文明的汉高祖刘邦”。

虽然笔者并不认为刘邦的地位比得过秦始皇,但他作为一流政治家的地位,自然是毋庸置疑的。

刘邦之所以给人留下“不厉害”的印象,可能是由于两个原因:

其一,他是个出身、长相、履历都极其一般的“三无”人员,与出身贵族、年纪轻轻却又“千古无二”的西楚霸王相比,实在过于平凡。所以,他能在楚汉之争中获胜,显得像是一种“传奇”;

其二,他自己曾说过:“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填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谋划不如张良,搞后勤比不上萧何,打仗在韩信面前就是个渣。

事实仿佛确实如此,但这更像扮猪吃老虎。刘邦看似缺少的这些优点,并不是政治家的必备技能。我们之所以重视出身、才能,是因为这些东西很直观,容易理解;而刘邦之所以成功,是凭借那些看似不明显、却能对“势”产生决定作用的领导者素质。

刘邦之所以能“驾驭”各类优秀人才,主要有主客观两方面的原因。

客观原因:秦朝末年,是中国历史上贵族政治彻底崩溃的时代,新旧秩序的碰撞、道路选择的博弈,给了刘邦这种基层精英崛起的机会。

秦国统一六国,不仅仅体现了绝对力量的可怕,更证明了“秦制”这一新事物的巨大优越性。在它面前,持续了数百年的传统贵族体系无比脆弱、不堪一击;军功爵制带来的效果,也充分证明:除了贵族,寻常人也能影响历史的发展。

这就是陈胜这位底层百姓能够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口号的底气。他们反抗的,也许不是秦制,而是秦二世在位时越发严苛的剥削;毕竟在以往的贵族体系下,老百姓面临的并不是安居乐业,而是“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或者兵灾之时“炊骨易子而食……褐衣不完,糟糠不厌”。

农民起义尚且以追求政治地位为诉求,那些主导当时社会基本组织框架的基层人才呢?答案不言而喻。如果六国贵族能够顺利复辟,首先感到利益深受侵害的,一定是萧何、张良、曹参、周苛、陈平这些在秦制下占据了一席之地的草根人才。

而楚汉战争,说白了就是刘邦所代表的基层草莽 VS 项羽为代表的六国勋贵,这是两种政治观念的对抗,也是基层才俊与贵族精英的搏杀。

一句话:萧何等人愿意为刘邦效力,这是刘邦能够驾驭他们的基本前提。但这一点还不够,还有刘邦个人的主观原因。

刘邦天生自带亲和力:“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他长期和市井酒徒、三教九流厮混,即使是小卒都能与他一见如故,这种高超的人际关系天赋,使他对基层人员的好恶、脾性、诉求一清二楚,对人性有着精准的洞悉。

他为人宽厚、不计小利,为人有担当,让人愿意与他共事。押送囚徒的路上遇到逃亡事件,他不像其他官员一样严加追捕、推卸责任,而是大手一挥,把人全放了,自己则从基层官员沦为逃犯;英布投奔刘邦后,欣然发现“帐御饮食从官如汉王居”,自己的待遇跟刘邦一模一样,从此铁了心跟项羽对抗。正是这种人格魅力的加持,让楚怀王身边人一致认为他是“宽大长者”,为他提供了带兵进入关中的机遇。

他善听人言、从谏如流,让人体会到被尊重、被需要。初次见面的郦食其指责刘邦对待长者不礼貌,他立即起身致歉;进入咸阳后,身为一个正常男人,面对美女珠宝的巨大诱惑,他能对樊哙、张良等人的劝谏言听计从;鸿沟化解后,他能及时听张良、陈平的建议,起兵追击项羽;称帝后,齐人刘敬建议建都形胜之地咸阳,他毫不迟疑的接受……在绝对的权力体系下,身为领导者,最难得的一点,就是愿意冒着权威被挑战的风险、虚心接受下属的意见。即使在现代企业中,你是愿意与能够听从你意见的领导共事,还是跟随一个处处唯我独尊、时时“老子天下第一”的上级?

他知人善任,能够激励人才把自己的特长发挥到极致。我们时常戏言,领导主要有两大职责,一是拍板,二是用人。在知人善任这方面,出身底层的刘邦,以他对人性的精准洞悉,做到了封建帝王的极致。比如在刘邦去世前,面对吕后对人事安排的疑问,他一口气指定了萧何、曹参、王陵三代宰相;并且还特意指出,王陵太憨厚、陈平不能独当一面,这俩人必须要配合着共同使用;而且,周勃为人厚重,安定刘氏江山离不开他,所以得让他做太尉。

西汉初期的政坛,几乎与刘邦去世前的安排完全吻合,这种在人才使用方面的“上帝视角”,在两千年的封建历史上都属罕见。

刘邦精于帝王权术,善于制衡各派力量。人性往往是最不可靠的,制度、权谋必不可少;刘邦要驾驭一众人中豪杰,光靠亲和力、大度、知人善任是远远不够的。利用各派互相牵制、制衡,是刘邦驾驭手下常用的手段。比如他任用刚刚投奔自己的陈平当护军,以打压周勃、灌婴等老部下的骄傲心态;他借着萧何力荐的理由,起用默默无闻的韩信为大将,以牵制沛县老人、巩固自己的主导权;在分封功臣时,他故意抬高萧何、贬低曹参,意图制造两派对立,以便自己居中制衡、博弈。

其实,仅仅从萧何、陈平、张良等人为了自保纷纷各显神通这一现象,我们就会明白,刘邦的才能有多么高超。如果这些人才真的比刘邦厉害,他们何必对其如此畏惧?人人都能看出来的才能,那不是最厉害的本事;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无形中把一众人才笼络在麾下,既能激励出他们的最大能耐,又能死死限制他们的空间,这才叫顶尖政治家。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