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两国冲突,宣战与不宣战的区别是什么?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萨沙】的最佳回答: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萨沙第 9949 条回答。
很多人奇怪,为什么俄乌都直接打起来了,乌克兰为什么迟迟不向入侵的俄罗斯宣战?
这是因为,正式宣战和不正式宣战,情况会完全不同。
抗战是 1931 年开始打,而中国是 1941 年珍珠港事变以后直接介入盟国,才向日本宣战的。
为什么拖了 10 年才宣战?
当然是有原因的。
如果两国正式宣战,其他各国就要宣布自己的立场,究竟是中立国,还是交战国的盟国。
如果是交战国的盟国,理论上就等同于和另一国自动处于交战中。
打个比方,现在俄乌两国正式宣战了,如果波兰宣布是乌克兰的盟国,它可以不受约束的派遣军队进入乌克兰,提供大量武器装备,共享军事资源。
但是,俄罗斯也可以将波兰视为敌人,进行全面的打击,甚至在全世界绞杀波兰的军队甚至民用设备、人员。
所以,绝大部分国家在两国宣战后,多直接声明中立。
那么,根据国际法,交战两国都不能随便袭击中立国。打个比方,为什么日本占领了香港,而不占领澳门。因为葡萄牙是中立国,除非葡萄牙主动让出澳门,不然日本进攻就等于入侵,是违背国际法的。
同样道理,一战打得如火如荼的时候,当时美国还保持中立,却突然有船只被德国潜艇击沉了。这就是严重违背国际法的事情,美国以此为借口,直接加入战争。
另外,还有更绝的。
在一战期间,留在中国境内的德国军舰需要直接进行无武装化,也就是拆除火炮,只留下自卫机枪。因为最初中国是中立国,德国军舰要么离开中国境内,要么就必须拆除武器。同样道理,英国、法国军舰也是如此。
这其实对于远洋军舰问题不大,因为他们可以转移海港,或者不断离开港口,离开中国领海即可。而内河的炮舰应该一直在中国境内行驶,就必须拆卸武器。
但是,中立国也不是你说当就当的,也有很多原则要遵守。
比如:禁止交战国的部队和装载军火或供应品的运输队通过中立国领土。(海牙第 5 公约第 2 条);
不得在中立国领土内组织战斗部队和开设征兵事务所,以援助交战国。(第 5 公约第 4 条);
禁止中立国以任何方式将军舰、弹药或任何作战物资,直接或间接提供给交战国。(第 13 公约第 7 条)。
显然,只要两国宣战,其他中立国家就不得向交战国提供军火物资、不得帮助交战国训练军事人员或者提供后勤、不得允许交战国军用单位通过。
相比国力比较强,军工强大,尤其是具有完整武器研发和自产能力的俄罗斯,乌克兰是高度依赖进口武器的。
如果乌克兰向俄罗斯宣战,等于自断后路,北约无法向乌克兰提供武器、训练。
乌克兰当然不会这么傻!
至于俄罗斯自然也不会单方面向乌克兰宣战,让自己受到各种约束,这是大傻瓜才做的事情。
所以,俄罗斯一再强调是特别军事行动,除了从宣传上不承认是侵略以外,甚至不承认是两国正式的战争。
【2】、来自网友【洛商溪】的最佳回答:
两国冲突,宣战与不宣战的区别大了去了,很多人都知道宣战代表着什么,但为什么会有宣战这样一个国际性的规定,以及宣战和不宣战所造成的后果,可能很多人就不得而知了。
在一些影视作品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些桥段,两军开战之前,一般都是要宣战的,交战双方大致约定好时间、地点、以及出兵的人数,然后双方开始战斗。
而发展到现实世界中,虽然战争不像这样简单,但宣战却是少不了的,那宣战到底意味着什么?宣战和不宣战又有什么区别呢?
何为宣战和不宣战?
宣战是指一国向另一国通知或宣告终止两国之间的和平状态,从而转入战争状态。
不宣战则是发动战争的国家进行突然袭击另一国的行为。
宣战需遵循的三个条件
根据 1907 年的《海牙第三公约》第 1 条规定,宣战需遵循三个条件:
1、在展开战争行为前,需要提前通知对方。
2、通知的内容应该准确无误,不能有丝毫的作假。
3、内容中要说明进入战争状态的理由。
宣战的两种形式
1、具有直接效果的宣战
简单地说,在一国对另一国宣战之后,两国随之就进入战争的状态。
2、附有条件的宣战
这种宣战就是先提出某些要求,如果要求得不到满足,那则会进入战争状态。
举个例子:一方宣战,条件是要求另一方在一小时内道歉,另一方要是不答应,那他们双方就会开战。
宣战和不宣战的区别?
咱们以最近的俄乌战争为例,5 月 3 号,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 CNN 报道说:
美国和西方的官员认为,普京将在 5 月 9 号的胜利日阅兵仪式上对乌克兰正式宣战。
看到这,可能有些人觉得很奇怪,俄罗斯和乌克兰都打了 2 个多月了,怎么现在才开始宣战?宣战和不宣战有什么区别吗?
当然有区别,而且区别很大。
1、宣战后,国家会转入战时状态
很多人应该都知道,到目前为止,俄罗斯一直坚称对乌克兰采取的是特别军事行动,而不是战争。
俄罗斯之所以这么说,主要是因为俄罗斯一直在控制着本国的政治、经济以及军事强度,让整个国家仍然处于平时状态。
这样的好处在于,不管战争如何,俄罗斯本国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可以像平时一样正常运行。
但一旦升级到宣战,首先,俄罗斯将会调动本国所有的资源和力量,将其投入到后期的作战中,这无疑会对乌克兰施加很大的压力;
其次,俄罗斯本国也会从平时状态进入到战时状态,这也就意味着,俄罗斯国内的相关法律、国民经济的运行、兵员的动员等等,都会发生很大的改变,而这造成的后果就是俄罗斯国内的物质成本和政治成本会相应变高。
2、宣战后,对财产的影响
宣战后,俄罗斯可以光明正大地对乌克兰在本国的国有财产进行没收,即使是一些私人财产,就算无法没收,最起码也可以做到冻结。
3、宣战后,必须要有一个明显的军事结果
不宣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随时可以结束战争。
可一旦宣战,那说明两国几乎没有什么调解的余地,这时候要想结束战争,就必须要有一个明显的军事结果,要么胜利、要么失败,基本上可以说是“不死不休”。
而且宣战之前,两国之前签订的一些条约,像一些国际条约、双边条约等,大部分还是作数的,可一旦升级到宣战,两国将会彻底地撕破脸,那很多条约自然也就不作数了。
除此之外,投降方还必须割让更多的利益来满足战胜方。
4、宣战后,会产生贸易方面的影响
咱们都知道,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生产出满足全国人民所需的一切产品,所以为了满足本国人民的需要,国家与国家之间会有着贸易的往来。
可一旦某国开始宣战,根据相关的条约,其他中立国家是不允许同交战的两个国家进行贸易往来的。
为什么?
举个例子,A 国和 B 国正在交战,如果 C 国继续和 A 国进行贸易的往来,那 C 国就有可能被认定为是对 A 国的站边和支持(即使 C 国没有这样的想法),如此一来,这场战争就不单单是 A 国和 B 国的事了,持续发展下去,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5、宣战后,其他各国也要宣布自己的立场
宣战之前,其他国家不管是给予哪一方贸易支持还是提供军事资源,另一方都没法说什么;但宣战后,其他各国就需要宣布自己的立场了,究竟是中立国,还是交战国的盟国。
一般情况下,大多数国家都会声明自己为中立国。
因为一旦声明是交战国的盟国,那就意味着和盟友处于统一战线,另一国也可以对其进行全方面的打击。
为什么国家要宣战?
1、这是国际公约的规定。
根据 1907 年海牙第 3 公约第 1 条规定:“缔约各国承认,除非有预先而明确无误的警告,彼此间不应开始敌对行为。”
所以说,宣战是为了“名正言顺”,是为了向国际社会宣布本国和敌方已经进入战争状态,让战争变得符合国际法律。
2、为了保护平民。
一旦宣战,就代表着两国会进入战时状态,这时普通老百姓就可以提前做好准备,及时撤出战争区域,以避免战争所带来的危害。
3、给对方施加压力。
宣战后,宣战国首先与敌对国进行断交,然后会没收对方在本国的公私财产,废除原有的条约、协定,最后会限制对方侨民在本国的活动。
这些行为,预示着彻底和对方撕破脸,当然也可以给对方施加压力。
4、全力以赴。
一旦宣战,就意味着“不死不休”,这时只能赢得胜利,才能结束战争,而要想赢得胜利,就必须全力以赴。
就拿俄罗斯来说,如果普京真要在 5 月 9 号对乌克兰正式宣战,那就意味着俄罗斯想不留余地地打败乌克兰,而这就需要俄军全力以赴。
不宣战会产生什么后果?
不宣战产生的后果,咱们看看日本就知道了。
1941 年,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这就是一场不宣而战的战争,整个过程美军可以说是毫无防备,所以最后也是损失惨重,除了没有航母受伤之外,军舰以及战斗机基地都受到了致命打击。
本次袭击过后,美国正式对日本进行宣战,经过数年的征战,1945 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事后,日本不再是一个主权国家,丢失的其中一个权利就是宣战权。
这也就意味着,日本一旦和其他国家爆发军事冲突,它是没有办法宣战的,所以在法律和名义上,日本是无法进入战争状态的。
写在最后:
可以看出,宣战和不宣战还是有很大的区别,一旦宣战,国家就会进入真正的战时状态,甚至会不惜动用一切资源,只为赢得最终的胜利。
但如果不宣而战,有可能将面临国际社会的谴责,引来制裁,或者将中立国家推向敌方阵营,更有甚者,可能会丢失国家的主权。
——洛商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