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农村长大的朋友们,记忆中最深刻的成长经历有哪些?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日月生辉 lrm】的最佳回答:
农村,留给我很多记忆,农村长大的我记忆中最深刻的成长经历要数三伏天搞“双抢”了,炎炎夏日,顶着辣人的太阳,是我干过最辛苦的农活,让我至今都历历在目。
“双抢”即抢收早稻抢插晚稻,从每年最炎热的七月中旬开始到月底结束,那时还讲“晚稻不过八一”,意思是在公历 8 月 1 日前应该完成插晚稻,否则晚稻会因季节原因欠收或颗粒无归。
上世纪七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在农村,双抢是大事。下至七八岁的孩子,上到六七十岁的老人家,都要参与这项重要的农事。其场面挥汗如雨,热火朝天,早出晚归。对农村人而言双抢是极苦的事,能过得这关的农家孩子也就没有挺不过的劳累了。
双抢是在缺少农机年代的一次集体人力战。分两大步骤即先抢收早稻,再抢插晚稻。
一是抢收早稻。
1、割禾。稻谷熟了,天刚麻麻亮,人们就起床割禾。割禾人一字排开,锋利的镰刀在手中挥动,“沙沙沙”一蔸一割,一把割六七蔸。割禾人就一直弯着腰,把那一把一把禾码堆在田里,整齐直溜。
清晨割禾
2、打谷、捆草。这是一项团队作业。通常是两个主劳力踩打谷机,他们侧着身子,单脚踩着打谷机的踏板,双手握谷把子在快速转动的齿轮上脱粒。打谷机两傍垒成大谷堆,由小孩或妇女随着脱谷者的速度捡送谷把。打谷机的底座连着一个大的方形木桶,刚脱下来的谷粒会迅速填满它,一个人就专门负责“出桶”。“出桶”是件非常辛苦的活儿,一是要长时间弯腰,二是桶里的谷粒和草屑四处飞溅,一不小心就会飞进眼睛、鼻孔或耳朵。这个岗位不仅要人手快,还要臂力足,得不停地把一撮箕一撮箕的谷子撮满,再倒进箩里。在打谷机旁,还有两个人负责捆稻草,一卡一拉,打个活套,就能把一大把捆得紧紧的。这个活儿不仅需要巧劲儿,还需要臂力。
打谷
捆草
3、担谷、晒谷。壮劳力们挑着一百多斤,满满的湿谷担,在没过小腿的湿田软泥中行走,举步维艰,好不容易上了岸,还要把谷挑到晒谷坪里,稻场上有专门负责晒谷的人。他们用耙子把谷耙开,摊平,每半小时耙翻一次,好让谷子晒得均匀。
4、拖草。捆好的稻草要从田里迅速撤出,挪到别处去晒干挑回家做柴烧和冬天喂牛。湿稻草非常重,拖上田坎的过程很艰难,尤其是孩子,双腿陷进泥里时,个子就和稻草一般高。即使是这样,他们还是一手拖一捆稻草往田边儿挪。稻草到了田坎,就要挪开,不能影响抢耕抢插。
二是抢插晚稻。
1、放水、耕田。抢插晚稻关键要有水,能够从水库放到水最好,要不然就要用抽水机抽水。有了水才好耕田,耕田时先撒上家肥犁田翻田,后撒上化肥耙田。耕牛是农家宝,是种田的主要劳动力,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田是靠耕牛犁耙完成的。
2、扯秧。这是是妇女和年轻人的强项,记得那时候,母亲每天都是天未亮就去扯秧了,因为凉快。当然上午我也顶着炎炎烈日工作到中午,但比起抢收早稻还是舒服些,因为都是在水中工作。
扯秧
3、担秧、抛秧。担秧一般是主劳动力做的,但我们小孩子一般也会提几个秧去,抛秧需要技术的,不能太密也不能太疏。
4、插秧。通常被安排在早上或下午三点钟以后。若是中午插秧,上面太阳晒,田里的水烫,娇嫩的秧苗容易晒伤。在太阳没有那么烈时,我们就抓紧时间下田。若是有月光,还会借着月光在晚上插秧,但晚上蚊子多。然而,秧没插完,是不可以回家的。蚊子虽多也只能忍着。
插秧
昔日刻骨铭心的双抢之苦虽已远去,但却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劳作强度大大降低。现在大都种植中稻了,并且大多是收割机作业,小孩子们根本体会不到我们那时的苦了。
科技在发展,时代在进步,这是我们那个时代受的苦,愿农村人们不再受这样的苦和累!
【2】、来自网友【三一旭光】的最佳回答: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这一晃曾经在生产队拾过麦穗、扳过玉米、摘过棉花,拔过草,晒过豆荚和谷穗穗的一大群“小社员”将要步入知天命了,童年乐趣满满,那个时候学校放假分为四个段落,即寒假暑假、其中夏忙假秋忙假各为十天左右,这样一直大约延续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这是农村学校的安排,城镇学校是否有夏忙假秋忙假不详。后来家家有了自留地,于是在大人们催促下一有时间就帮忙点播玉米、拉土粪施肥,帮大人用铁锨铲粪土再投到架子车厢内,累得满头大汗,呼呼喘不过气,少年身体稚嫩啊!几乎全程参与从播到收获的整个过程,还好自留地一般一个人几分地,面积不大,再后来分田到户,几乎全凭人力,少部分靠机械和畜力,劳动强很大,一个人平均一亩三分地至一亩五有的则更多,又喜又忧,农机具简陋落后,耕地人手锄头一把,遇到和墒的土壤,则稍微轻松点,如遇硬茬地磨出血泡双手一阵一阵疼在心里,大人和村里的人都一样想赶在适播期、高产期内把冬小麦播完,急性子的老农安好犁铧,叫上家里的所有劳力,人拉犁,老农稳犁还不停催赶,“鞭子打快牛”,结合自己的重体力劳动,又看到邻人一家大小拉犁、耙蘑的悲催情景,忽然觉得我的父母对我们几个已经很宽容了,人们不禁要问,大集体不是有许多大型农机具么?好几块地分散在不同角落,地面又窄,各家的快慢进度不一样,汽柴油私人不好购买,钱由谁出,司机等等难度制约。大家伙机械只能休闲,两忙的收获碾打,凉晒存储,割麦忙前还要平整一定面积的场地,大多数人家又是人力拉捻子与碌碡,硬是砸出一大块方便脱粒,扬场,凉晒之地,异口同声的期盼天公作美三夏大忙期间不要下雨,疲惫不堪的人们在稍作休息后又投入到夏播,夏管的会战中去了。“文人的一支笔,能累死将军马”在分田条件尚未成熟,农业机具还不发达,农业制度和农业人口素质未能衔接的很好的情况下,煮出了“夹生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