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怎么理解“老而不死谓之贼”这句话?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11-07 17:57:24 32次浏览

关于问题怎么理解“老而不死谓之贼”这句话?一共有 3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轻烟飘过苹果树】的最佳回答:

年纪很大了,却还活得好好的????是指像贼一样从老天爷那儿偷得了寿命。

【2】、来自网友【大鱼 Fish】的最佳回答:

“老而不死谓之贼”这句话的同义句应该是“不是老人变坏了,而是坏人变老了”。

原句出自《论语.宪问》: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

原壤,孔子的老朋友,是鲁国人,原壤的母亲去世,原壤竟然大声唱歌,孔子认为这不是个孝悌的人,这本身就是大逆不道;夷俟,分开双腿坐着的意思;孙弟,逊弟,敬顺兄长的意思。

这则故事翻译成白话就是:

原壤叉开腿坐着等待孔子。孔子说:“你啊,年幼时不懂逊弟,长大了有没什么成就可言,年纪大了又不死,你就是个贼。”说完孔子还用竹杖敲打原壤的小腿。

在孔老夫子的眼里,原壤个人素质不高啊,说白了就是从小到大没什么教养,这样子活到老就是一种浪费。在《礼记》的记载中,孔子就已经否认了与原壤的朋友关系。书中记载,原壤的母亲去世,孔子帮忙去给清洗棺木,原壤却在一边唱起歌来,周围的人就跟孔子说了,你看,你这朋友的行为不大好啊,你去劝劝吧。结果孔子说

“亲者毋失其为亲也,故者毋失其为故也”

。可见孔老夫子是不屑与之为伍了。

孔子是非常注重礼仪孝悌的人,所以不会说出“老而不死谓之贼”这种话,是后人断章取义了。古人,包括孔子,很多时候并非如同我们所认为的那样“死板”,甚至很多时候比现在人看的更清楚,在为人处世方面更有原则和底线。像原壤这样的人,即使现在也不在少数,老却不尊的人,这就是孔子所说的“贼”。


题外话

关于原壤这个人,是不是真如后世人所理解的那样,我觉得有待商榷。

狸首之斑然,执女手之卷然。——原壤歌

与孔子成为朋友,而且是故交,我倒觉得,这原壤绝非是一个目不识丁的人,甚至可以说这原壤自有一套处事方法和原则,并不一定比孔子的学问低呢。要知道,后世不还有一个庄子妻子亡故,作为丈夫却是鼓盆而歌吗?大概在孔子眼中,这庄子也不是什么孝悌之人了。

原壤行为确实不符合常人所能理解的,但是我们也不能一味听从古人所说,自行推敲一番,也许会得到另一个答案。

【3】、来自网友【言者青青】的最佳回答:

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老而不死谓之贼”这句话中的那个“贼”字,它是什么意思?只有把这个“贼”字在这句话中的含义认识清楚,我们才能正确理解这句话。

从汉语词典中,我们得知:“贼”字的本义是破坏,是动词,最早见于金文。后来引申为败坏、毁坏、伤害、杀害、祸害、偷窃等,同时还被当做名词、形容词和副词使用。那么,“老而不死谓之贼”中的这个“贼”是动词还是名词?在这里的所指的字义又是什么呢?我们先从“老而不死谓之贼”这句话的出处与典故中去查找吧。

经查阅,《论语·宪问》中有“老而不死是为贼”这句话,而不是“老而不死谓之贼”。“老而不死是为贼”在《论语·宪问》中讲的是一个典故。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的一位旧友叫原壤,是鲁国人。他母亲死时,居然还在大声地唱歌。这时孔子知道了,对他看法很不好,认为这个人不咋地。岁月不饶人,一晃成了老人。

这天原壤得知旧友孔子来见他。他叉开双腿坐在那儿等候。孔子进门见状,对原壤很不满,开口骂他,从小不讲道德伦理,现在年纪大了又没什么成就,你真是个“老而不死是为贼”的人啊!这句话中的“贼”字,就是不地道,是一种不好的行为动词。很显然指的不是盗贼或小偷之类的行为动词。

为了解析这个“贼”字在“老而不死是为贼”中的含义,许多语言学者对此进行了梳理释解。例如,夏衍认为这句话中的“贼”字,指的是“无用的废物”;连天宇则认为是“败坏伦常的人”。

南宋文天祥《集杜诗·淮西帅序》中,从另一面讲了“贼”字的含义。诗文中说南宋末年,蒙元入侵中原,淮西制置使夏贵八十多岁了,心存私念,不顾国家危难,以淮西全境投献蒙元,卖国求荣,可谓“老而不死是为贼,其贵之谓欤!”这里用的“贼”字,就有祸害的意思,而不是盗贼小偷什么了。

综上所述,“贼”字在“老而不死是为贼”中,是“无用的废物”、“败坏伦常的人”或毁坏、祸害的含义。那么,“老而不死谓之贼”中的“贼”字含义又是什么呢?这是从“老而不死是为贼”借用而来的现代用语。

“老而不死谓之贼”中的“谓”字是“说”或“叫做”、“称呼”意思,而“之”字既是代词,同时又是连词,在这里代词指它,“谓之”就是说它,连接“贼”字,指的是它的“贼”行为。这个“贼”指的就是上了岁数的“无用的废物”、“败坏伦常的人”,他们对社会有极大的败坏、毁坏、伤害性,是社会的祸害,虽然这是极少数。

现在的社会的确是存在这样“贼”老人。这些老人有个共同特点,一生碌碌无为,毛病却很多,现在又依仗着国家政策好,尊老养老的社会舆论好,更是肆无忌惮地不知廉耻,忘记了自己年轻时的恶习,仍然在那里指手画脚,左右着年轻人,使年轻人无所事事,不听老人的话吧?又担心被扣上不尊重或不孝敬老人的帽子,听吧?又担心走了弯路,不利于自己的前途,更不利于社会的安宁与发展。

也许是以上所讲的原因吧?人们借用了古人“老而不死是为贼”这句话,把它改为“老而不死谓之贼”。意思是说这部分缺德的老人,不要再倚老卖老,用错误的人生经历来教导带坏了现在的年轻人了!他们喊出了“老而不死谓之贼”!这是在发泄,在怨恨!是在嘲讽那些变坏的老人!

孔子

总之,“老而不死谓之贼”是借用了《论语·宪问》中“老而不死是为贼”这句话,目的就是警示与宣泄,对现在社会不务正业,扰乱社会与家庭安宁,很不自觉,不检点的这部分老人的不满。

以上就是关于问题【怎么理解“老而不死谓之贼”这句话?】的全部回答,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内容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要实行请慎重,任何后果与本站无关!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