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闯关东,关东指的是哪儿?一共有 4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上邽之子】的最佳回答:
关东,指山海关以东的东三省及内蒙古与黑、辽、吉三省紧邻的几个旗。闯关东,是指清朝后期、慈禧垂帘听政时期,在山东暴发了以朱红灯为首的农民领袖发起的反清运动一一义和团运动,这一运动波及到了山东邻近的河北、河南两地,其声势浩大,引起了清政府的高度重视,当时山东巡抚毓贤在对待义和团的问题上采取了宽容的态度,致使当地农民与基都教之间爆发冲突,引起外国人的不满。外公使不断向朝廷提出更换山东巡抚,在美国人的出面下,朝廷召回毓贤,派袁世凯出任山东巡抚,袁世凯到任后,在对待义和团的问题上,采取了多措并举的办法,给山东的义和团员们在镇压的同时,在环渤海湾留出了一条通道,被剿无路的义和团人员于是沿渤海湾涌入山海关向关东走去,还带动了河南、河北不少人走向了关东。
闯关东,对从山东、河南、河北进入关东的百姓是淸政府说的好听而已,而是地方官员为了自己的差事好交,在内外矛盾的压力下,采取的逼迫百姓就犯的结果,有多少人愿意背井离乡?他们是在乡无法生存,而为了活命才远走他乡的,用逃往关东来说明这次山东部分百姓离开故土更为确切。
【2】、来自网友【从善如刘 L】的最佳回答:
关东,是以山海关为界,过了山海关,就是关东了,关东泛指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的东北三省,加上内蒙古自治区靠近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的几个盟,如果说闯,就是有点冒险的意思,就是没有具体目标的冒险,那个时候没有交通工具,甚至连地图都不会有,闯也就是没有具体目标,只有一个东北的大方向,也就是闯到哪算哪,闯到哪走不动了,或者闯到哪累病了,累倒了,就在哪停下,挖个坑搭个窝棚,或者搭个马架,就在哪里安营扎寨,开荒种地了,说“闯关东”也是一个比较好听的词,而实际上,闯关东就是逃荒的,就是挑着担子,把不能走路的孩子放在担子的筐里,或者推着独轮车逃荒的!
我们家就是闯关东来到东北的,或者说从山东省逃荒来到东北吉林省的,那个时候闯关东,不是一户人,几个人家就能闯的,是一大家子十几口二十几口人,老老少少一起闯的,或者是几户人家成群结队来闯关东的,这样一旦有事的话,还能相互关照的,也好应付的,我的祖籍是山东省登州府来阳县小刘庄,嘉兴二年,也就是 1797 年,先祖刘玉逃荒来到东北吉林省,至今已经有 223 年了。
闯关东的人以山东人居多,也有河南,河北,山西,陕西人,据统计,闯关东的山东人总数达到了 1800 万,解放以后统计的数字,还有 800 万山东后人留在了东北,我在农村老家的那些乡亲们,祖先都是从山东闯关东过来的,当时闯关东的人,是从辽宁省开始,逐步向北迁徙的,也就是从辽宁省,到吉林省,再分别到内蒙古东部地区和黑龙江省,一直到解放前夕,闯关东的人口就没有停止过,直到解放以后,战争结束,国家安定,闯关东的队伍才停止了脚步,由于闯关东的人还没有闯到黑龙江省的北部边远地区,至使黑龙江省北部还有大片土地没有开垦,因此上,解放以后,成立了黑龙江省农垦集团,才把黑龙江省边远地区的土地全部开垦出来,就是到现在,黑龙江省的农垦集团还是继续存在的!
“人挪活”,人不挪可能就会被饿死,闯一路关东,讨一路的饭,也有的人永远留在了闯关东的路上,但是为了不被饿死,也要闯出一条生路,闯关东的人带着一份求生的呵求和期望,拖儿带女,扶老携幼,离乡背井,向着关东的方向跋山涉水,也给留在原地的乡亲们留下了一份生机和希望,闯关东是我们一段流血流泪极其悲伤的历史,电视剧“闯关东”也还原了那段历史,做为一个闯关东的后人,我们也没有忘记那段历史,也会永远铭记那段历史,最后祝福全国人民,生活都幸福,都平安!
感谢您对从善如刘三农问答的关注和支持,欢迎您的评论留言!
【3】、来自网友【祥子谈历史】的最佳回答:
晚清民国时期,曾出现过三大流民潮,一是闯关东,二是走西口,三是下南洋。
其实,走西口(河北张家口以西)和闯关东,都是一回事,只不过是“山西人”与“山东人”的两种说法,前者是指到内蒙一带谋生,而后者则指到吉林、辽宁、黑龙江三省去谋生。同时,闯关东的除了山东人和山西人外,还有河南、河北及陕西等地人。
而下南洋,则是指漂洋过海到新加坡、印尼、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缅甸等东南亚国家谋生。
那么,为何会有闯关东的事件发生呢?
以闯关东人数最多的山东为例:据史料记载,山东是清朝到民国期间有名的灾害多发区,而且“地少人稠”。从 1636 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到 1912 年清朝灭亡,在长达 296 年的历史中,仅有两年无灾害外,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洪灾、旱灾以及蝗灾。
因此,导致东山匪患频发,饿殍遍地,成千上万的百姓生存堪忧。
虽然,努尔哈赤立国时,曾定下祖制,严禁汉人进入东北,以防破坏了“龙兴这地”的风水,也为自己留下一块退守的净土。
▲还原闯关东历史图展
但是,1860 年随着《瑷珲条约》将“海参崴”(清朝时为中国领土,隶属于吉林将军)划归沙俄出去,清政府深切地意识到,光有家业没人守还真不成。
于是,当年清政府就取消了严禁汉人出关的禁令,并开放了开荒权,即:谁开的荒地,土地的耕种权就归谁。据《胶澳志》记载:“当时的奉天、锦州二府,荒地很多,稍加开垦,即成膏腴良田。”
又因,满清立国时,曾将二十多万满人迁入关内,从造成土地肥沃而又辽阔的东北平原, 一度变成了“千里无人烟,万里无鸡鸣,群兽常出没”的天然野生动物园。对此,史书上讲到:“关东地有自然之大利三:曰荒、曰矿、曰盐,‘荒’居首位。”
因此,从而引发了一场涌向东北的流民潮,“烟潍一路,担担提篮,徒步负载,结队成群,或东出榆关(山海关),或北渡渤海,其熙熙攘攘之状,亦复不相上下。综计一往一来,恒在百万以上……且多货其田庐,携其妻子,为久居不归之计……”(胶澳志)。
为此,清政府“每逢冬令,胶济铁必为移民加开一二次列车。” (胶澳志)
虽然,大家都对前路充满了无限希望,但路途却又危机重重,或路上遭遇盗匪,或大海上遭遇台风等,许多人还未抵达目的地,就葬身在了路途。
可以说,前往关东,可谓是“怀揣希望而又不顾身家性命的冒险行为”。因此,才有“闯关东”一说。
据 2008 年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闯关东:2500 万山东移民的历史与传说》记载,参加入闯关东大军的山东人高达 2500 万人。
再来看看当时的《走西口》中的华北民谣:“河曲保德州,十年九不收。男人走口外,女人挖苦菜。”同样,也是因为在当地生存不下了去,这才无奈背井离乡、颠沛流离走西口。
然而,正所谓:“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如此大规模的流民潮,又似乎让人感到难以置信。
那么,闯关东的吸引力为何如此之大呢?
富走南,穷进京,死逼梁山下关东。
死逼梁山闯关东,走投无路闯崴子(海参崴)。
去趟崴子把亲串
这是闯关东的三句经典宣传语,而许多人都是在这三句宣传语的诱惑下,这才踏上了闯关东的征程。
不过,据 1926 年 3 月的《保工汇刊》报道,北京农商部特派专员视察江、浙两省各工厂的工人籍贯时,发现本地人约占 30%,近乡人约占 27%,他省人约占 43%。在列表中清晰地显示出,这两省的工厂几乎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打工”的流民。如:杭州铁工,分别有杭州、绍兴、山东以及安徽人;无锡火柴厂,有无锡、山东、河南、江北、山西等地人。
所以,在当时并非闯关东,才是迫于生计这类人最好的人生出路。但是,闯关东却似乎更具吸引力,这又是为何呢?
从 1916 年到 1917 年,沙俄为了在欧洲战场取得更大的利益,就需要加快西伯利亚大铁路的建设。于是,沙俄与英法等国狼狈为奸,为了诱骗更多的华人劳工去为他们的利益充当苦力,并在一些华人败类文人的配合下,编造出了以上三句歌谣。接着,他们又将这三句歌谣在民间大肆宣传,一时遍布大街小巷。
▲还原闯关东历史图展
随后,俄国的士美洋行等外国公司,便披着经办银行业务、海上航运业务、保险业务、贸易出口业务的外衣,将大量华工诱骗到海参崴等地充当苦力。因此,在当时的烟台港码头,常常会看到一些面容枯槁的穷苦百姓,怀着满腔的希望,在等待着“闯关东”的轮船到来。据统计,在 1896 年到 1903 年的 7 年时间里,沙俄从烟台港诱骗的山东劳工高达 12.53 万人,英法两国也有 3 万多人。而且,其中还有大量懵懂无知的孩子。
例如,1900 年,士美洋行将 2000 多名华工骗上船,准备从海上运到海参崴去做力。但是,当船出港不久,就有人发现情况不对,并要求返航,却遭到了俄国人的开枪射击。当时,虽有少数劳工伤亡,但在劳工们的极力对抗下,而不得不返航。结果,返航的劳工余怒未息,并打砸了俄国人招工的士美洋行。
又据《哈尔滨与红色之路》一书披露,辛亥革命以后,因连年天灾兵祸,闯关东的山东人每年就有 35 万人,且尤以“登州”、“莱州”二府最多,“青州”、“沂州”、“胶州”次之。
1908 年 1 月,据官方数据统计,海参崴的华工有 36700 多人,乌苏里斯克(华工称其为双子城)、哈巴罗夫斯克、尼古拉耶夫斯克等地 35000 多人。
还有数据显示,1910 年,关东总人口 1800 万人,1949 年,关东总人口 4000 万人,其中山东人就占了一半,其余为山西、河南等省份的人。
同时,《盛京日报》也有报道,1908 年 2 月 1 日至 17 日,从烟台乘船到达大连者为 9950 人,平均每日 580 人;每年由烟台抵营口埠者约 2 万余人,由烟台抵安东者计有 6.5 万余人,抵海参崴埠者 5 万余人,抵大连者 4 万余人;经登州栾家口抵营口者计有 3 万余人,抵安东者 2 万余;由龙口抵营者十二、三万,合计三十五、六万之谱。此尚未包括由陆路入关者。
可见,当时“闯关东”与“跑崴子”的规模与声势之大。
那么,这些闯关东的人都是些什么结局呢?
因大多数闯关东的人,都是被诱骗去了,就算能够拿到一些辛苦钱,要么被洗劫,要么被扣押,许多华工连回家的路费都不够。所以,最后能发财者几乎寥寥无几,甚至有些人直接客死他乡。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苏联政府为防止日本人趁机占领其远东地区,便对日本人开始驱逐。又因多有日本人和华人混居,不好分辨,遂连同华人也一同驱逐出境或驱赶到西伯利亚地区做苦力。
从而,也导致许多“闯崴子”的华人财产被抢,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至此,曾轰动一时的闯崴子及闯关东浪潮就此戛然而止。
当然了,也有一些极少数的幸运儿闯出了一番名堂。
▲还原闯关东历史图展
例如:烟台南郊埠后张家村的张氏四兄弟,就曾在海崴参闯出了一番名堂,挣了不少钱,在村里买下大量土地,并盖起了连片的房子,还为村里盖里了 10 间校舍。因此,人称其四兄弟为“大崴子、二崴子、三崴子和四崴子”。
不过,最能见证“闯关东”历史的当属“山东老酒馆”的开创者陈怀海,但其经历却颇为悲惨。
1928 年,陈怀海开始了“闯关东”,最先进入深山老林挖人参讨生活。不料,一双儿女突然失散,媳妇也跟他人跑了。最后,只好一个人来到大连开了一家山东老酒馆谋生。
- 解放后,因商业公私合营制度,这个酒馆更名为“国强饭店”;
- 1966 年,我国公私合营政策变更为全民所有制,这个老酒馆又更名为“红旗大食堂”;
- 1967 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再次更名“防修饭店”;
- 1978 年,陈怀海去世;
- 1985 年,他的老酒馆又更名为“环球美食中心”;
- 2013 年,最终更名为“山东老酒馆”,也是他闯关东时最初的酒馆名。
因此,可以说,闯关东,只是少数人实现梦想的地方,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则是一场不堪回首的往事。
图片来源网络
【4】、来自网友【念战友情】的最佳回答:
几百年来一直都在闯关东,直至解放后逐步减少为零,主要有山东,河北,河南。“关”指三海关,岀山海关就是东三省辽宁,东北由辽,吉,黑,原内蒙古东部组成,土地面积 145 万平方公里,人口 1,2 亿。东北地大物博,矿藏极其丰富,由其黑龙江,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在饭锅里真实现象。我祖辈 360 多年前,由山东省登州府掖县挑担沿渤海湾,历时两三个月乞讨来到辽宁营口。
以上就是关于问题【闯关东,关东指的是哪儿?】的全部回答,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内容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要实行请慎重,任何后果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