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三国时期,诸葛亮为何宁愿重用王平、姜维等降将,也不重用吴懿、张嶷等益州本土将领?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5-1-22 12:00:38 44次浏览

关于问题三国时期,诸葛亮为何宁愿重用王平、姜维等降将,也不重用吴懿、张嶷等益州本土将领?一共有 3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老伙计 162720415】的最佳回答:

姜维王平心痴诸葛,百依百顺孔明。而吴懿等西川诸将信刘备,尊法政心中不服诸葛。况吴懿乃刘备内弟,权力人脉不弱。

【2】、来自网友【陶短房】的最佳回答:

吴懿并不是蜀中将领,他是兖州陈留人,族父是在十常侍之乱中就出过场的何进部下吴匡,资格非常老,不论刘璋还是刘备,对他这样的、在刘备之前就进入蜀中的北方名人都十分谨慎,既不敢得罪也不敢重用,和吴懿类似的还有名气更大的许靖,基本上就是个位高权不重的牌位。

但吴懿不仅是老资格的北方将领,还是刘备父子的外戚,因此他实际上一直得到蜀汉皇族的信任,护军地位不高但权势很重,而关中都督的地位不亚于魏延前期第一个要职汉中太守,他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和魏延同样被推为前线主将,可见其地位。在诸葛亮死后他先任四方将军,很快升车骑将军、封侯,基本上达到蜀汉武将能达到的最高地位,可见不重用他的不是蜀汉,而只是诸葛亮。

而张嶷情况完全不同,他原本只是个微员,诸葛亮南征他接替名将张翼任越巂太守,充分展示了自己善于怀柔少数民族的能力,得到诸葛亮关注,但第一次北伐时也只是个都尉,后迁牙门将军,开始获得信用,任职仍然主要是和少数民族有关,包括接应羌、氐人来降和平定叛乱部落等,光在越巂太守任上就呆了 15 年,后来升荡寇将军也仍然主要执行这类任务,被当作主力军大将使用,已是姜维时代的事了(这和演义记载是不同的)。简单说,他其实是被诸葛亮提拔和重用起来的,只是原本起点太低,所以提拔也就只能到杂号将军的地位,而他起家就是搞”民族工作“,所以诸葛亮一直给他安排这类职位也顺理成章。

诸葛亮用人最大的特点是谨慎,喜欢重用和他性格相近、棱角较平的人,而对性格较特别、个性太强的人始终不敢放手,马超、魏延、李严等他都用不好,而蒋琬、费祎、向宠等他就比较喜欢。王平目不识丁但个性缜密,执行命令一板一眼,虽行千里如在目前,姜维青年老成,思虑周密,且两人都是降将,初到蜀汉为免惹祸性格不得不内敛,原本个性其实不弱的姜维显得颇为“老实”(投降较早的王平个性本来就木讷),当然就会成为诸葛亮喜欢用的将领。

相反,个性突出、由刘备一手提拔、爵位一度甚至比他还高的魏延,“朝中有人”的吴懿,以及和他同样受托孤重寄的李严,他就要么不敢用、要么不愿用,要么不会用,总显得磕磕绊绊了。

和刘备喜欢重用北方人不同,诸葛亮偏爱和他一同或前后脚入川的荆州人士,相同条件下荆州人士总是机会更好,但吴懿、张嶷的问题并不全在于此——吴懿是因为复杂的背景被诸葛亮敬而远之,而张嶷其实已经被他重用了,只是原本起点实在有点过低,这个“重”也就只能是到此为止罢了。

【3】、来自网友【灵魂的感触】的最佳回答:

其实说诸葛亮不重用益州本土将领倒不如说是罗贯中先生对他们不够重视!之所以许多朋友有这种想法,我猜想主要还是受《三国演义》的影响,说到蜀国后期的名将,我们往往想到的是姜维,王平,廖化,马岱,为什么呢?因为这些人在《三国演义》中占了不少笔墨,反观吴懿,马忠,张嶷等人,其知名度确实远不如前者,所以往往给我们了一种错觉,那便是诸葛亮不重视益州将领,只重视荆州派和外来派,其实这还真是冤枉诸葛亮了。不过要说诸葛亮有偏爱吗?有,那个人便是姜维,为何诸葛亮如此倚重姜维呢?这个在文末我来向大家来阐明。

诸葛亮很重视益州将领

先来谈谈吴懿吧,虽说吴懿现在的知名度远不如王平,但在正史中,吴懿的官职一直是高于王平的,在随诸葛亮北伐时,吴懿被诸葛亮封为左将军(当年黄忠便是与之同级的后将军),成为四方将军之一。而当时的王平,姜维只不过是杂牌将军罢了,吴懿比他们高出了许多级。诸葛亮死后,王平一直也是以吴懿副手的身份存在,吴懿为汉中都督时,王平辅助吴懿驻守汉中,任汉中太守。直到吴懿病逝,王平才开始独当一面。所以谈不上诸葛亮不重视吴懿。

诸葛亮不仅重视吴懿,对益州许多本地将领也相当重视,如吴班,马忠、李恢等都深受诸葛亮重用,诸葛亮在世时,吴班任后将军,李恢,马忠先后被诸葛亮任命为庲降都督(南中地区设立的最高军、政机构),将镇守南方的重任交付于他们,足可见诸葛亮对益州本土将领的重视。

其实,诸葛亮无论从国家还是自身考虑,都没有不重用益州将领的理由。蜀汉内部主要分为两大派系,以李严为首的益州派和以诸葛亮为首的荆州派,要想国家稳定,自然不能内斗,若诸葛亮轻视益州将领,那么这些人势必会跟随李严与诸葛亮对抗,而最后诸葛亮扳倒李严时是得到了吴懿,吴班等一众益州本土将领支持的。公元 231 年,吴懿,吴班,诸葛亮等联合上书后主刘禅,才成功罢黜了李严。可见当时诸葛亮以取得了益州本土将领的信任,如果不重视他们,又何以取信于人呢。

诸葛亮选择姜维做“衣钵传人”的原因

姜维本是魏国降将,但却深受诸葛亮器重,诸葛亮更是视其为自己的衣钵传人,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话说当时蜀国不乏有才之人,为何诸葛亮独独看上了姜维呢?当然姜维有才能是个必须的前提条件,基于这个条件,诸葛亮看重的则是姜维魏国降将的身份。我们知道蜀汉一直是存在派系之争的,诸葛亮在世时,由于严于律己,赏罚分明,尽管自己是荆州派的代表,但也颇得本土士族的支持,所以很好的维持了这种政治平衡,但世间又有几人能做到像诸葛亮一般,严于律己,赏罚分明呢?诸葛亮其实深知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所以在接班人的考虑上,他更加看重的是如何继续来维持派系之间的平衡,保持内部稳定。

而姜维的出现恰好帮他解决了这个难题,姜维是魏国降将,不属于任何派系,且没有政治背景,且姜维忠信,可托付大任,让姜维成为以后的军事接班人,虽不能消灭素来已久的派系之争,但至少可以维稳,不至于祸起萧墙!

“品历史人文,悟真理人生。”专注历史文化的探索,我是灵魂的感触!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我的头条号哦!

以上就是关于问题【三国时期,诸葛亮为何宁愿重用王平、姜维等降将,也不重用吴懿、张嶷等益州本土将领?】的全部回答,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内容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要实行请慎重,任何后果与本站无关!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