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芈启为什么叛秦?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历史真君】的最佳回答:
芈姓是一个大家族的总姓,衍生出了荆楚十八氏。我们所熟知的楚国公族屈、景、昭、斗、蒍、苏、庄等氏全部都是芈姓的衍生品,熊氏自然也是。不过两周时代,男人称氏不称姓。为啥?因为姓的概念太笼统,只能证明你是哪个诸侯国的,而氏则能具体到你是哪个诸侯国的哪个家族,一般家族封地决定了氏的称呼。所以说,我们应该叫芈启,毕竟这位老兄也是楚考烈王的儿子,是楚王负刍的亲兄弟。芈启可是担任了十多年秦国相邦的,和吕不韦是一个级别的人物,他为何选择叛秦呢?
公元前 238 年,秦王嬴政翦灭了嫪毐及其党羽的叛乱,顺势完成了加冠亲政并任命隗状和芈启为左右丞相,算是架空了吕不韦确立了自己的王权。可见,芈启是始皇帝一开始就很倚重的重臣,他在左丞相的位置上一干就是 13 年之久,直到公元前 225 年起兵反秦,他才与秦始皇的关系彻底破裂。位极人臣又是嬴政的表叔,他为什么要造反呢?
由于史料被焚毁,我们只能综合《史记》和考古文献推测。睡虎地出土的竹简记载,芈启是在韩王安死后被罢免的,而韩王安在灭国后被允许居住在新郑,之后新郑爆发反秦作乱,他被迁移到楚国的郢陈(今天的淮阳)。韩王安死后被罢免的芈启也被委派到郢陈,目的是安抚当地的楚人,毕竟这里曾是楚国的首都,难免会像新郑的韩国遗老那样反秦作乱。
让秦始皇没想到的是,芈启就是郢陈叛乱的带头者,还有可能导致李信、蒙武讨伐楚国的行动失败。起兵叛乱的芈启显然没有军事才华,很快就在郢陈地区混不下去了,最后在淮南兵败被杀。
芈启叛乱反秦,和他被贬有直接关系,而且叛秦之前他的弟弟昌文君芈巅也死了,这标志着楚系势力的覆灭,被排挤出秦国庙堂核心圈的芈启肯定非常懊恼,毕竟他担任秦国左丞的 13 年里,秦军灭了韩、赵、燕、魏四国,他不能接受嬴政将自己赶出权力核心。
芈启的烦恼是他反秦的起因,而韩国故地的反秦叛乱、韩王安的死,以及自己的楚国王族血统和弟弟的死就是催化剂,让芈启下定了反秦的决心。此外,坐镇郢陈的芈启是有实力反秦作乱的。他担任了秦国 13 年的左丞相,有政治资历和人望聚集实力,云梦睡虎地的秦代竹简记载说他“有死士属”,也就是说有一群支持者跟随,这足够说明芈启的势力很大。而且,楚人也知道他是楚考烈王熊完的儿子(算是嫡长子),对秦军入侵本就愤愤不满的楚人就像干柴烈火,只要他芈启振臂一呼,楚人就会群起响应,这一点芈启心里肯定也清楚。
所有这些因素综合起来,让芈启走向了反秦的不归路,趁着李信、蒙武离开郢陈南下攻击郢寿(楚国当时的首都)之机起兵反秦叛乱,这导致李信大军惨败。那么,芈启到底为什么突然被贬呢?
芈启的大名直到 80 年代才基本确认,之前我们只知道秦国有个相邦(也就是丞相)昌平君,而且这个地位颇高的人还被判了秦国。80 年代出土了秦代兵器“戈”,上边刻写了当时秦国两位丞相的名字“启和状”,这个不难理解,《大秦赋》里也说了,吕不韦作相邦时积攒的兵器上,都刻有他的名字,一旦兵器出了问题他是要负责的。
那么吕不韦之后的丞相也是如此,秦戈上刻的名字肯定有昌平君的。再加上我们都知道廷尉出身的隗状和昌平君一起做了丞相,那么这个“启”字应该就是昌平君了,再加上他是楚系,昌平君的名字被确定为“芈启”。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位秦灭六国的重臣、扳倒嫪毐的主要策划者、始皇帝嬴政最亲近的人连名字都没有流传下来呢?除了项羽那把火之外,还有嬴政的那把火(焚书坑儒),大量古籍资料被焚毁,历史记载出现了巨大断层。
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对楚国发动灭国大战前夕,芈启和嬴政的关系出现了难以弥合的裂痕,可能和嬴政越来越刚愎自用有关系,当王翦提出用 70 万大军灭楚国时,嬴政被连灭四国的胜利冲昏头脑,当场罢免了王翦的将军位,转而任用李信和蒙武对楚国用兵。在这个过程中,芈启也应该受到了牵连,被贬到郢陈,从而离开了秦国权力中枢,进一步导致他走向背叛秦国的道路。
【2】、来自网友【补两刀】的最佳回答:
《大秦赋》的热播带火了一个配角昌平君芈启,本来他一直是为秦国效力的,在绞杀嫪毐的过程中,功劳最大,可谁曾想,在李信率领 20 万大军攻打楚国之际,昌平君突然叛变,导致 20 万秦军损失惨重,叛变后,他在项燕的扶持下成为楚国最后一位国君。
芈启原来是楚国人,他的父亲是楚考烈王,母亲是秦昭襄王的女儿,而他又是秦始皇的岳父,从这一层层的关系来看,芈启也不应该背叛秦国,很多人不解他为何要做出这样的事,在秦国待着享受荣华富贵不好吗?其实他的叛变是有多方面原因的。
其一:
楚国是自己的母国,他是正宗的王室,有继承楚国大王的权利
芈启是楚国人,还是妥妥的贵族出身,有人说,芈启背叛大秦是临时起意,我倒是不这么认为,我觉得他背叛秦国是蓄谋已久,早晚的事。
虽然他在秦国长大,而且也享受了始皇帝给他的高官厚禄,但是,芈启不是一个庸才,在骨子里他始终不认为自己是秦国人,他的根在楚国,从古至今,我们中国人“落叶归根”的关键都是根深蒂固。
在秦国十余载,他的心一直系在楚国,而且他也知道秦始皇的志向就是大一统,早晚有一天,他的母国楚国会被秦所灭。
这么多年来,他一直在处心积虑反秦,只是没有机会,而且,当时的战国七雄中,楚国的实力还是比较强的,或许,在芈启的心里有一个宏愿:扳倒秦国后,他就是称霸天下的王了,因为自己是正宗的王室,有这个权利,所以,他的叛变从这个角度来说早在意料之中。
其二:
失去了华阳太后这座靠山,又失去了秦始皇信任
芈启的舅妈华阳太后是他在秦国最大的一座靠山,当年正是因为华阳太后的关系,在赢子楚坐上秦庄襄王的王位后,作为表弟的芈启自然是沾了光,贵为丞相,在秦国十几年一直游走在政治舞台上,但华阳太后死后,他的靠山就倒了。
他亲眼看到了其他国家的覆灭,眼看着就要打到自己的母国头上,芈启肯定着急,在攻楚这件事上有着不同的意见,而秦王嬴政本身又是一个疑心非常大的人,芈启的言行他看在眼里,在攻楚之战中持有不同意见,被嬴政认为是不够忠心。
公元前 225 年,秦国攻打楚国的时候,秦王嬴政派了李信去,而老将王翦告老还乡,芈启则是被调遣了,调到哪里去了呢?
调遣到曾经安置韩废王的地方,韩废王是韩国最后一位王,贵为丞相被安排到一个这样的地方,换谁心里都不好受,芈启知道自己已经失去了秦始皇的信任,心理落差很大。
华阳太后这个靠山已倒下,他的弟弟芈颠也不在了,自己又失去了皇帝信任,意味着他的政治路走到了尽头,不如起兵反秦赌一把,正是因为抱着这样的心理,他才有了叛变之心。
其三:
根据当时的形势,加之项燕和楚国王室宗亲游说,最终叛变
当年,李信和蒙恬率领 20 万大军攻打楚国之际,在当时那种情形下,楚国大将项燕和楚国的王室宗亲都开始对芈启进行游说,劝他站在自己的母国这一边。
要知道,芈启绝对不是那种耳根子软的人,不然秦始皇也不会给他那么大的官职,本身他就有挽救楚国的心,再加之这么多人对其进行游说,看看自己的势力,再加之楚国的势力,他认为有能力可以和秦国进行抗衡。
就这样,叛秦归楚后芈启和项燕联手对秦军进行偷袭,导致李信大败而归,自此,芈启的举动改变了他的女儿和公子扶苏的命运,最起码可以说是导火索。
后来,为了稳定局面,在项燕等人的扶持下,芈启坐上了王位,成为楚国最后一位君王,那段时间算是他的人生巅峰,只可惜,王位没坐多久,王翦率领 60 万大军攻打过来了,项燕再厉害,但寡不敌众,最终自杀而亡,昌平君也被杀掉了。
结语:
芈启为何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偏偏要叛秦,走这么危险的一条路,其实仔细想想也挺同情昌平君的,他在做一道选择题,而且是送命题,怎样选其实结局都差不多。
总之,芈启叛变肯定是有多方面原因的,绝非一时心血来潮,当然到底真实的原因是什么,只有他自己最清楚,或许对于他来说,即便死也死而无憾,最起码也辉煌过。
不知道芈启在叛变后,是否想过自己的女儿,还有自己的外孙公子扶苏,是否有后悔过自己的叛变行为,这些我们不得而知,虽然历史上关于芈启的史料记载并不多,但是,他叛变这件事的确决定了很多事情的走向。
以上就是关于问题【芈启为什么叛秦?】的全部回答,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内容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要实行请慎重,任何后果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