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抗日时期,在未得到国际援助时,我国的枪械装备水平如何?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5-2-22 12:48:35 38次浏览

关于问题抗日时期,在未得到国际援助时,我国的枪械装备水平如何?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拌生】的最佳回答:

抗战时期,我国军队装备了来自 10 来个国家的 14 种步枪!抗战期间,我军共计消耗各种步枪 600 万多支。而我国在抗战时期,所有兵工厂才生产了 181 万余支步枪,肯定不能满足需求。所以,我国大部分枪械还是依赖国外援助和购买的。

下面,我们来看看,在未得到国际援助时,我军装备的枪械。

第一,中正式步枪(二四式步枪)。

中正式步枪是根据德国 1924 年式毛瑟步枪为原型进行仿制。蒋介石对此枪特别重视,为适应国人体型,蒋介石还建议下,将枪托略微缩短、刺刀加长。国民政府为了表示对蒋介石的尊敬,将此枪命名为“中正式”,(蒋介石名中正)。

此枪自 1935 年开始生产以来,到 1949 年结束,共计生产了约 60 万支。当时,整个国军兵工厂共计生产各类型枪械 181 万支。中正式占了三分之一。这些枪优先装备中央军(“德械师”|“德式师”)。因为生产数量少,也不算是国军制式装备。其实,当时的我军,真的就是“万国造”。

这款枪使用 7.92×57 毫米尖头型毛瑟枪弹,初速高,杀伤威力大。比三八大盖使用的 6.5×50 毫米步枪弹威力明显大。7.92×57 毫米子弹,也是我军最常用的子弹,可与和捷克 ZB26、“二四式”马克沁的子弹通用。这样,也能减轻后勤压力。

第二,汉阳造(八八式)。

该枪是仿制德国 1888 式步枪而成。当时,清政府其实是想要毛瑟步枪,结果,被德国商人忽悠了。这款枪,从 1896 年开在汉阳兵工厂生产。一直到 1944 年,这款枪在我国生产了 50 来年。(1932 年起,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就想仿制 1924 年式毛瑟步枪,代替汉阳造。这就是上面说的中正式。)

汉阳造在仿制初期,使用全长式枪管套筒,因此其早期枪型也被称之为”老套筒”。1904 年以后,将老套筒去除。

辛亥革命时,革命党程定国就是用这把枪,开的第一枪。这款枪也是我军抗战时最主要的步枪装备。甚至到后来的抗美援朝,也能见到此枪身影,真是我国步枪史上的传奇神话。

汉阳造使用 7.92mm 圆头子弹,不能使用尖弹。其有效射程为 300 米,比不上三八大盖和中正式。这也是国军想用中正式替换汉阳造的原因,不过,因为日军侵华和我国落后的工业生产基础,国军没有能力将部队步枪全部替换中正式。我国共计生产各种型号的汉阳造约 108 万支!

第三,二四式马克沁重机枪!

这款枪是我军在抗战时,最拿的出手的自产枪械。也是让日军瑟瑟发抖的重机枪。

此枪以德国造 7.92mm 08 式马克沁重机枪为蓝本,在 1935 年仿制成功。可靠性极高,与洋人生产的马克沁不相上下。其射速 600 发每分钟,优于日本九二式重机枪的 200 发每分钟。其采用的 100 或 250 发弹带供弹,能提供更持久的火力输出。

(神剧剧照)

在抗战时期,我军工厂平均每月生产二四式马克沁重机枪 195 挺,大于每月 119 挺的损失数量。

以上三种,是我军主力枪械。除了上面这些,我国还通过接受国外援助和购买的方式,又装备了很多种枪械:马克沁 M1910,ZB37 式重机枪,拉提 M26 轻机枪,布伦轻机枪,M1911 美军的制式手枪,M1 卡宾枪,盒子炮,M1903 春田步枪,莫辛-纳甘步枪,等等。

甚至还有大名鼎鼎的德国 MG34 通用机枪。不过,数量不多。

【2】、来自网友【萨沙】的最佳回答: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枪械装备水平不高,这倒不是说国军装备的枪械水平低,而是数量严重不足。

我们先看最基本的步枪。

国军最先进的步枪为中正式。这款毛瑟 M1924 步枪改进而来的武器,非常精良,不亚于日军的三八式步枪。

不过,中正式步枪的生产数量严重不足。

在抗战爆发第二年的 1938 年,中正式仅仅生产了 3 万 8000 支。到了 1941 年由于对外援助道路都被切断,中正式产量锐减到 7000 支。

到了 1944 年美国开始通过驼峰航线援助军工设备和原材料,中正式产量才提高到 6 万多支。

整个八年抗战期间,中正式总产量为 30 多万支。

大家知道这是什么概念吗?

开战时国军数量不到 200 万,稍后就猛增到 400 万。抛去重大的伤亡不谈,单单这增加的 200 万军队就至少需要 100 万支步枪。

而中正式只能提供需求量的三分之一。

另外国军抗战伤亡了 300 多万部队,也就是还需要接近 200 万支步枪。

接近 300 万支步枪的缺口,中正式产量仅仅是十分之一。

万般无奈下,只能利用现有比较完整的汉阳造生产线,继续生产这种过时的步枪。汉阳造的产量也有差不多 30 万支,虽远远不能补充缺口,但也有一定作用。

也就是说,实战中国需要 300 万支步枪,而汉阳造和中正式产量仅有 60 万,才五分之一,存在巨大的步枪缺口。

而著名的毛瑟 98k,德国生产了高达 1000 万支以上,中国军工能力和列强差异可见一斑。

最基本的步枪尚且如此,机枪之类就可想而知了。

以上就是关于问题【抗日时期,在未得到国际援助时,我国的枪械装备水平如何?】的全部回答,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内容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要实行请慎重,任何后果与本站无关!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