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喜丧”喜的究竟是什么?按照传统习俗,多少岁算“喜丧”?一共有 3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一哥于一】的最佳回答:
一哥“俗眼看社会”之——也说“老喜丧”的规矩
关于“老喜丧”的事,不仅仅要明白它为何称之为“老喜丧”,更要知道一些规矩,免得搞出个“四不象”来、贻笑大方。
其一、“老喜丧”强求不得。“老喜丧”是有硬性条件的,最根本的就是“全人”,一必为全福之人,家庭兴旺发达,人财两旺,子孙满堂,德高望重,流芳余馨;二必为全寿之人,“古稀”之年是底线,往上年纪越大、越老,越好;三必为全终之人,寿终正寝、无疾而终。此三条,缺一不可,任何金钱买不来,权势抢不得。
其二、寿终归位、庄重停尸。老人将去之时,亲人环侍于前,后事预备齐备,只要一咽气,即抬尸堂屋,头向神龛、脚向大门停放,称寿终正寝。若是医院归来,当斩门槛、下屋瓦(都是比划几下,意思意思罢了),抬老人如上述方式停尸。
其三、烧纸点灯、鸣炮告天。即在死尸脚下置盆烧“倒头纸”,灰烬不弃,包好放棺中。设香烛并于停尸板下点油灯,谓之“点亮过奈何桥之明灯”。燃放鞭炮,告知天地神灵、左邻右舍,家里要“当大事”了,同时驱走捉魂的鬼卒。
其四、哭泣举哀、穿衣正寝。鞭炮响后,亲人才可举哀痛哭,以前的哭是不记在“哭灵账本”上的。同时为死者抹澡、理发、整容,尤其要清净遗屎、尿。给死者穿上准备好的有袢无纽扣的棉布寿衣,忌用丝绸、化纤布料、金属或塑料纽扣等。一切停当,摆正尸体,双脚用棉线三绕不系结,线头塞在鞋后跟处,面部盖“搭面纸”,这个步骤叫“正寝”。
其五、大殓议定、告之亲朋。老人停尸之时,家族中的长者、尊者也肯定就到了,此时孝子即向他们陈述老人断气前后详情,认自己不孝之罪,长者免罪,孝子蹲于众人面前,议定“老喜丧”如何以“大殓”之礼办之,当然所谓的“大、小殓”是有严格区分的,繁文缛节、不再赘述。这里可简单地理解为“大办”、“简办”,最重要的是“排几”埋人,一般“老喜丧”可定“三、五、七”日,至于“九”,则是国葬了。议定日期之后,即可通知亲朋前来吊唁了。
其六、搭建灵堂、设置灵牌。灵堂现在都有社会化服务的统一样式了,不再赘述。说一下灵牌的事:在堂屋设神案供灵牌。上书:“仙逝显考(妣)某公(母)讳 XX(氏)老大(孺、安)人之灵位。不孝男(女)XXX 泣血叩首”。孝子、媳、女守夜,哭更,一夜五次。
其七、孝子着孝、发讣告。关于孝衣,如“五服”之事,亦不再絮叨,只说张贴于门前的讣告写法:“不孝子侍奉无状,祸延显考(妣) 某公(孺人),于 X 年 X 月 X 日 X 时辞世(弃养),享年 X 岁。”再注明议定的祭奠、出殡日期。落款为:孤哀子(父母双亡)、孤子(母在)、哀子(父在),讲究的人家门前还有执客对联:“不迎不送丧家礼,自来自去吊客情。”
其八、设灵堂、摆祭品,客人吊唁。这个现在也社会化服务了,不再赘述。只是介绍三点常识,一是灵堂后要写个大大的“奠”字,意思就是“这儿是吃饭喝酒的地儿”;二是放供品的大桌子叫“大奠”、放酒杯、酒壶的小桌子叫“小奠”;三是猪鼻子里是要插葱的。
其九、移居埋葬、入土为安。老喜丧结束。
【2】、来自网友【树德汉硕】的最佳回答:
人逝达到“喜丧”,依习俗,是有一定条件的,不是谁故去都算喜丧,喜丧要具有喜的条件。
在我国,习惯上,不满一个甲子六十岁而死是不可称寿的,不能没享寿,只能说享年。享寿便具有褒义,享年是中性的。满六十而逝,可称有寿享寿了。人是重寿敬老的,越高寿越得人敬,越有喜意。六十岁满是初寿,八十岁是中寿,百岁是上寿,在年龄条件上,初寿之上,中寿之下逝去,是不称喜丧的,要八十以上,具体的要米寿以上才可以算。七十七岁叫喜寿,八十八叫米寿,九十九称白寿,百零八叫茶寿。一般不耄耋之龄逝世,不称喜丧。
不是寿终正寝的自然死亡也不算,天灾人祸意外而故就不能算,要自然合天命,是善终,不是恶死。在社会家庭上也要有喜的条件,要儿女双全,见四代,即享到“全福”:家业兴旺,人丁繁茂,儿孙满堂,坐儿孙福禄,孝抚友爱,在社会享有声誉,对社会有贡献,无恶行,具备善始善终条件,有善心,善念,善意,善行,造福后人。
【3】、来自网友【国学礼仪传承杨侃】的最佳回答:
大体上讲,有四条标准:
1、寿终正寝。即自然死亡,尽天年,合天命。无疾病。
2、年龄 85 岁以上,见四辈人。
3、有善念、善意、善心,一生无恶行。
4、家业兴旺,人丁繁茂。
以上就是关于问题【“喜丧”喜的究竟是什么?按照传统习俗,多少岁算“喜丧”?】的全部回答,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内容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要实行请慎重,任何后果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