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杨广开科举、修运河、亲征吐谷浑、三征高句丽,为什么被称作昏君?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11-12 03:56:03 31次浏览

关于问题杨广开科举、修运河、亲征吐谷浑、三征高句丽,为什么被称作昏君?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邓海春】的最佳回答:

隋炀帝杨广(569—618)是隋朝的第二位也是最后一位皇帝,在历代帝王中,他被赋予了少有的恶谥“炀”,即“去礼远众”的意思。但是在大多数史籍包括以隋炀帝为题材创作的诗文、戏曲、小说等文学作品中,杨广都是以一名暴君而非昏君的典型形象出现的。

昏君,一般指昏聩不明、荒淫无道,容易听信小人谗言的君王。而暴君指专制无道的君主。简单来说昏君智商低,能力弱,而暴君性格不好,也就是说隋炀帝其实并不是一位昏庸的君王,相反地,他很有手腕,也很有才情。史书称杨广“美姿仪,少聪慧”,题目中列举的种种功劳也可以看出杨广是一名颇有才干的君主。所以我们不妨来看看为什么史学家和民间习惯将隋炀帝杨广称为暴君呢?

吕思勉先生在《隋唐五代史》中从“炀帝夺宗”、“炀帝荒淫”、“炀帝黩武”、三个方面论证了隋炀帝个人行为恶劣,描述了一位暴君的形象。一是杨广夺取了太子之位。杨广通过种种手段,联合独孤皇后、杨素等人陷害杨勇,最终隋文帝废杨勇改立杨广为太子。如今看来不过是正常的权力斗争,但在礼制森严、尊卑有序的封建王朝谋害储君是非常严重的罪行。

二是杨广荒淫无道,大兴土木。据《通典》记载,杨广兴建东都时,每个月征募劳役两百万人;兴修运河时,也征召了一百多万人,“丁男不充,以妇人兼,役而死者大半”。杨广游巡期间,招待得好的地方官员就被提拔,招待得不好得被贬黜。所以地方官纷纷以民脂民膏取悦杨广,《食货志》记载,为了在一天之内收集完制作仪仗的装饰品如皮革、齿牙、羽毛,百姓便漫山遍野地捕猎飞禽走兽,可依旧不够,地方官便向豪门大户收购,造成当时这类物品的价格飞涨,杨广荒淫享乐可见一斑。

三是杨广穷兵黩武,频繁发动战争。杨广在位十四年,灭了土谷浑,征讨占城、契丹、流求、三征高句丽。尤其是三征高句丽,不顾国家实际情况,大肆征召士兵,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以至民不聊生,随后爆发了隋朝末年的农民大起义,杨广也无暇顾及高句丽,内忧外患共同爆发,隋朝迅速衰败灭亡。

除了杨广的个人原因以外,杨广被称作“昏君”也有外部原因。虽然隋朝的灭亡是由种种因素造成的,但后世不可避免地将隋朝的灭亡与隋炀帝联系起来,认为如果不是隋炀帝的种种行径,隋朝或许命数未尽。这样一来,对杨广的评价就会有失偏颇。同时,后世的帝王在接受教育时经常需要一个反面例子为鉴,隋炀帝杨广便成了历代君王乃至民间口口相传的“暴君”,这也是杨广被称作暴君的原因之一。

如今史学家对于杨广的行为也有不同的解释,比如认为杨广数次亲征实际上起到了展现国力,震慑边疆的作用。修运河客观上也有沟通南北经济贸易,促进国家统一的作用。还有开科举、改官制等行为也颇有益处。

【2】、来自网友【小祁说历史】的最佳回答:

称呼杨广为昏君其实是唐朝有点妖魔化他了,自唐以后,荒淫无度甚至成了杨广的代名词。但是我觉得功就是功,过就是过,一善固然不能遮百恶,但一罪也不能废百功,杨广的利举当褒扬,而他的过错就应该贬斥,而不是一味的将他妖魔化,将他贬低为一个只知穷奢极欲、荒淫无度之人。

(隋炀帝杨广画像)

我们现在隋炀帝的叫着感觉很顺口,但是这个“炀”字却是古代哪个皇帝都不愿意要的。因为“炀”字在谥法里是属于恶谥,有逆天虐民、好大殆政、离德荒国之意,但李渊偏偏就给他贴上了这个恶的标签!要知道其实在杨广去世以后,隋恭帝杨侑曾经给他上谥号“明”,也即隋明帝,这是一个褒谥!后来李渊又专门追谥“炀”,无不是贬低之意,以示李渊得位之正!有的人说杨广是千古一帝,有的人又说杨广是昏君,那么他究竟有何功过呢?

杨广之功

一、首开科举

在隋朝以前,选拔人才和官员要么是察举制,要么就是九品中正制,但无论哪一种形式最终都沦为了世家大族的工具,以致贵族子弟坐地升官、平步青云,而寒门子弟却几无为官的可能,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

(科举考试)

而隋炀帝在前人的基础上,首开科举(虽然只是雏形,但也是开天辟地之举)并逐渐得到后朝的完善,成为了之后 1 千多年各朝各代的主要取士方式。虽然仍然不能做到完全的公平,但至少普通学子也有了入朝为官的机会,相对于之前是公平了很多。

二、开凿大运河

在当时,洛阳是毫无争议的政治中心,而大量人口也是聚集在洛阳周边,中原地区已不足供给如此庞大的人口。随着南方的开发,经济中心已不再在中原,转而来到了南方。在这种情况下,开凿一条贯穿南北的大运河就是迫在眉睫。

因此从杨广即位伊始,就下令开凿大运河,经过六年时间,先后完成通济渠、邗沟、永济渠、江南河,这些渠道南北连通,形成了历史上有名的大运河。(大运河)

大运河的开通,无论是对当时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维护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的加强都起到了积极作用,一直到现在,大运河仍然在持续贡献,可以说这是一项利在千秋的伟大工程!

三、开疆拓土

杨广自登基以后,为了实现国家统一而南征北战,东征西讨。向南征讨占城、向西攻灭吐谷浑、向北击败契丹、向东征讨流求,为了收复东北地区和击败潜在的对手高句丽,而不惜三征高句丽,为确保领土的完整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杨广之过

很大程度上,杨广的功也正是他的过,正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杨广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正是建立在当时百姓的沉重苦难之上的!

其实杨广是一个有伟大理想的皇帝,他的目标就是成为秦皇汉武那样的伟大帝王,这从他以“大业”作为年号就可见一斑!然而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太着急了,以至于他的要求远远超过了百姓所能承受的,伤民太重,耗损国力!(杨广影视形象)

从大业元年到大业十四年,短短十四年间,他就完成了多个大型工程或者战役。

大业元年(605 年),营建东都洛阳,在短短十个月内就完成了一座巨大的,而这是每月 200 万民夫日夜不休才完成的,而当时除了运送建材的车辆就是运送尸体的车辆,可见百姓所承受的苦难!

同年,大运河的一段通济渠开挖。大业四年(608 年),永济渠开挖。大业六年(610 年),疏浚河道为江南河。六年间,动用数百万计的民夫才完成了这项巨大的工程!

除了工程以外,战场前方和后方也遍布民夫的身影,这里就以三征高句丽为例。

(隋军三征高句丽)

大业七年(公元 611 年),杨广下诏举天下之兵进攻高句丽。大业八年,一百一十三万士兵进攻高句丽,为此他征发了二百多万民夫,然而最终是一败涂地。据记载,为了按时完成打造渡海战船的任务,民工不得不日夜的站在水中,因而皮肤溃烂,腰以下都生蛆了,死者无数。

大业九年,不甘失败的杨广决定再征高句丽,然而因为杨玄感的叛乱而不得不撤兵。

大业十年,杨广第三次发兵攻打高句丽,此时经过三年战争的高句丽也是国力不支,无奈投降,隋朝就此取得了名义上的胜利。

三征高句丽,前后动用了以千万计人力与物力,大量的士兵和民夫在战争中丧生。

(杨广影视形象)

而除此以外还有数十次的其他的军事行动都需要极多的民夫来保障军需物资的运输,可以说在杨广在位的十四年间,隋朝上下几乎达到了全民服役的地步。因为大量士兵和民夫丧生,这造成了农村极度缺乏劳动力,以致于民生凋敝、田园荒芜,在忍受了多年以后民怨早已沸腾,最终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就爆发了,杨广也在这场规模浩大的战争中丧生,而隋朝也就此灭亡。

总之我觉得,对于杨广的功与过要分开来看,不能一味的贬低和丑化他,还一个最真实的杨广!

喜欢 (0)